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1月24日在江西省第十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省長:黃智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省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04年政府工作的簡要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中共江西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重大決策,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全面和超額完成了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主要經濟指標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計劃。

——經濟繼續快速發展。預計全省生産總值3500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32%,比“十五”計劃2005年的目標3000億元超過500億元。財政總收入3492億元,比上年增長222%,比“十五”計劃2005年的目標275億元超過742億元,比2000年翻一番;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51億元,比上年增長22%。

——投資和消費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820億元,比上年增長32%,比“十五”計劃2005年的目標920億元超過900億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0億元,增長148%,增幅是近幾年來最高的。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比年初計劃低09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從業人員首次突破600萬人。

——市場物保持平穩。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35%,控制在社會可承受的範圍內。

——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預計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560元,比“十五”計劃2005年的目標7160元超過400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953元,比“十五”計劃2005年的目標2930元超過23元。

去年政府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圍繞這條主線,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採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去年初,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制定了32條支援糧食生産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兩減免三補貼”政策,降低農業稅稅率3個百分點,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産稅,僅此兩項農民直接受益111億元。中央和省對農民種糧直接補貼499億元,良種補貼439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250萬元。切實保護糧食生産能力,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全年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的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與國債資金98億元,並對928座病險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對稻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去年早晚稻實際收購價每百斤比上年高出20元,增幅近40%。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農民受惠之多,是多年來少有的。由於政策好、糧價高、人努力、天幫忙,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形勢,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300萬畝,比上年增長21.1%;糧食總産量360億斤,增長24%,超過歷史最好水準;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收495元,增長201%,創造了農民當年增收額的歷史最高水準。

認真治理整頓土地市場和清理固定資産投資項目,切實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按照適時適度、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落實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既抑制了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又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順利完成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並通過國家階段性驗收。全省開發區由原來的137個減少到98個,撤並28.5%;開發區規劃面積由173萬畝調減到74.8萬畝,減少56.8%。對全省4193個固定資産投資項目進行了清理,停建11個,整頓181個,遏制了部分行業盲目投資和低水準重復建設。加快了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422公里,提前15個月完成“十五”新增1000公里高速公路的目標,所有出省主通道和省會南昌到各設區市道路實現了高速化。硬化農村公路突破10000公里。贛龍鐵路江西段完成鋪軌,井岡山機場建成通航。開工建設和啟動的電力項目裝機容量300萬千瓦,送變電能力增強。六大支柱産業中的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産。城市建設大規模推進,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加強經濟運作調節,促進工業生産既快又好地發展。為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的矛盾,從增加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煤炭生産,強化用電管理,保證了城鄉居民生活和生産用電需要。加強了煤炭、石油、化肥、糧食等重點物資的調運,對鮮活農産品開通了“綠色通道”。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全年金融機構貸款餘額285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98億元。工業生産快速增長,效益大幅提高,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8億元,比上年增長26%;銷售收入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34%;利稅總額200億元,比上年增長28%。這三項指標均比2001年增長了一倍。江西銅業集團公司銷售收入超過150億元,新餘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江鈴汽車集團公司、中石化九江分公司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大力實施大開放主戰略,加快了“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步伐。積極參加區域經濟合作,參與制定並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按照“省市聯動、以市為主、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原則,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第二屆贛臺經貿研討會等一系列招商引資活動。全年實際利用國外、境外資金205億美元,增長266%;引進省外單項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投資383億元。全年出口商品總值199億美元,增長325%。完成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營業額168億美元,增長133%。加強口岸建設,新設立了新餘海關和龍南海關辦事處;昌北機場開通了南昌——廣州——新加坡國際航線,開辦了南昌—香港、香港—台北航線“一票到底、行李直挂”快捷轉机服務。南昌國際海鐵聯運集裝箱車站已投入運營。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入境旅遊人數28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7976萬美元。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著力增強發展活力。省級機構改革圓滿完成,省國資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新組建和調整職能的部門運轉正常。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省政府授權省國資委對21戶省屬企業集團履行出資人職責。省外貿資産經營公司、投資集團公司、鹽業集團公司和糧食集團公司組建工作順利進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深入推進,清産核資、産權管理、産權交易市場建設等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農村信用社改革穩步推進,省聯社已揭牌營業。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個私經濟提供的生産總值和稅收分別佔全省的295%和257%。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確立了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規範了“收支兩條線”管理,完善了政府採購制度。加快了投融資體制改革。林業産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水務一體化改革試點開始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內貿行業改革繼續深化,改制面達到80.8%。省屬外貿企業基本完成整體改制。全面放開了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糧食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面實施人才集聚工程、人才開發工程和領軍人才建設工程,新增了一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科研流動站。加強了區域創新體系、科技基礎設施和産業創新能力建設,組織實施了一批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省部共建景德鎮國家陶瓷科技城正式運轉。科技普及和推廣工作進一步加強。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全省“普九”合格率達到98%。實施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21所優質高中改擴建、南昌高校新校區二期工程,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達到47萬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施小康文化工程和舞臺精品工程,開展了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廬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加強了農村民主法制建設,有9個村成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突出抓好公共衛生和農村衛生建設,加快了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加強了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對全省現有晚期血吸蟲病人實施免費治療。我省體育健兒在雅典第28屆奧運會上奪得2枚金牌,在第12屆殘奧會上奪得“1銀3銅”,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成功承辦了第五屆全國農運會,我省金牌、獎牌數名列榜首。全年全省各級財政用於科教文衛體的支出1063億元。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初步建立了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整治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取得階段性成果,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6‰。實施“生態江西”工程,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對臺工作、氣象服務、防震減災、民兵預備役、人防、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和事業健康發展。

著力解決關係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維護社會穩定。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累計發放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397億元,安排就業和再就業資金5億元,免費培訓下崗職工16萬人。跨省勞務輸出502萬人。加大了“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力度,全年發放基本養老金56億元、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社會保險費31億元、失業保險金25億元、低保金59億元,都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清理並償付農民工工資493億元,清欠率969%。完成了4萬庫區、深山區移民扶貧搬遷任務。改善了1200個扶貧重點村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去年下半年,省財政增加資金7200萬元,提高了農村“五保”人員的供養標準;增加資金5800萬元,提高了農村特困群眾的救助標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增加了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著力抓好生産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安全生産總體形勢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堅決抵禦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堅持依法行政,政務環境得到改善。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堅決糾正在徵地補償、城市拆遷、企業改制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社會保持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我省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的一年,我們朝著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經過近4年的快速發展,全省經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江西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辛勤勞動、團結奮鬥的結晶。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向社會主義勞動者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向駐贛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幹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援江西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和海內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等長期性和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當前煤電油運供求緊張,農民增收基礎還不穩固,就業和再就業任務艱巨,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還不少,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努力克服和解決。

二、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今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五”計劃、銜接“十一五”發展、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一年。從全球範圍看,我們面臨的環境仍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但總體上還是機遇大於挑戰。世界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特別是美國、歐盟、日本和亞洲等經濟還會保持增長態勢,全球産業結構調整轉移步伐進一步加快,經濟全球化尤其是貿易投資自由化趨勢進一步增強,跨國直接投資繼續回升,有利於我們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品質和水準。從全國範圍看,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的戰略格局已經形成,區域經濟合作正在加速推進,産業轉移的步伐也在加快,有利於我們發揮區位、資源、環境等綜合優勢,更多地承接“長珠閩”及境外産業轉移。從全省範圍看,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我們已經找到了一條符合江西實際的發展路子,創造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環境,形成了一個幹事創業的氛圍,加上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市場、資金和其他生産要素還有很大潛力,有利於我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同時,經過一年來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增強了各級幹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領,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更好的宏觀環境。但前進道路上也會遇到不少新的困難和問題,經濟生活中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尚未根本消除,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既面臨沿海發達地區的激烈競爭,又面臨中西部省份你追我趕的嚴峻挑戰。不發展不行,不加快發展不行,不科學發展更不行。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加快江西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共江西省委十一屆八次會議精神,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一步創新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壯大經濟實力、提升發展水準、促進社會和諧,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省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11%,財政總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實際利用國外和境外資金增長10%以上,出口商品總值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看,最重要的是“堅持一個統領,抓好兩個著力”。堅持一個統領,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加快發展與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更有機地統一起來,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努力做到在發展觀念上有新的拓展,在發展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在領導發展的能力上有新的提高,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省經濟快速增長上有新的作為。抓好兩個著力:一是著力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在落實宏觀調控政策的過程中,堅持從江西實際出發,更加注重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更加注重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更加注重解決長期性和深層次矛盾,更加注重發揮消費需求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注重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把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二是著力推進改革開放。抓住有利時機,圍繞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突破,努力形成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樹立全球戰略意識,按照“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方針,著眼于更多地承接沿海地區和國外境外産業轉移,著眼于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全面實施大開放主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三、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促進全省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必須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經濟工作的各個方面,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扎紮實實抓好以下工作:

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努力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勢頭。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做到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變,已給農民的實惠不減,支農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從今年起,全省一律免征農業稅,實現農民合同內“零”負擔。繼續實施種糧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繼續對稻穀實行最低收購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糧食主産縣的支援,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的投入。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控制農用地轉非農建設用地,認真做好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和農戶的工作,切實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力爭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3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産量穩定在360億斤左右。按照“山上辦綠色銀行,山下建優質糧倉,水面興特色養殖”的思路,優化農業區域佈局和農産品結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建設十大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和一批特色農産品産業帶。進一步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加快發展省級以上109個龍頭企業,大力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農業植物保護、農産品檢驗檢疫和動植物疫病防治體系,暢通鮮活農産品“綠色通道”,積極發展農産品出口基地。做大林業産業。繼續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力度,增加農民非農收入。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構建具有江西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工業格局。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把做大工業經濟總量與優化産業結構結合起來,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支柱産業帶動、核心企業優強、工業園區集聚的聯動戰略,加速工業化進程。圍繞培育六大支柱産業,依託核心企業,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確保年內建成新鋼厚板軋機、九江昌河10萬輛家用轎車、江西晨鳴紙業35萬噸涂布紙等工程;開工建設江銅10萬噸高性能銅板帶和30萬噸陰極銅、江鈴30萬輛汽車、新鋼第三期技改工程、九江石化100萬噸焦化和120萬噸加氫裝置、星火10萬噸有機硅等項目。鼓勵和支援企業通過並購、聯合、重組和技術改造等多種方式做大做強,力爭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達到5戶,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30戶。集中力量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土地集約化經營、産業鏈式化延伸、企業集群式組合、資源迴圈式利用的要求,著力提升各類園區的開發水準。支援30個重點園區加速發展,抓好4500個已入園企業的達産達標,爭取800個新入園企業竣工投産,力爭園區當年銷售收入1500億元,上交稅金70億元,累計吸納就業100萬人。堅持先進技術引進和創新相結合,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加快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堅決實行高能耗、高物耗設備和産品的淘汰制度,研究制定各行業節能降耗的目標和具體措施。以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和推行清潔生産為重點,大力發展迴圈經濟。進一步加強經濟運作調節,著力緩解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的矛盾。推進大中型企業管理資訊化。

加快城市化進程,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極。依託南昌和其他中心城市,有序推進城市化,選準發展定位,合理配置産業,形成若干規模適度、功能互補、各具特色、佈局合理的中心城市經濟圈。逐步將城市建設的重心從擴大規模、拉開框架、整治市容、美化環境,向強化基礎、完善功能、挖掘內涵、塑造特色轉移。統籌規劃沿江沿路開發,調優經濟佈局,加快以南昌為中心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建設,鼓勵、支援各地發展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塊。完善扶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省財政繼續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支援縣城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安排4億元獎勵資金鼓勵各縣(市、區)做大做強財政。對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財政困難縣和革命老區縣的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由上年的152億元增加到176億元。有效引導小城鎮健康發展,妥善處理城鄉關係,逐步建立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機制。

大力發展服務業,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積極發展商貿、運輸、旅遊、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通信、金融、保險、會計、諮詢、法律等現代服務業。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著力培育和壯大汽車、住房、文化娛樂、教育培訓、體育健身、衛生保健、社區服務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大力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挖掘農村消費潛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加強市場監管,進一步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努力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大力培育地方金融體系,籌建江西發展銀行、地方人壽和財産保險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爭取更多的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來贛設立分支機構,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興辦財務公司。各級金融機構要進一步調整信貸結構,增加企業生産必需的流動資金貸款。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江西信用品牌。重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十一五”發展培植後勁。按照到2007年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2000公里、統調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的目標,抓緊建設一批交通、電力骨幹項目。大力實施交通暢通工程,確保年內新增高速公路135公里,加快建設景婺黃(常)工程,開工建設武(寧)吉(安)、景(德鎮)鷹(潭)等5條高速公路;改造國省道1000公里和農村公路8000公里。繼續加快電源網點建設,完成貴溪電廠擴建工程,加快建設黃金埠電廠,開工建設豐城電廠二期工程,加快構建500千伏輸變電主網架,全面啟動縣城電網建設。積極配合國家完成浙贛和武九鐵路提速改造,開工建設銅九和井岡山鐵路。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繼續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力爭年內完成贛撫大堤加固配套工程,加快建設鄱陽湖治理二期、廖坊水利樞紐工程和居龍灘水電站,爭取完成80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抓緊實施贛撫平原等5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品質和水準。採取政府推動、企業為主的方式,進一步落實《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落實與沿海發達地區和中部省份簽署的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全面推進機制、産業、市場、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從多個層次形成有效的合作推動機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良好的服務諮詢機制。拓寬利用外資領域,鼓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産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環保産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爭取跨國公司來我省設立研發中心、地區總部、製造基地。加強對重點國家、地區和企業的招商引資,實施重大項目招商年工程。建立健全招商項目工作協調機制,抓好投資規模超1000萬美元和1億元人民幣項目的跟蹤落實,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26億美元。努力擴大外貿出口,扶持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的出口企業集團。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體,全年新增進出口企業600家以上。爭取設立九江出口加工區,促進加工貿易加快發展。積極發展服務貿易,擴大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認真落實國家出口退稅政策,進一步完善出口政策體系。建立有效應對技術壁壘、反傾銷等工作機制。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在海外建立資源和生産基地。不失時機地推進空港、海關和口岸建設,爭取開通南昌—上海—洛杉磯、南昌—上海—漢城國際航線。

圍繞解決影響全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穩步推進各項改革。以産權制度改革為重點,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和改組國有企業。重點抓好已列入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組建一批新的企業集團,加快擬上市公司上市步伐。完善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和監管方式,抓緊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繼續做好部分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産工作。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放寬非公有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壟斷行業、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法規沒有禁止的其他行業和領域,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重組。切實保護私有財産權和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進一步完善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和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林業産權制度改革。依法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深化徵地制度改革,嚴格土地管理。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在21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進行“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開展“鄉財縣代管”試點。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審計監督、財政監督和社會監督各有側重的經濟監督機制。加強稅收徵管,強化依法治稅。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規範投資項目的審批、核準和備案,落實企業投資決策自主權。規範政府投資範圍和行為,建立政府投資項目綜合考評和責任追究制度。

四、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激發社會活力,保持社會穩定,努力建設和諧平安江西。

深入推進人才強省、科教興贛戰略。以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完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的政策措施,加快高層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完善人才市場體系,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抓緊制訂江西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在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發展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繼續推進景德鎮陶瓷科技城建設。進一步加強與國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積極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加大科學技術普及力度,提高公眾的科技素養。按照構建現代國民和終身教育體系的要求,全面實施新一輪教育振興計劃。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今年在全省農村中小學普遍推行“一費制”,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同時將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一倍,即初中由生均30元提高到60元,小學由生均20元提高到40元。認真抓好省部共建南昌大學工作,加快實施南昌高校新校區三期和優質高中二期建設工程。加強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新增一批碩士和博士點。認真組織好普通高考部分科目自主命題的改革。進一步擴大高中階段辦學規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和監督,嚴禁各種亂收費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品質。

加快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壯大經營性文化産業。抓好江西省贛劇院等文化企事業單位的改革試點。繼續實施小康文化工程、舞臺精品工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辦好第三屆江西藝術節。進一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抓好文物保護和利用,促進文博事業全面發展。開工建設省檔案館。加強城鄉公共衛生建設,全面建成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建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加強重大傳染病、慢性傳染病和職業病的防治,加強農村衛生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強化公共衛生執法監督,切實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進一步加大醫療價格整治力度,堅決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備戰第十屆全運會。加快推進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省藝術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繼續實施“生態江西”工程,啟動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加強天然林保護,推進東江源和鄱陽湖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強氣象服務和綜合減災工作。穩定計劃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準,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做好老齡人工作和殘疾人工作。

切實關注民生。今年要通過發展經濟,努力增加城鄉群眾收入,確保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7%,力爭10%;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崗位,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全年新增城鎮就業4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6萬人。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退伍轉業軍人安置工作。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鞏固“兩個確保”,規範和完善城市“低保”,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以及城市低保金按時足額發放;積極穩妥地推進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與失業保險並軌。嚴格執行職工最低工資制度,督促企業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工資。各級財政要保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發放。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提高農村“五保”人員集中供養率,妥善解決困難群眾子女上學、看病就醫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積極做好優撫工作。繼續實施異地扶貧搬遷工程,力爭今年再扶貧搬遷5萬人。繼續解決5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問題。

努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在全省深入開展“建設和諧平安江西,共創富民興贛大業”主題教育活動,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確保社會和諧平安。切實處理好農村徵地、城鎮房屋拆遷、國有企業改制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逐步解決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健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綜合利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開展全民國防教育,進一步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深化全民普法教育,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和完善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化解矛盾的排查調處機制和運轉高效的處置工作機制。繼續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各種犯罪行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著力抓好生産、交通、防火三大領域的安全工作,毫不放鬆高危行業的安全監督,加強學校、幼兒園等人群密集區域的安全監督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五、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對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隨著經濟市場化進程加快、開放型經濟進一步發展、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政府工作特別是經濟管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去年以來,各級政府在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推進科學民主決策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對政府的要求,還必須作出更大努力。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在繼續搞好經濟調節、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繼續推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把不該由政府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給企業、市場和仲介機構。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去年,為配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和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清理了行政許可項目和實施主體,廢止省政府規章29件,修訂21件;地方性法規和省政府規章設定的165項行政許可中,取消109項,保留50項。今年要繼續做好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規範和銜接工作,加強對行政審批行為的監管。創新政府管理方式,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辦事效率。

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提高社會管理水準。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作特點,增強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意識和能力、按市場經濟規律管理經濟的意識和能力、按國際通行規則辦事的意識和能力、主要運用經濟與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運作的意識和能力。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不包辦企業投資決策,不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著力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進一步規範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完善社會管理政策和法規,依法管理和規範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提高建設和諧平安社會的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今年將頒發《江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幾十個專項應急預案,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全面實施依法行政綱要,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能,在行政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進一步加強行政立法工作,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保證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堅持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健全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抓緊制定“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要充分發揚民主,開門納諫,努力使“十一五”規劃成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體現“五個統籌”的規劃,成為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積極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聯繫。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性組織開展工作。搞好擁軍優屬。認真指導和嚴密有序地組織全省第六屆村委會的換屆選舉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實做好僑務和對臺工作。

加強政風建設,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重實際,説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各項工作都要經得起實踐檢驗、群眾檢驗和歷史檢驗。繼續開展政務環境評議評價活動,推動政府各部門改進工作,提高服務品質和辦事效率。時刻牢記“兩個務必”,堅決反對驕傲自滿、奢侈浪費。完善政績考核辦法,探索建立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加強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及時發現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力提高各級政府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定不移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以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政府全體工作人員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勤政廉政,奉公守法,甘當人民的好公僕。

各位代表,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為之奮鬥的宏偉目標。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取得了重大進展,邁上了新的臺階。越是形勢好,越要保持清醒頭腦。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更加銳意進取,更加奮發有為,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中共江西省委的領導下,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齊心協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江西而努力奮鬥!

《江西日報》2005年1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