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除惡--嚴打黑惡 整頓秩序
高院就涉槍涉爆案件的定罪量刑答記者問

    為依法嚴懲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藥、爆炸物等犯罪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將自5月16日起施行《關於審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藥、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此前,記者就《解釋》的有關問題採訪了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制定這個司法解釋?

    答:近年來,隨著治安形勢的變化,涉槍、涉爆犯罪活動呈逐年增多的趨勢,對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特別是近一時期,涉槍、涉爆違法犯罪活動突出,嚴重危害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主要表現為:非法製造、買賣、持有、私藏爆炸物品、槍支彈藥的違法犯罪活動猖獗,大量的爆炸物品、槍支彈藥流散社會,為犯罪分子進行暴力犯罪活動提供了作案工具,致使爆炸、持槍殺人、持槍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活動增多,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特別是以報復社會、發泄私憤為目的的惡性爆炸案件接連發生,後果極為嚴重。3月16日,犯罪分子靳如超在河北省石家莊市4棟居民樓製造爆炸,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起爆炸案件。

    為正確適用法律,依法懲處這類犯罪活動,最高人民法院曾先後專門制發了一些司法解釋,對涉及槍支、彈藥的犯罪規定了相應的定罪量刑標準,為打擊涉槍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但是,隨著槍支管理法和修訂後刑法的實施,涉槍、涉爆犯罪的相關罪名有了較大變化,尤其是涉爆犯罪危害嚴重,但缺乏具體的定罪量刑標準,因此,有必要根據刑法規定和社會治安形勢的變化,對有關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藥、爆炸物等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明確的規定,為依法查處、審理這類犯罪提供統一、易於操作的依據,推動“嚴打”整治鬥爭的深入進行。

    問:這個司法解釋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這個司法解釋主要對刑法規定的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違規製造、銷售槍支罪,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罪,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爆炸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定罪量刑標準進行界定,包括數量標準和情節認定標準。

    《解釋》對過去司法解釋規定的定罪量刑標準進行了修改,加大了對這類犯罪的打擊力度。如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非軍用槍支、彈藥,過去一般是買賣、運輸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製造非軍用槍支專用子彈500發以上或者買賣、運輸1000發以上才定罪判刑,《解釋》規定,個人或者單位非法製造、買賣、運輸以火藥為動力發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氣槍鉛彈500發以上或者其他非軍用子彈100發以上的,以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藥罪定罪處罰。

    《解釋》根據涉槍、涉爆犯罪的特點,在明確定罪量刑標準時,既規定了數量標準,也規定了情節認定標準,以適應打擊犯罪的需要。如以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爆炸物的行為為例,《解釋》規定,“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炸藥、發射藥、黑火藥1000克以上或者煙火藥3000克以上、雷管30枚以上或者導火索、導爆索30米以上的”,“多次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爆炸物的”,或者“雖未達到上述最低數量標準,但具有造成嚴重後果等其他惡劣情節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根據《解釋》規定,非法買賣爆炸物的數量達到上述最低數量標準五倍以上,或者達到上述最低數量標準,並具有造成嚴重後果等其他惡劣情節的,應當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此外,《解釋》中還就司法實踐中極易混淆的“非法儲存”、“非法持有”、“私藏”等行為的認定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根據《解釋》規定,“非法儲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的槍支、彈藥、爆炸物而為其存放的行為;“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備、配置槍支、彈藥條件的人員,違反槍支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持有槍支、彈藥的行為;“私藏”是指依法配備、配置槍支、彈藥的人員,在配備、配置槍支、彈藥的條件消除後,違反槍支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私自藏匿配備、配置的槍支、彈藥且拒不交出的行為。

    問:這個司法解釋的出臺,對於正在開展的“嚴打”整治鬥爭和治爆緝槍專項行動將産生怎樣的影響?

    答:涉槍、涉爆犯罪活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槍支、彈藥、爆炸物作為對象的犯罪,另一類是把槍支、彈藥、爆炸物作為工具的犯罪。這兩類犯罪都是這次“嚴打”整治鬥爭打擊的重點。對這兩類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將直接影響“嚴打”整治鬥爭的實際效果。《解釋》的出臺,是最高人民法院落實“嚴打”整治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對治爆緝槍專項行動的實際支援。《解釋》對於常見多發的非法製造、買賣、持有、私藏爆炸物品、槍支、彈藥等犯罪,規定了操作性很強的定罪量刑標準,對於正確適用法律、及時查處犯罪、確保這類案件的審判品質,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有利於震懾違法犯罪分子,鼓勵人民群眾積極與犯罪作鬥爭。(完)

    

    新華社 2001年5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