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1月24日在山西省第十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省長:田成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中共山西省委正確領導下,省政府按照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方針政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實現歷史性跨越。

——全省生産總值初步核算為3042.4億元,比上年增長14.1%,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突破1100美元,邁上一個重要臺階。

——財政總收入完成533.5億元,增長41.2%,一年越過400億、500億兩個大關。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55.2億元,增長37v7%,增速居全國前列。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902.9元,增長12.8%。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2589.6元,增長12.6%,是多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

這裡,我向大會鄭重報告,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全部超額完成,省人民政府向人民群眾承諾辦好的十件實事全部兌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創下近年來最好水準!

(一)認真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我們按照中央的要求,結合山西實際,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開展土地市場秩序特別是各類開發區的清理整頓,堅決壓縮低水準重復建設,壓縮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壓縮過熱行業投資,對鋼鐵、電解鋁、水泥等在建項目進行清理,特別是對焦炭行業實施專項清理整頓。堅持保全局、保重點、保基礎,適時公佈産業指導目錄,正確引導投資方向,全年固定資産投資達到1458億元,增長30.6%,集中用於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增財力主要用於農業、科教、社會保障、生態、環保等領域。通過一系列措施,個別行業投資過熱現象得到遏制,薄弱環節得到加強,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經濟運作平穩健康。

(二)紮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圍繞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建設重點工業園區和新型産業基地,大力推進傳統産業新型化和新興産業規模化。“1311”規劃紮實推進,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傳統産業升級改造步伐加快,煤炭洗選率、資源回收率、生鐵轉化率大幅度提高,大機焦、不銹鋼比重明顯增大,産業鏈條進一步延伸,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243億元,增長21.5%;實現利稅470億元,增長50%;實現利潤216億元,增長58%。新興産業發展勢頭良好,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工業産值的比重達到10%。旅遊業快速發展,全年旅遊總收入達160億元,增長26.5%,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解決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針對電力緊張局面,我們在千方百計保證人民群眾生活和重點建設項目用電的同時,狠抓電源工程建設,全年在建電源項目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水利、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萬家寨引黃總幹和南幹掃尾工程基本結束,北幹線開工準備工作全面展開,張峰水庫正式開工,馬房溝提水工程竣工通水。80%的行政村通電話。太原西北環、長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太原至長治、汾陽至離石、得勝口至大同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縣際路網改造完成2152公里,村村通工程完成2萬多公里,比原定目標翻了一番多,7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全省通車里程突破6.5萬公里,高速公路達到1347公里,公路建設邁入全國先進行列。運城機場成功試航,大同機場建設接近掃尾。山西境內北、中、南通道鐵路網建設已經提上日程,即將全面啟動。

(四)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努力促進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加大支援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力度。出臺促進糧食生産的八項政策,省財政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2.1億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産量達到106.2億公斤,成為歷史上第三個突破百億公斤的高産年。農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入,農業産業化經營有新的突破,推進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東西兩山雜糧乾果經濟區和中南部無公害果菜經濟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全省特色農業比重達到48%,13戶農産品加工企業進入全國重點龍頭企業行列。狠抓禽流感防治工作,有效阻止了疫情向我省的擴散。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農業稅率普遍降低1個百分點,37個縣區全部免征農業稅。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開闢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狠抓生態建設和基礎條件的改善,認真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和首都水資源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全省植樹造林面積達到551萬畝。繼續下大力氣實施扶貧開發,又有100萬人的飲水困難得到解決,20萬人解決溫飽,5萬人移民搬遷。農民工工資清欠率達到98.9%,全年沒有發生新的拖欠。

(五)不斷深化改革,努力擴大開放。大企業、大集團強強聯合和重組力度加大,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步伐加快,太鋼、太化、太重、太鐵等企業的122所學校和10所醫院的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國防科工企業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推進國有中小企業改制,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出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領域。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1244.9億元,增長25.8%,佔到全省經濟總量的40.8%。積極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國外有關機構、企業在能源、農牧業、環保等領域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對外投資、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取得新進展。全年外貿進出口完成53.8億美元,增長74.2%,其中出口完成40.3億美元,增長77.6%。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4.8億元,增長21.3%。

(六)注重統籌發展,努力促進科教文衛及社會各項事業繁榮進步。以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基礎設施和産業創新能力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科研單位的市場化改革,推進大型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實施智慧財産權專項行動,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繼續加大“普九”力度,通過“普九”驗收的縣達到114個,人口覆蓋率達到95.9%。改建和新建農村中小學校舍159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原定140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推行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收費辦法。實施高等教育強校工程,加強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高等教育的佈局、層次和科類結構更趨合理。在15個縣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在35個縣開展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試點。市縣兩級疾控體系國債項目如期完成,11個市級傳染病醫院主體工程完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出臺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建設文化強省,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學藝術取得豐碩成果,涌現出一批文化藝術精品,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山西博物院建成並向社會開放。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凈化文化市場。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取得較好成績。民族、宗教、僑務、信訪、測繪、雙擁、人防、氣象、地震、檔案、老齡、參事、殘疾人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新的成績。

(七)加強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準。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根本措施,積極支援勞動密集型産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1.7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低於4.5%的年度調控目標。落實減免稅費、增加財政投入、免費培訓、提供社保補貼和小額貸款擔保等政策措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6萬人,其中“4050”人員5.1萬人。積極促進城鎮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兩次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補貼標準,通過轉移支付幫助縣級財政供養人員提高收入水準,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17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全部按時足額領到基本生活費,91.7萬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第三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標準,84.3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34.2萬農村特困人口得到救助。幫助中低收入群眾緩解住房困難,新建中低價位、中小戶型住房599.4萬平方米。11個地級城市新增綠化面積92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提高1.77個百分點,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合計達到1863天,比上年增加368天。水質好轉12%的目標圓滿實現。

(八)堅持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行政,努力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各級政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規範行政行為。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省政府兩位副省長、兩位廳長先後向省人大常委會述職。積極支援人民政協的工作,主動加強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族各界人士的聯繫,自覺接受民主監督。省政府提請省人大審議地方性法規12件,制訂政府規章6件。以貫徹《行政許可法》為契機,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11個地級城市全部設立政務大廳或網上政務大廳。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和爭當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不斷改善發展環境。完善村民自治和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推進政務、廠務和村務公開。大力開展普法教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創建平安三晉取得明顯成效。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全省上下萬眾一心、爭先發展的一年,是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一年,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得到實惠較多的一年。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的位次穩步前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呈現嶄新局面,山西的形象和面貌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各條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向駐晉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支援政府工作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向關心山西建設和發展的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農業基礎脆弱,糧食穩定增産、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還不紮實;新興産業發展不足,支柱産業多元化的局面尚未形成;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不夠,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宏觀調控成效還不夠穩固,鞏固成果、防止反彈的任務依然繁重;改革開放不足,經濟發展的外向度不高;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較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工作亟待加強;發展的軟環境仍不夠寬鬆,一些部門的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有待繼續改進和提高。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有強烈的緊迫感,要繼續下大氣力加以解決。各位代表,在山西這塊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造過燦爛的文明,我們的前輩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三晉兒女一定能夠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創造出無愧於這塊土地的新的輝煌!

二、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2005年是我省經濟結構調整明顯見效的一年,是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實現“十五”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規劃發展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圍繞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戰略目標,全力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根據這個總體要求,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産總值增長10%;財政總收入增長1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2%;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2%;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幅度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11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平均增長13%,大氣污染總量下降20%,水質污染程度好轉1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平均提高1%。

確定這樣的預期目標,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全省人民加快發展的願望,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原則,目的就是要把全省上下的注意力進一步引導到加快發展上來,引導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來,引導到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上來,引導到加快改革開放、推進市場化進程上來。

(一)堅持經濟結構調整不動搖,全力推進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正確途徑,是發揮我省資源優勢和産業比較優勢的內在要求,是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今年要確保實現“經濟增長品質顯著提高、經濟結構顯著優化、城鄉居民收入顯著增長、環境生態狀況顯著改善、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的結構調整明顯見效目標。

繼續抓好“1311”調産規劃項目,制定和完善七大優勢産業發展規劃。“1311”規劃項目今年要全部建成投産,並力爭達産達效。在進一步完善能源、金屬材料、裝備製造、化學和醫藥等産業規劃的基礎上,抓緊制定新型材料、特色農業、旅遊文化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規劃,明確每個産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傳統産業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加快産業內部的結構調整,促進産業升級,提高整體素質。煤炭産業要圍繞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的建設,著眼于集團化、潔凈化、多元化和現代化的目標,通過改組改造和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集中度,增強深加工能力,延伸産業鏈,提升裝備水準,推動我省由煤炭大省向煤和煤化工大省轉變。新興産業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技術、産業基礎和勞動力優勢,加強體制、技術和人才機制創新,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加大對旅遊業的扶持力度,以市場化手段促進旅遊業的資源整合、産業化開發和市場行銷。推進旅遊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抓住國家支援紅色旅遊發展機遇,加快發展紅色旅遊。

紮實推進大企業大集團、園區和新型産業基地建設。大企業大集團是帶動結構調整的龍頭。對八大標誌性工程所涉及的35戶企業集團、44個項目,要繼續給予重點支援,今年力爭使其銷售收入佔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的60%以上。充分發揮園區的聚集輻射效應,切實抓好太原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省級開發區建設。以區域特色和競爭優勢為依託,積極支援發展資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産業集群,使其儘快形成規模、發展壯大。

切實加強結構調整的市場化運作。引導企業更加注重市場拓展、形象設計、品牌塑造,提高企業市場經營水準。注重金融創新和資本運作,促進增量擴大,推動存量調整。認真研究國內外産業轉移的新趨勢、新情況,更好地承接産業轉移。加大對七大産業資金扶持,引導民間投資向七大産業集中。加快建立省持股本的退出機制,退出的資金用於支援優勢産業、重點園區、新型産業基地項目建設。注重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

(二)堅持有效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著眼國際國內市場,有效對接國家經濟政策,密切跟蹤省內經濟運作情況,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發揮規劃、資訊和産業政策的導向作用,實施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貫徹落實國家穩健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的經濟調節作用。在加強稅收徵管的基礎上,抓住財政形勢較好的有利時機,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辦大事,增加對農業、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投入,增強財政滿足公共需要的能力。改進轉移支付辦法,加大對基層的一般轉移支付力度,努力緩解縣鄉財政困難。

加強産業指導,優化投資結構。在鞏固焦炭、水泥、鋼鐵等行業治理整頓成果的同時,重點支援重大項目和薄弱環節建設。國家已批准建設太鋼150萬噸不銹鋼等七個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達465億元,加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國債資金,全省近幾年將形成550億元重大基本建設項目規模,相當於改革開放頭14年全省基本建設投資總和,這些重大項目將對全省經濟發展産生強勢拉動。我省已進入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期,我們要組織動員全省上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打一場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動仗、漂亮仗。充分發揮信貸和土地的閘門作用,嚴格控制各類建設用地。搞好經濟普查,為科學決策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加強重大經濟課題研究,科學編制“十一五”規劃。積極爭取國家促進中部崛起的各項政策和項目。加強經濟運作監測分析,及時發佈經濟資訊。協調組織好煤炭、電力的産運銷工作,為緩解全國能源緊張狀況做貢獻。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規範安全。加強市場監管,改善消費環境,培育和發展通信、住房、旅遊、教育、文化等新的消費熱點,努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

(三)堅持把“三農”作為重中之重,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要繼續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農業裝備水準。糧食産量要保持在90億公斤以上。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突出抓好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東西兩山雜糧乾果産業區、中南部無公害果菜園藝區建設,紮實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繼續實施“百龍工程”,集中扶持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繼續加強生態環境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首都水資源治理、淤地壩等生態工程,抓好通道、重點城市和重點示範縣綠化,全年造林40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40萬畝。繼續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培訓轉移,採取多種形式,培訓農民100萬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0萬人。繼續加強扶貧開發,再解決4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再完成5萬人的移民搬遷任務。農村小康建設要更加突出社會事業發展。繼續抓好10個縣農業現代化試點工作。

我們已經進入了工業化加快推進的階段,已經有能力也應該對農業進行反哺。廣大農民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要以深厚的感情關心他們的生活,支援他們走上致富之路。省政府決定,繼續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擴大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範圍,在全省全部取消農業稅及其附加,讓廣大農民獲得更多更直接的實惠!

(四)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堅持把城鎮化作為協調城鄉經濟發展、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途徑,堅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堅持發揮市場機制在城市建設和公共服務中的作用。大中城市要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務水準,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小城鎮建設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統籌推進,集中發展具有潛力的縣城和重點鎮。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壯大全省經濟實力的一項基本方略,把財政增收和增加就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主體力量。合理佈局生産力,努力把縣城和大的集鎮建設成具有生産、貿易、交通、居住、消費等多種功能的縣域經濟增長中心。科學引導縣域經濟的發展,突出發展特色經濟,努力發掘自身發展優勢。建立縣域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縣級政府的責任,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省政府將制定出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具體意見,對進入全國百強行列的縣(市、區)和綜合排序進入全省前列的縣(市、區),省政府將給予多方面的支援和鼓勵。我們反對不切實際的盲目攀比,但鼓勵條件具備的地方率先發展。

(五)堅持不懈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緩解瓶頸制約。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切實加強電力、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電力建設要加快電源電網項目建設,確保一批在建項目投産。爭取經過兩三年的努力,徹底緩解我省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初步形成北送京津冀、中送山東、南送華東、華南的三大通道。繼續改善農村通信條件。公路建設堅持“三網並重”方針,繼續抓好高速公路、縣際路網改造、農村公路三大工程,加快建設高速公路連接線、紅色旅遊通道和出省通道。太原—長治、得勝口—大同、汾陽—離石三條高速公路年內全部建成通車,縣際及通鄉油路年內全部完工,再建村村通水泥路或油路1萬公里。今年要實現太原到各省轄市“三小時高速通達”,所有的鄉鎮和8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通客車。鐵路建設要抓好石太客運專線和南同蒲線侯馬至東鎮的復線改造工程,抓好地方鐵路建設項目。航空建設要加快大同機場的建設,力爭年內建成通航。這些交通設施的建設,將大大改善山西的交通運輸狀況,大大改善山西的投資環境。

(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切實加強資源與環境保護。煤炭資源再多,總有挖完的一天;不計環境代價,我們發展的腳步就難以走遠。我們必須立足我省資源環境和産業結構的實際,從節約資源中求發展,從保護環境中求發展,從發展迴圈經濟中求發展。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推進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清潔生産為重點,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對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設備和産品實行淘汰制度,積極發展潔凈煤技術,提高煤炭清潔化程度和資源回收率。加強煤礦塌陷區治理,加快發展接續産業。繼續加大焦炭行業治理整頓,推進大機焦、環保、化産回收設施建設。開展建設節約型經濟、節約型社會活動,特別重視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注重用價格機制引導節約用水,在農村大力推廣節水灌溉,在城市積極發展迴圈用水,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全面實行政府環保目標責任制。突出抓好重點城市、重點企業、重點流域、重點景區的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實行搶救性保護,對重點資源開發區實行強制性保護,對生態良好地區實行積極性保護。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引深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活動。太原、朔州、長治、晉城、運城5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都要超過200天,其中太原市要達到240天以上。

(七)堅持改革開放,全力推進市場化進程。要把進一步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努力提高經濟市場化程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大企業兼併、聯合、重組力度,吸引和支援國內外優勢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推進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快64戶企業政策性破産的實施進度。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用兩年時間完成省屬企業辦學校的分離工作。健全國有資産出資人制度,積極探索有效的國有資産管理形式,規範企業改制,防止國有資産流失。以明晰産權為重點,繼續推進集體企業股份制改革。

大力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放寬非公有制企業的市場準入條件,加強對個體私營企業的支援和保護。完善對非公有制企業的三級信用擔保體系,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成立商業性擔保機構,鼓勵企業依法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性融資擔保,加大對個體私營企業的貸款扶持。從今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援企業的創業輔導和技術創新。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繼續抓好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做好生産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型等稅種改革準備工作。制定調整煤炭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政策調整到位。積極探索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有效途徑,全面規範非稅收入管理。認真落實國家各項財稅優惠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建立財政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積極探索“省管縣”和“鄉財縣管”改革的實現途徑。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擴大國庫集中支付試點範圍,確保年內省市兩級全面推行集中支付制度。強化行政支出約束,擴大政府招標採購範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

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改革項目審批制度,不使用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政府一律不再審批,區別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放寬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規範政府投資管理,制定投資市場準入標準及具體操作辦法,加強和改進投資資訊、統計工作,及時發佈各行業、各地區投資資訊。

加快市場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資本、土地、技術和勞動力市場,促進各種要素合理流動。規範發展産權交易市場,推進現代産權制度建設。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快發展區域資本市場,積極推進企業境內外上市。積極開展晉京、晉滬、晉深、晉港的金融合作,充分發揮駐晉金融機構的作用,有效利用國際資本和國內金融發達地區的資金。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力爭年內組建3家農村合作銀行、50個統一法人的縣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推進城市商業銀行、信託、證券等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繼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不斷擴大風險投資規模。規範土地市場秩序,所有經營性土地都要實行公開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積極發展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快速轉移。積極推進消費規模擴大和結構升級,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推進流通體制改革,鼓勵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抓好農村市場建設,啟動實施“萬村千鄉”流通網路工程。發揮供銷合作社特別是各類專業合作社的網路作用。鼓勵發展煤炭、焦炭、不銹鋼等優勢産品的物流、交易、會展業務。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抓好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打擊走私、偷逃騙稅和非法傳銷,打擊各種形式的商業欺詐。整頓規範建築市場,清理工程款拖欠。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把開放作為全局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緊緊抓住國內外産業快速轉移、資本和技術加速流動的難得機遇,發揮比較優勢,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認真抓好與世行、亞行以及德、美、日、巴西等國家合作項目的實施。繼續舉辦跨國採購洽談會和投資貿易洽談會,加強境外招商項目推介活動,為企業交流合作構建平臺。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積極參與黃河經濟協作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合作。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水準和品質,研究制定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援具有競爭實力的優勢企業到境外投資。以提高出口商品品質和改善出口商品結構為重點,加強出口商品基地建設。扶持具有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農畜産品及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基地建設,逐步扭轉出口商品單一化的局面。做好加入WTO後過渡期各項應對工作,指導涉外企業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發展和保護自己。

(八)堅持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切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功能,加快全省科技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建立相互開放、資源共用的科研運作機制。建立科技風險投資體制,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引深科技仲介服務。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推動技術創新。

推進教育發展和創新。全面完成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任務。完成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和二期義務教育工程。鞏固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切實落實“一費制”收費辦法,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機制,做好資助家庭貧困學生工作。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大力推進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重點建設,完成大同大學階段性建設任務。推進農科教結合,創建村校一體的學習型鄉村。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

努力做好人才工作。加緊培養緊缺人才,合理利用現有人才,積極引進急需人才,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完善公務員制度,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博士後流動站、留學人員創業園區建設,完善高層次人才選拔制度。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加緊培養技能性緊缺人才。創新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營造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強化對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做好擴大試點準備工作。加大農村衛生投入,認真抓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國債項目建設。推進鄉鎮衛生院體制改革。深化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大醫療服務市場和食品、藥品衛生市場整治。兌現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穩定低生育水準,提高出生人口品質。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大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積極開發文化産業,加快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扶持重點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做大做強。支援基層文化建設,活躍城鄉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市場管理水準,營造良好文化環境。加強文物、文化遺産和民間藝術的保護。增強精品意識,促進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全面繁榮。搞好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活動。加強科普宣傳,反對封建迷信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打好十運會,提升競技體育水準,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九)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進一步擴大就業。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其增加就業和社會服務的功能,鼓勵靈活就業。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和進城務工農民的培訓,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工作。認真落實財政投入、小額貸款、免費培訓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促進國有企業下崗人員再就業。抓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力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全部納入養老保險統籌範圍,切實做實個人帳戶。積極探索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機關、事業、企業單位人才流動中的社會保險銜接辦法。擴大失業保險範圍,推動事業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參加失業保險。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制度,將有條件的中央和省屬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全部納入當地基本醫療保險範圍。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穩步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支援商業保險發展,鼓勵公平有序競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強制推行企業用工簽訂勞動合同制度。

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落實最低工資制度,督促企業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工資。落實中央有關調整工資的政策,確保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發放,盡力兌現地方政府出臺的補貼政策。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基金,建立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

努力維護社會團結和穩定。切實加強民族團結、軍民團結、軍政團結,在全省營造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重視和加強國防建設,抓好國防教育,深入開展雙擁活動。依法保護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動,依法加強對宗教活動的管理。做好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以及慈善、紅十字等各項工作,切實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認真做好人民來信來訪工作。圍繞解決損害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堅決糾正土地徵用中侵害農民利益的問題、城鎮拆遷中侵害居民利益的問題、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産中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拖欠和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快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預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打擊邪教活動,打擊黑惡勢力,為人民群眾創造安全的生産生活環境。

更加重視安全生産。認真落實安全生産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産保障體系。嚴格執行安全生産責任制和安全生産許可制度,增加安全生産投入,消除各種隱患。切實加強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儲運、煙花爆竹和人口密集場所的安全管理,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低於全國平均水準。我們一定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把安全生産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新的一年,我們要在鞏固去年十件實事成果的基礎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再辦十件實事:一是全部免征農業稅和農業稅附加。二是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8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三是對5萬居住在山莊窩鋪的貧困人口實施移民搬遷。四是改建和新建農村中小學校舍130萬平方米,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80萬名特困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免除基本雜費,解決貧困家庭孩子上學難和輟學問題。五是建設安康居住工程住房500萬平方米,緩解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六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區)農民參合率達到80%,覆蓋農村人口380萬。七是兌現法律規定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四項獎勵政策。八是新增城鎮就業崗位35萬個,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0萬人。九是全面落實最低工資制度,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十是推進村村通廣播電視、通客車工程,基本消除不通廣播電視的自然村,8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通客車。

各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概括起來,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目標,抓住“五個著力點”,即:著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抓好“三農”工作,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體制機制創新和對外開放上有新的突破;著力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健康發展;著力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好“九項工作”,辦好“十件實事”。這些都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一定要盡心竭力、扎紮實實地把工作做好,把實事辦好,向全省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

繼東部率先發展和西部大開發之後,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戰略。站在新的起點,看全國各地你追我趕的發展形勢,看周邊省份不甘人後的發展氛圍,更增強了我們抓住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在新的一年,我們要按照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斷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為全省加快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一)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把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進一步轉變調節經濟的方式,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調節經濟。要堅決把不該由政府管的事,交給企業、市場和仲介機構。加強市場監管職能,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市場功能,健全市場體系。加強社會管理職能,加強社會事務管理,維護社會公正。加強公共服務職能,注重公共設施建設,健全公共服務體系。行政環境是投資的第一環境,是發展的第一環境,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這樣的意識,通過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二)提高行政素質,改善行政作風。政府的行政效率,取決於公務員隊伍的素質。公務員隊伍要努力做到三個提高,即:進一步提高執政為民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公務修養;進一步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素質和能力。加強和改善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更加善於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更加善於用開放的手段加快發展的步伐,更加善於用市場經濟的思路化解市場化進程中的矛盾。要大力倡導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及時發現新情況,認真解決新問題;大力倡導求真務實之風,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不做嘩眾取寵的表面文章,不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大力倡導學習之風,學習市場經濟的理論和運作方法,學習借鑒別人推進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開展行政效能監察,完善行政效能考核評議辦法。繼續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利益和影響阻礙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樹立部門和行業新形象,提高服務品質和效率。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加強政務資訊工作,實施政府資訊公開制度,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增強行政透明度。

(三)全面推進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觀念,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取消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凡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任何地方和任何單位都不許變相或變通恢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決議、決定和地方性法規,主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尊重和支援人民政協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密切政府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族各界人士和人民團體的聯繫,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願。切實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拓展規範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執法監督,嚴肅查處執法違法行為。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討論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以及決策責任制度。完善政績考核辦法,探索建立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

(四)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落實能力是對政府社會組織能力、動員能力的檢驗,是行政能力的集中體現。要把政府的全部工作件件落到實處,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管理。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對作為不力和不作為者、落實不力和不落實者,要嚴肅追究責任。充分發揮監察、審計部門監督職能。充分發揮新聞輿論作用,讓人民監督,讓社會監督。政府的各項工作都要經得起實踐檢驗、群眾檢驗和歷史檢驗。

(五)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反腐倡廉的各項規定,全面落實領導幹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規範各級領導的從政行為,加大抓源頭、治理腐敗的力度。規範資源、項目、投資審批核準和管理以及工程承包程式,嚴肅查處行政過程中以權謀私的尋租行為。要加強制度建設,堵塞漏洞,嚴防腐敗滋生。我和省政府一班人一定要警鐘長鳴,廉潔自律,管好自己,管好家屬子女,管好身邊工作人員,切實履行向人民群眾作出的廉政承諾,建設一個高效務實的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清正廉潔的政府、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山西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山西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用我們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共同創造山西更加美好的明天!

黃河新聞網2005年1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