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首頁
焦點新聞
地方快訊
政策法規
大千世界
民風民俗
地方掠影
專題總匯
明星企業
安徽徽州風俗

    歙縣地狹人稠,村落居住集中,又常常是聚族而居。古歙的民間婚喪喜慶、禮俗稱謂、建房取名都與外地不盡相同。

    徽州,自古為山越族居地,在遷入漢族之前,盛行“蠻民”習俗。只是在中原居民大量遷入皖南山區之後,才真正地改變了山越的風俗習氣。古代,徽州人捍衛鄉土的觀念相當濃厚,這是因為古徽州山林中的土著越民向有"勇悍尚武"之風,加上外來居民入居徽州,他們都必須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所以,徽州形成了一種“難以力服而易以理勝”的特性,成為安全的避難場所。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見到徽州這塊奇特的土地,雖垂涎三尺,但也不得不畏而卻步。徽州人的勇敢、進取精神是人所熟知的。 徽州居民,自古以來都以族姓為單位,團聚在自己某一始祖或遷祖為中心的區域內,形成了嚴密的宗族觀念。甚至於居住的村落,也以族姓為村名,如黃姓家族的黃村、汪姓家族的汪村、許姓家族的許村,洪姓家族的洪坑、至今仍保持著這種聚居格局。  在這種宗族觀念的影響下,過去各家族撰修族譜、家譜,蔚然成風。祠堂、古民居、石牌坊是歙縣的“古建三絕”。由於濃厚的宗族觀念支配,徽州境內建祠祭祖,樹碑立傳極為盛行,幾乎每個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或分支祠堂,有鄉人共建的祠堂、有同姓族人共建的祠堂,也有大族分派所建的支祠。《歙縣誌》卷一“風俗”中説:“邑俗舊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別,復為支祠。” 古徽州,由於奉行朱熹的《家禮》,禮儀規範甚嚴,有著森嚴的尊長卑幼的等級觀念,葬禮和祭禮十分隆重。過去對祖墳有一年三祭的習俗,後來經過革繁就簡,保留了"清明"節掃祭。

    徽州的孝悌習俗也相當濃厚,徽州各地聳立的祠堂、牌坊,有許多就是為孝子賢孫、義夫節婦、貞媛烈女而建的。 徽州濃厚的讀書習文風氣,風靡整個社會,大家均以讀書、登科第為榮,“十家之村、不廢誦讀。”在濃厚的讀書習文之風影響下,大家都非常注重談吐、風儀、禮節,因此徽州被譽為“東南鄒魯”。

    人民網 2001年10月30日

徽州老屋 品味祖輩風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