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明年限制私人購車 年末京城車市掀高潮

    由於北京即將主辦奧運會,而隨著社會發展,良好的空氣品質和交通狀況成為一個現代都市的重要標誌。由於改善北京城市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消費者擔心今後市政府會仿傚上海作法出臺限制購車政策,所以在2002年末形成了又一次私人購車熱潮。

    最近北京車市出奇地好。用一位樂得“忘了北”的經銷商的話來説:“這是歲末購車最後的瘋狂。”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消費者擔心明年政府會出臺一些政策來限制私人購車,傳言最多的是北京可能效倣上海限制汽車牌照的發放。

    限制購車的爭論由來已久。最近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的專家根據對北京市小汽車發展規模進行的模擬測算發出警告,北京的小汽車如果按照現行增長速度發展下去,而不採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久的將來北京市區交通必將出現大面積的堵塞。

    據介紹,從1980年至今,北京機動車數量以平均年遞增15.09%的速度增長,到1990年底已突破150萬輛,其中私人購車增勢迅猛,年遞增率高達50%左右,在近幾年新增車輛中,私人購車竟佔70-80%。而同期北京市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的平均遞增率僅為1.6%和4.76%。因此,專家認為,儘管交通擁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汽車數量增長過快,從而導致汽車與道路增長比例嚴重失調是主要原因。

    同時的預測還有,從宏觀上看,照目前年遞增的速度,到2010年,北京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760萬輛,而根據北京市的規劃,到2010年,公路長度為13000公里,按照國際通行的每公里250輛,只能容納325萬輛。

    交通堵塞對北京來説是個老問題,如果專家們的這些預測成立,結局自然不可想像。

    限制私家購車似乎勢在必行。那麼,到底如何限制?像上海那樣限制汽車牌照發放,記者認為不可能。無可置疑,房産和汽車消費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兩宗消費項目,是拉動北京市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限制牌照發放就是限制市民買車,對北京的經濟發展沒有任何裨益。其次,牌照發放的限制也是有限的,無非多花一些錢,上海限制牌照發放很多年了,今年轎車銷售僅上半年就達到10萬多臺,轎車進入家庭是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最後,市民也可以“曲線救國”,北京不是限制嗎,那我到河北去上牌照,北京市交通局總不能讓所有的外地車都不準在市區行駛吧。

    一位計程車司機和筆者聊天,他説,過去北京搞過“單雙號通行”和“禁止某些車上長安街”的辦法,事實證明這些措施太“武斷”了。北京限制私家車的辦法最有可能出在使用上,比如增加停車費、限制轎車泊位等,買得起車,不一定養得起。如果真是這樣,今年急著買車的消費者可要當心了,不要現在買了車,來年用不起,成天供奉在家裏。此外,如果真有經濟實力,也不妨多等一段,明年還有30多款新車要下線。

    針對限制私家車購買的辦法,最近還聽到其他一些説法。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希望政府研究出一套控制交通流量的科學原則,使汽車交通需求高效化,時空分佈均勻化,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道路交通帶來的壓力。比如改善市中心周邊地區的停車場建設,吸引人們在此停車,換乘公共交通後進入市中心區等。

    中國青年報-青年時訊 2002年11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