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國給房地産業敲警鐘

    英國路透社2002年12月30日文章:中國為房地産業敲響警鐘

    停車在北京熙來攘往的公路旁,計程車司機陳輝(音)凝視著五彩斑斕的“鳳凰公寓”。“不錯的房子,就是太貴了。這裡的房價不應該這麼高的,可能是一些人在故意‘炒作’。”陳先生嘟嘟囔囔地説,他還用了一個金融投機業的名詞——“炒作”。瞄準高端市場的鳳凰公寓每平方米的價格約為一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説,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套房需要近120萬元人民幣。這也難怪像陳先生這樣月收入只有2500元的人會抱怨不已。

    有分析家説,像陳先生這樣的家庭渴望買到低價位的住房,但是他們的需求為地産商所忽視,這些房地産發展商們被奢華公寓的高利潤回報矇住了眼睛。但是,對於高端住房的過分關注令人們越來越擔心新的房地産業泡沫的出現,相似的一幕已經在90年代上演過。“發展商們仍然為高端住房的高額利潤率而瘋狂,”中國建設部的研究員包宗盛(音)説,“低價位的住房根本就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正當鳳凰公寓被渴望住房的中産階層家庭瘋狂追逐時,新近制定的發展項目的前景卻不容樂觀。分析家指出,新的高層住宅建築以及豪華別墅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然而市場需求卻有所冷卻。近些年來,由於受到1998年開始的福利制度改革的推動,中國房地産投資業的發展速度是其整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四倍。

    泡沫危機

    簡易的抵押操作、不斷上升的個人收入以及強勢不減的國民經濟等等多種因素加速了房地産業的發展。中國的成功入世以及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令眾多的地産發展商爭相跳進北京的房地産市場。而這股“置房購業”的熱潮已經從諸如北京、上海等東部大城市轉移到了中部地區——諸如西安市等等。房地産商們也由此狠狠地發了一筆橫財。在《福布斯》雜誌最新公佈的中國財富百強排名的前十名中,房地産大亨位佔其五。“房地産業仍然蘊含著巨大的利潤。”中國南方證券公司的專家王創廉(音)先生説。

    但是中國政府卻為房地産泡沫而憂心忡忡。中國中央銀行説,今年前九個月的房地産銷售業績比去年全年的業績都高出24個百分點,達到了1113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在今年的前八個月中,閒置一年多而無人問津的地産比之去年全年也增加了11.5%,達到了4400萬平方米。

    另外,房地産業的崩潰必然會令中國各大銀行背負上更重的壞賬包袱。最近,朱鎔基總理警告各地方官員要警惕地産泡沫的出現。央行最近也表示要嚴格管理住房信貸的操作,以“防止房地産泡沫的復興”,畢竟銀行界有數十億美元的貸款套在其中。上個月,央行在一條佈告中指出:“大城市的住房價格在不斷攀升,同時一些地區的房産閒置率也在迅速上升,人們對於高價位寫字樓的追求明顯過熱。”

    追求平衡

    中國銀行界已經公佈了至2002年九月底為止,銀行供給住房購買者的抵押貸款額,其總額已經達到了742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給予發展商的4970億美元的貸款。而前者對於後者的優勢在1998年之前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對於朱總理等政府領導人來説,1993至1994年出現的投資泡沫仍然記憶猶新。他們記得物價是如何的一瀉到底,而壞賬和房地産業的飽和問題更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才有所好轉。

    但是分析家指出,由於目前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動力的1/3都要來自於房地産業,因此中國政府不大可能像90年代那樣控制貸款的發放。而且,也有跡象表明中國的地産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健康。央行的數據表明,個人住房購買已經佔到了整個市場的85%,而十年前,這一比例僅有40%。分析家也指出,寫字樓的過量建造以及迅猛的投機趨勢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所以,中國政府很有可能會實施新的措施來促進低價位住房的投資興建。

    經濟學家胡安鋼(音)説:“現在,中國政府面臨著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它必須刺激內需的增長;而另一方面,它又擔心房地産市場被炒得過熱。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私人住房購買佔主導的發展階段。而我們至今還看不到任何的宏觀調控措施。”

    中國網2003年1月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