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繁重困難不少——外媒展望2003年中國經濟

    《日本經濟新聞》12月31日報道 題:中國GDP實際增長8% (記者 藤賀三雄發自北京)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30日發表的報告表明,200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比前一年實際增長8%。這主要是因為通過財政支出擴大了內需,另外因外資的家電、資訊産品等工廠向中國轉移,出口急劇擴大。2002年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比上一年高出0.7個百分點。明年中國仍將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估計仍將努力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

    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了10.2萬億元。出口額比上年增加20%,達3200億美元,進口額增加19%,估計將達2900億美元左右。中國貿易額(進出口額)去年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今年就一下子超過了6000億美元。此前,凈出口額連續3年減少,今年時隔4年轉為增加,順差達到了300億美元。

    在出口中,電視機、DVD手機等家電及資訊産品的出口約佔總出口的3成左右,比上一年增加30%,估計將達到850億美元。把製造業轉移到中國的獨資企業的出口旺盛,在家電和資訊産品出口中約佔50%。

    來自海外的直接投資(實行額)比去年創紀錄的460億美元還多,肯定會首次超過500億美元。人們期待通過加盟世貿組織,中國的法律和投資環境會得到改善。固定資産投資也增加近20%,估計會突破4萬億元。今年通過發行國債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800億元左右,對經濟增長産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表明個人消費動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率估計為9%,很可能低於去年的10.1%。國內證券設計的股價低迷,零售物價指數1至10月比上年同期下降0.8%,這是因為仍然存在通貨緊縮的壓力。不過因為中國國內出現購買私車熱,國內轎車銷售量突破了100萬輛,部分富裕階層的出現使高價商品的銷售量增加。

    中國政府準備明年仍發行1500億元的建設國債。因國有企業裁減人員,失業人數有可能增加,實現7%以上的經濟增長率對維持社會穩定來説是絕對必要的。不過估計財政赤字今年也將首次達到3000億元,在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的比率接近警戒線。

    法國《論壇報》12月26日報道 題:2002年經濟高速增長之後,北京對明年的前景感到悲觀

    中國預計2003年的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將會明顯下降,有可能從今年20%的增長率下降到7%。原因是伊拉克有可能爆發戰爭,而戰爭將對石油價格産生影響。北京認為還有其他的原因,包括世界經濟不穩定、國際投資持續下降、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等。

    今年,雖然中國在世界經濟蕭條的背景下仍能一枝獨秀,但是明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放慢。今年中國每人平均多收入50美元,成為財富增加最快的亞洲人,超過了南韓人和印度人。

    中國今年出口活躍的部分原因是國內市場生産過剩,而且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價格佔甚至打到了國外。由於中國商品充斥東南亞市場,以日本為首的亞洲國家對中國頗有怨言,認為人民幣應該升值10%到15%。美國也對這種局面表示不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看法説:“中國應該採取更加靈活的外匯政策了。”

    北京的外匯政策令其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目前當然不想做任何改變。可是亞洲鄰國和美國開始失去耐心,它們可能會採取更加強硬的反傾銷措施對付中國。中國在全世界受到的反傾銷投訴已經多達540起。有人甚至在世貿組織威脅説,也要用“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向中國發起進攻,比如美國紡織業就要求從2005年開始對中國紡織品恢復實行配額制度。中國方面也在加強自己的防禦能力,如外經貿部負責反傾銷投訴的機構人員最多。

    北京不想改變人民幣匯率,所以很有可能通過其他手段來安撫合作夥伴,比如擴大進口、允許外國銀行和保險公司入境經營、放寬中國公司境外投資的限制,甚至調整銀行的存款利率。

    中國目前處於新舊兩屆政府交替時期,半年或一年之內不會出臺任何重大的決定。但是在最近召開的一次非常秘密的全國會議上,中國確定了2003年的重要經濟目標。今後的工作重點將是增加農民收入,創造就業機會,控制過熱的房地産市場。如此看來,中國仍將把注意力放在國內事務上,國際問題還可以再往後放放。

    ——參考消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