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靜應對朝美核危機

    中美合作出現機遇

    香港《鏡報》月刊2003年1月號文章 題:朝鮮“核危機”考驗中朝關係

    朝鮮所需石油的近七成來自中國,大部分的糧食也必須仰賴中國。因此,放眼全世界,中國領導人可能是惟一可以影響朝鮮政策的世界級領袖。作為朝鮮友好鄰邦的中國,在解決朝鮮核武器問題中被推至前臺。

    在這一情勢下,預料中國將以“戰略高度”看待問題。如果處理得當,中國政府的處境,與其説是“左右為難”,不如説是“左右逢源”,將危機轉化為中美合作的機遇。

    朝鮮選擇在美國準備對伊拉克開戰之際承認進行核武器發展計劃,使美國在無法以武力壓迫,並只能以外交、經濟作為迫使朝鮮轉向的情況下,向中國求援。中國得以再打“朝鮮牌”。

    與傾向於使用武力的伊拉克問題不同,美國方面致力於“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這也是中國同美國合作交往較為容易的原因。美國官員也看到一些機會:例如存在將目前的危機轉化為與中國改善關係的可能性。美官員已向中國表明:遏制朝鮮核野心方面的努力有助於加強中美關係,正如俄羅斯在“911”事件後提供的幫助改善了美俄關係一樣。

    考慮朝鮮的經濟現狀,中國對朝鮮發展核武器問題的反應,預料將一面對朝鮮好言相勸、適度施壓,一面通過協商鼓勵各國對朝鮮提供更多的援助。而在這個協商過程中,中國不但可以取得朝鮮的信任,也可以增進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關係。

    [美國《華盛頓時報》1月3日報道]美國媒體對東北亞最遙遠的角落爆發的嚴重核武器危機有很多誤解,其中最大的誤解是:朝鮮在地緣政治上是孤立而脆弱的。事實並非如此。《紐約時報》昨天報道:“共産黨領導的中國是惟一對朝鮮有外交、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的國家。”然而它還説:“中國如果不履行義務約束其挨餓的盟國,就必然會失去它自封的亞洲盟主地位。”

    中國決心支援朝鮮還有其他更為迫切的理由。事實證明,平壤是一個寶貴的緩衝地帶。

    另外,東亞分析家説,只要南韓仍是美國的忠實盟友,中國就希望朝鮮保持對南韓的常規部隊絕對優勢。讓朝鮮不僅存在而且對南韓和日本——以及永久駐紮在南韓的3.7萬美軍——構成重大威脅可以使中國對美國擁有一張具有強大威懾力的牌。

    美報要中國對朝施壓

    [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1月5日報道]題:輪到中國了

    半個世紀以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把朝鮮軍人趕到鴨綠江對面的中國。於是,中國軍隊參加朝鮮半島的內戰,最終把戰爭前線重新推回到三八線——它至今仍然是南北雙方的分界線。

    接著,在由中國倡導的史達林主義亞洲模式下,北方創造了朝鮮半島的第一個經濟奇跡,連續20年左右的增長率超過戰後的南韓。

    然而朝鮮未能仿傚中國20年前實施的經濟改革,早已被南韓拋到後面。如今,朝鮮經濟一塌糊塗,人民饑寒交迫,雖然它依然奉行自給自足的原則,但實際上全靠國際援助——其中相當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維持生計。

    換言之,假如沒有中國,朝鮮恐怕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政治實體。假如沒有中國,它現在也根本不可能繼續存在。因此,在朝鮮半島當前的危機中,早就該由中國向朝鮮施加強大的壓力了。

    朝鮮擁有核武器會在東亞引發軍備競賽,致使日本、甚至台灣也希望研製核武器——這是中國不願看到的。

    經濟的突然崩潰會導致大批朝鮮人不僅涌入南韓也涌入中國東北,它所帶來的動蕩與責任也是北京不願看到的。

    朝鮮頻頻製造危機有損中國領導人為保持經濟快速增長而需要在東亞維護的寧靜局面。它還會在南韓造成混亂,而南韓現在是中國的第五大投資國和第三大貿易夥伴。

    上周,一名南韓特使前往北京求助。南韓、日本和美國的特使本週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商討合力對付朝鮮發出的核威脅。但是,假如中國不利用它日益增強的實力和作為世界大國的雄心壯志對朝鮮施加影響,那麼,從長遠來看,朝鮮半島的危險和緊張氣氛恐怕就不可能緩解。

    中國不希望問題複雜化

    [日本《讀賣新聞》1月6日報道]把朝鮮半島的穩定視為關係到國家安危的重要利益的中國,最擔心的是朝鮮局勢進一步惡化。中國的方針是要求美朝雙方進行克制,並通過對話緩和緊張局勢。

    對於在2002年12月下旬國際原子能機構委託安理會就朝鮮核問題進行協商的動向,中國指出:不希望採取使問題複雜化的措施。中國很快就表明對上述動向持消極態度。不妨認為,其背景在於:中國反對在美國主導下建立對朝鮮的包圍網,並強烈擔心朝鮮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

    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的中國的基本戰略是説服美朝雙方“維持美朝框架協議”。

    另一方面,中國方面雖然表明瞭繼續向朝鮮提供經濟援助的態度,但是,中朝之間圍繞著朝鮮逃亡者闖館事件和新義州特別行政區運作等問題的不和諧音也非常引人注目。

    另外,在事態因朝鮮核開發問題而沒有出現好轉跡象的情況下,中國不得不在美朝之間進行艱難的應對。

    參考消息2003年1月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