黔江曝出三千萬國資流失黑幕

     一個觸目驚心的黑洞——原黔江縣國有良種場在改制中,造成國有資産流失3000多萬。近日,當黔江區紀委、監察局、財政局、農業局、體改辦、國土局、審計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拿出這份調查報告時,黔江區領導被震驚了。

    為了“捅開”這個黑洞,當地一位基層幹部也是重慶市政協委員、市政府參事朱明華經過了3年努力。

    改制引出風波

    原黔江縣國有良種場建於1951年,屬國家事業單位,實行企業管理。1992年,該場挂出“黔江南海貿易總公司”的牌子。在深化改革中,該場抓住機遇,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賓館、商場、集貿中心等。直到1997年,該場一直營利,曾先後受到國家農業部、原四川省及縣主管部門多次表彰。

    1998年5月,該場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成立黔江豐禾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後,已成為股東的一部分職工聯名向市委、市府、原黔江開發區及植保站朱明華舉報:有人在良種場改制中,利用篡改賬目等手段,造成國有資産大量流失。

    調查一波三折

    1998年10月,原黔江開發區農業局和體改委首次組成聯合調查組。

    農業局的調查報告是:該場地處城市中間黃金地段,主要以經營房地産及旅館餐飲業為主,雖然近兩年經濟效益有所滑坡,但並非産品不對路,亦非發不起工資而致職工生活困難,更非資不抵債,原因在於改制工作政策執行不夠全面,監督機制不夠透明等,導致改制後國有資産流失。農業局調查發現,南海貿易公司將整套自1995年至1998年3月的賬目全部篡改,造成國有凈資産流失2002萬元。改制工作隊進場後,沒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和操作程式,使實有資産4000多萬元的良種場只賣了159萬元。

    體改委調查報告是:改制時沒有嚴格按照國有資産評估的程式,出現了資産漏評、低評和虛增負債的現象,導致資産評估結果減少407.9萬元。

     “由於農業局和體改委在調查中的數據相差太大,此事沒有結果。”有關人士解釋。

    朱明華堅持不懈

    1999年3月,朱明華向重慶市政協遞交《黔江縣國有良種場改制中存在的腐敗現象必須得到堅決查辦》的提案。隨後,重慶市紀委、監察局責成原黔江開發區紀委、監察局調查此事。

    1999年5月,調查報告拿出:良種場改制中的評估是真實的,原企業提供的賬務是真實的,只少數計算有誤和科目運用不當。

    就在同月,原黔江縣公證處發現,該場國有資産轉讓合同不真實,決定撤消1998年5月對良種場改制的公證,並送達國資局。

    由於這次調查與原黔江開發區農業局與體改委聯合調查的結果仍有較大出入,也不了了之。

    2000年元月,朱明華再次向重慶市政協遞交《查處“黔江縣國有良種場改制中存在的腐敗現象”何時有回音?》。今年2月,朱明華第三次向市政協遞交提案。重慶市紀委收悉後非常重視,責成黔江區紀委嚴查。

    終於捅開黑洞

    今年7月,黔江區紀委、監察局、財政局、農業局、體改委、國土局、審計局等單位聯合開展調查,並請重慶黔江區華渝會計事務所和重慶華川資産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對良種場資産重新進行評估,歷經3月得出調查報告。

    報告認為:該場在改制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産權轉讓主體、程式和內容不合法,股權認購不合法,由此造成國有資産流失3000多萬元。

    報告分析其原因是:一是領導小組指揮不力,督察不嚴,把關不準,嚴重失察;二是工作組不認真履行職責,嚴重失職,不僅整個改制工作無實施方案,而且把關不嚴,決策隨意,致使清産核資走過場,資産評估缺乏真實依據;三是原企業法定代表人故意隱瞞資産,篡改會計資料,提供虛假情況,由此導致主觀臆斷決策而造成鉅額國有資産流失。

    日前,黔江區有關部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事將一查到底。

    《重慶晚報》201-11-2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