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啟動十一五規劃編制 將解決五大深層次矛盾

統領江蘇省未來五年發展“道路”,同時也是江蘇未來五年制定和實施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的依據和指南———江蘇省“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前期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昨日江蘇省政府轉發了該省發展改革委《江蘇省“十五”計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的通知,以確保江蘇“十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帶領江蘇7400萬人民奔向小康,同時為“十一五”規劃的編制指明方向。

“十五”計劃實施進展良好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01至2003年,江蘇全省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8%。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1%,每人平均生産總值達到16796元,突破2000美元。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達到1968.9億元,佔生産總值的比重上升到15.8%。

人民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富民”工作力度繼續加大,居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明顯提高。2003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262元,年均增長10.9%;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239元,年均增長5.6%;三年來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為3.6%、4.2%和4.1%,均低於5%的計劃調控目標;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的覆蓋面繼續擴大,分別達到95.6%、94.6%和94.5%,下崗基本生活保障與失業保險實現並軌。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65.6萬。

五大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

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增長過多地依賴投資增長的格局仍未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高投入、粗放型特徵依然比較明顯。

産業結構調整沒有全面到位。主要是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吸納就業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由此也將影響到“十五”期間全省相對充分就業目標的實現。

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十五”計劃確定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幅度高於“九五”時期。從前三年執行情況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高於“九五”時期,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卻低於“九五”時期。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進一步擴大。

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社會失業增加、收入差距擴大、弱勢群體保障不到位、農村公共服務水準滯後、社會信用公德亟待加強、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增加等問題仍然突出。

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資源消耗速度加快,煤電油運出現嚴重的供給矛盾,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進一步凸現;工業廢水和廢氣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增加,酸雨發生頻率提高,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環境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找準十大突破口破解難題

為更好地實施“十五”計劃併為今後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江蘇找準十大突破口,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把擴大就業作為優於經濟增長的目標;注重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優化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著力提升內資企業競爭力,增強聚斂財富的能力;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快以“人口城市化”為核心的城市化進程;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分類指導;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力度;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深入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加快服務業“兩個比重”的提高;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十一五”規劃編制已啟動

據介紹,江蘇“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在強化戰略性、宏觀性和政策性的同時,還將與時俱進地改進內容,進一步突出政府履行職責的領域和提供公共服務的方面,減少有關産業發展要求、規模、産量等方面的指標和內容,進一步突出對産業佈局方面的空間指導和約束,用戰略思維體現發展戰略的內容和要求,少提、慎提戰略口號。要充實和深化空間均衡與協調的內容,在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劃分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各區域和主要城市的主體功能和發展原則,為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編制提供依據。

據悉,目前,江蘇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正在組織開展“十一五”重大課題研究,形成“十一五”規劃基本思路,2005年完成規劃編制的調研工作,並起草規劃綱要草案。(記者黃勇)

江南時報2004年09月0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