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揭碑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今年3月批准建立的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今天正式揭碑。有關人士指出,這將在促進張家界旅遊産業發展的同時,對保護和合理利用這一地區砂岩峰林等一批珍貴的地質遺跡資源有著積極意義。

    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由武陵源砂岩峰林區、天門山岩溶臺原區、茅岩河九天洞岩溶峽谷洞穴區和桑植縣芙蓉龍化石保護區組成,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部分是著名的張家界風景區,面積為573平方公里。

    據介紹,這個公園包容了砂岩峰林、石門天橋、溝壑、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積構造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等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其千姿百態、變幻莫測的地貌景觀,既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又是名副其實的“地質博物館”。

    地質遺跡是指地球在漫長的地質演化過程中,由於內外地質作用而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産,是研究地球發展史最重要的證據。1992年,地處公園內的武陵源因“幾乎包攬了地質及其生態環境的全部內容”、“幾乎原始的亞熱帶風景、生態系統”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對於這一地區的地質考察最早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湖南省地質局的科技人員發現並確認了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和桑植縣芙蓉龍化石。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達教授考察張家界後,帶動了地質學界對這一地區的廣泛關注,先後有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英國皇家地質考察隊、比利時地質專家、中國溶洞探險隊等先後考察了九天洞、黃龍洞等地質遺跡,探究我們地球的演化變遷。

    新華社 2001年11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