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八成人認為需改變“中國製造”國際形象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6 日 | 文章來源:東方早報

調查緣起

一家在直布羅陀註冊的Alvito公司,向歐盟申請了“Not Madein China”的商標,歐盟日前已經接受了該商標的申請並在歐盟內部市場協調局官方網站上看出。這家公司同樣也在美國提出了商標申請,雖然在美國已經被拒絕,但還是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如何應對?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眾説紛紜。為此早報財經第一調查上周聯手上海新秦資訊諮詢有限公司通過其調查平臺www.searchina.net.cn進行了專項調查。

在上周共有5646人參與調查,其中男性有3616,女性2030人,年齡在20歲~29歲佔到59%,而30歲~39歲佔到30.2%。其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訪者佔到四成,2000元~3000元的受訪者有二成多的比例。受訪者中本科學歷者佔到了47%,大專學歷者為34.5%。

當海外對“中國製造”的敵意化成商品時,我們不得不正視。調查顯示,八成人認為需要進行必要活動來改變“中國製造”在國際上的形象,這包括提高品質、健全制度、進行深刻反思等一系列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完善。

“中國製造”五成多人因此自豪

“中國製造”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現在隨著商品已經遍佈世界各地。她在讓全球的消費者受惠的同時,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對5646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見到“中國製造”這個標誌,有55.9%的受訪者的第一感覺還是非常自豪的,當然也有18.5%的人的第一印像是質優價廉。不過調查顯示,還有13.6%的人的第一感覺是該産品的技術含量不高。更有5.7%的人將其等同為價格低廉的産品(如圖3)。

誰最需要反思?62%人認為是企業

對於歐美有公司試圖註冊有明顯貿易歧視的“非中國製造”商標這消息,61.7%的受訪者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具體內容。

調查顯示,“非中國製造”事件在受訪者看來絕非“空穴來風”,由於低廉的勞動力,不少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其龐大的全球生産體系中的最後組裝地。因此“中國製造”也一直與誹謗同行,乃至遭受友邦敵意。敵意造成越來越多的曲解,甚至有人開始將其演變成一種商品,於是“非中國製造”就出現了。有84.9%的受訪者表示此事件的發生,我們需要進行反思,還有7%的受訪者持反對意見,認為沒有必要反思,這純屬個別公司的個別行為。

既然有八成的人認為國人需要在此事件中進行反思,那麼哪個群體最需要反思呢,是學者?是普通人?還是標注“中國製造”的中國企業?上周的調查顯示,62.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企業是最需要進行反思,持反對意見的比例為18.1%(如圖2)。

的確,反思是必須的。其一:“非中國製造”的直接語意就是中國製造不好。它會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産品産生誤導。2004年西班牙燒鞋案就屬於此類案件。誤導、打壓已經成為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我們把它叫做“社會壁壘”。這種壁壘無疑會讓我國企業在國外遭受損失。其二:低價格是市場上萬能的武器嗎?這需要我國企業再次考量了。這一事件也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換、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又一次敲響了警鐘。過分依賴出口,過分強調勞動力低成本優勢,不重視自主創新的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的。

“中國製造”國際形象81.3%人覺得需改變

不能否認在調查中有13.6%的人認為“中國製造”的産品的技術含量不高,以及還有5.7%的人認為其是價格低廉的標誌之一。“中國製造”在國際上的印象多數和廉價分不開。上周的調查顯示,當務之急是需要通過各種手段改變國際上對“中國製造”的印象。持反對意見的比例僅為11.3%(如圖1)。

通過什麼手段來改變“中國製造”的印象呢?如從企業角度來説,需要提高産品的競爭力。而政府則要讓監管部門真正負責起來,保護智慧財産權、維護市場秩序。此外就是要提高造假成本。只有真正打擊了造假,才能鼓勵創新,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如何改變廉價形象47%人:不能從提價著手

提高價格能改變“中國製造”廉價形象嗎?問題的答案似乎沒有這麼簡單。調查顯示,有47.6%的受訪者認為不能單純提高出口價格以期改善國外對“中國製造”的廉價印象,認為“能”的比例為34.1%,此外還有18.3%的人選擇了“説不清”選項。

我國外貿總額雖居世界前三位,但自主創新的高技術産品只佔外貿總額的2%。因此有89.7%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鼓勵具有自主創新的産品出口,並出臺一系列的優惠以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讓“中國製造”品質和內涵不斷提高。 (記者馬一居,實習生荀澄敏)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