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為解決呆賬注入活力

    《日本經濟新聞》2003年3月16日文章,作者:有賀敦彥

    包括引進外資在內的金融市場化是和處理呆賬問題並列的金融改革的兩大支柱之一,其目的在於把銀行的水準提高到國際水準。

    去年秋天,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總結的報告指出,銀行應當積極引進外資和民間資本、強化經營體質。這不僅可以彌補因處理呆賬而減少的資本,還可以通過引進外部資本提高經營效率和透明度。

    自1995年以來,國有股份一直被禁止賣給外資和民間資本。去年6月,政府解除了禁令,11月公佈了詳細的指導路線。在承認出售國有股份的大潮中,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邁得更快了。

    這種出售不是僅僅賣掉百分之幾的股份,像美國花旗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那樣摸索參與經營的情況也在增加。雖然也有不少談判破裂的例子,但政府旨在引進外資經營技巧、強化金融功能的方針正變得越來越明確。

    海外證券分析家認為,中國銀行呆賬率極高。越來越多的意見認為,應該通過創設“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強化其監督功能來徹底解決呆賬問題。

    不過,即使呆賬問題得到解決,如果風險管理能力和效益能力依然如故,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健全金融。對中國來説,促進對外開放是無法回避的政策。

    

    中國網2003年3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