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發:國內演出市場的發展、現狀和改革方向

     (節選)

     一、演出市場的現狀和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演出市場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突飛猛進、急劇擴張階段,以及接踵而來的國內演出徘徊不前甚至不斷滑坡,港臺與國外入境演出畸形發達、泡沫繁榮階段以後,終於開始走向結構合理、穩步發展的道路。規範有序而又充滿生機活力的演出市場體系正在逐漸形成,初步呈現出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根據文化部1998年統計,到1997年底,全國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663個,15萬餘人,全年國內演出41.7萬場,觀眾4.6億人次。平均每團演出157場。演出收入4億元,經費自給率37.9%。藝術表演場所1935座,坐席數170.7萬個,全年藝術演出場次6萬場,觀眾人次3914萬,收入 8567萬元。全年藝術表演團體共排上演劇目4358個,其中新創作並首演的劇目2107個。戲曲劇團新排上演2721個,話劇、兒童劇等新排上演151個劇目。另據統計,演出經紀機構400余家,個體演員3萬餘人,民間劇團3000多家,時裝表演隊600多個。由於部分統計指標統計範圍僅僅包括國有藝術表演團體和劇場的正式演出,所以全國演出總場次和觀眾人次、演出收入應當比上述數字大得多。

    從演出市場主體來看,初步形成了演出團體、演出公司與演出場所三類演出經濟實體分工配合協作發展的主導格局;在橫向上,除了國有演出單位以外,集體、個體、中外合作合資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的演出實體不斷産生發展,出現了多种經濟成分並存共榮的局面。從演出體制來看,傳統的計劃演出體制正在向市場演出體制轉變。國有演出單位逐步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由事業型、行政型向産業型、企業型轉變,由福利型、供給型向經營型、效益型轉變。 專業演出團體普遍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內部體制改革,並且取得成效,正在由單純的演出生産單位轉變成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演出生産經營單位。國有演出公司多數實現了管理權與經營權的合理分離,經營能力迅速提高,涌現了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大型演出公司,並且已經自成網路,形成了演出市場的基礎構架,成為演出流通環節的中堅力量。許多國有演出場所以演出為主業,積極開展多种經營。各類演出單位面向市場不斷轉變自身生産經營機制,適應市場不斷提高自身生産經營能力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演出市場在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型過程中正在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從演出類型來看,營業演出取代計劃演出成為整個演出活動的主要部類,部分計劃演出開始具有營業性質,向著營業演出的方向演變。晉京匯演日益轉變成為演出展銷。計劃演出包括政府舉辦的藝術節、評獎、匯演、調演和節慶演出等雖然所佔比例不大,但規模大、水準高,影響廣泛,具有強烈的代表性、示範性、導向性。營業演出作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演出消費的主要形式,演出場次約佔演出市場總量的80%以上,愈來愈成為演出單位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據統計,1995年全國專業演出團體演出總場次為41萬餘場,其中計劃演出為66940 場,營業演出為344542場,營業演出場次佔總演出場次的83.7%。

    從演出的結構、佈局與形式來看,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收到明顯成效,港臺歌星充斥演出舞臺、嚴重衝擊演出市場協調發展的不正常狀況得到控制,為高雅藝術與民族優秀藝術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在政府的提倡與扶持下,高雅藝術與民族優秀藝術的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大幅度增長,社會反響熱烈;通俗藝術演出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演出市場的品類結構逐漸得到優化。華東、中南等省區每年召開年度演出工作會議,加強市場協作,力求優勢互補, 在全國演出市場的平面上凸現區域市場,進而引導沿海演出市場向內地延伸。沿海與內地的交流演出逐漸增加。中西部地區發揮自身優勢,注重地方特色,揚長避短,努力振興當地演出市場。演出市場的地區佈局趨於合理。專業演出團體走齣劇場小舞臺,邁向社會大舞臺,積極為經濟建設服務,為各行各業服務,演出場地由劇場擴展到體育場館、歌舞娛樂場所、旅遊景點,擴展到部隊、學校、廠礦、企業,擴展到農村廣闊天地,演出形式日益多樣化。農村演出市場在專業演出團體與民間劇團、民間藝人的雙重推動下走向活躍。國外來華演出與國內演出團體出國演出健康發展,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

      當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廣播影視音像等大眾視聽媒介越來越成為人們文化消費的主要途徑,在文化市場的總體份額中所佔比例日益擴大,地位逐漸上升,給演出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危機和挑戰。另一方面,我國演出市場仍然處於起步與培育階段,還不完善和成熟,整體上還不夠繁榮,演出不景氣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演出經營管理體制與運作機制還沒有充分建立起來,還缺乏具有時代深度和強烈藝術震撼力、反映我們偉大時代精神的經典之作,還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一些不和諧的噪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演出市場的結構不盡合理。首先是所有制結構上國有劇團過多,文化系統國有劇團1902個,集體劇團748個。 其次是劇種機構上,戲曲劇團1572個,數量最多,僅京劇就有113個,重復建設嚴重。

    (2)國有演出單位計劃體制的色彩依然濃厚。 一些演出團體只管生産,不管市場;只管投入,不管産出。根據統計,1985年全國文化部門共有專業演出團體3295個,而到了1994年下降為2698個,劇場影劇院下降為1955座,整體上呈現出數量萎縮的趨勢。

    (3)投入少,發展慢,技術設備落後,限制了演出單位的藝術生産能力與經營發展水準。

    (4)市場機制不完善,價高質次的演出較多,高出場費、高場租、高票價等“三高”現象連鎖反應,惡性迴圈,成為演出經營與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5)沿海與內地演出市場發展不平衡,城市演出市場與農村演出市場發展不平衡,有些地方供大於求,好戲難找觀眾;有些地方供不應求,觀眾難找好戲。

    (6)非法演出在一定範圍內仍然存在,罷演、色情怪異表演、虛假義演等惡劣現象還時有發生。

    二、發展演出市場的基本策略

    (一)改善演出市場管理

    要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實現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有機結合。在尊重藝術特性和擴大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和人才組合,保護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強化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理順管理體制,主動通過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加強對演出市場的宏觀調控,從而達到引導演出實體經營方向,規範演出市場主體行為的目的。一手抓法制建設,一手抓藝德建設,用完備的法制凈化和規範演出市場,用高尚的藝德美化和提升演出市場。合理劃分與充分發揮行政管理、行業管理與演出單位自我管理的作用,增強行業協會的管理與服務功能,加強行業自律,保護行業利益,使其成為文化行政部門與演出經營者的橋梁和紐帶,起到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深化演出體制改革

    要圍繞演出市場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快改革進度,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藝術生産力。實行政事分開、政企分開,擴大國有演出單位經營自主權,促進多種所有製成分共同發展。要深化演出單位內部體制改革,使其改造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促使演出單位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生産經營機制,建設善於經營管理的演出行銷班子,開發適銷對路的藝術産品,建立科學的組織管理制度,提高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要繼續進行針對演出團體的投資方法和用人制度分配製度改革,建立新型藝術生産投資機制與激勵機制,實行全員聘任合同制和績效分配製度。借鑒港臺與國外早已採用並且行之有效的演員簽約制度,規範演員的培養、使用和管理行為,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優化人才組合,精幹隊伍,適當分流,促進人員合理流動,建立科學的人才流動機制,保護單位和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鼓勵演出單位大膽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積極主動地利用名牌效應,適當建立明星制,擴大市場號召力,向名牌要效益。促使演出單位確立強烈的推銷意識,廣告意識,建立高效推銷、廣告體系與相應機制,宣傳自己的人才,推銷自己的藝術産品。促使演出單位重視演出經紀人的作用,培養自己的演出行銷人員,建立自己的演出行銷機構,適應市場,利用市場,向市場要效益,用高效益來發展演出事業。

    (三)開拓演出市場

    各類演出單位要把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引入演出市場,引入藝術生産、經營、管理與服務的各個環節,提高自身藝術生産經營管理與服務水準,改進自身技術裝備,回應現代大眾傳播媒體和新興文化形態的競爭。比如可以在全國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建立電腦聯網售票系統。要善於利用現代化大眾傳播媒介,發揮自身人才優勢,主動進行影視拍攝與音像錄製業務,推銷自己宣傳自己。鼓勵各類演出單位演出為主,多种經營,以文補文,多業助文,開展有償服務和興辦文化經營實體,增強經濟實力。提倡各種形式的聯姻,鞏固和發展其與企業、社會各種形式的廣泛合作,文企互利,共同經營建設演出市場。建立數家大型跨國演出公司,加入國際演出經營組織,按照國際慣例引導我國演出市場走向世界,與國際演出市場接軌。

    (文化部市場司 柳士發)

    中國網2002年1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