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業新聞:中國是威脅嗎?

    日本內閣府研究報告認為,從目前狀況看,中國並非日本的威脅。日本應該發揮日中間的互補性,通過將已經陳舊衰退的技術領域的生産交給中國來進行,實現日本産業結構的高級化

    《日本工業新聞》12月11日文章 題:中國是威脅嗎?

    原編者按 在內閣府經濟社會綜合研究所內,由産學官各界的有識之士組成的“新世紀中的中國與國際經濟研究討論委員會”正在進行有關研究,現在已經開始起草最終報告。本文介紹的主要是研究成果中的“中國威脅論”問題。

    在經濟領域,中國存在的風險主要是入世後面對自由化壓力而調整産業結構的問題、銀行的壞賬問題及國有企業改革問題、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承受經濟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財政負擔的問題等。

    中國製造業實力到底有多大?

    在存在上述風險的情況下,被視為威脅的中國製造業到底有多大的實力呢?下面就是歸納出的7點。

    ①中國雖然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這是就組裝加工業説的,在資本集約型和技術集約型的製造業領域,中國還沒有達到“世界工廠”的規模與水準。

    ②基礎設施的瓶頸基本上正在消失,除高科技設備和材料外,原材料和設備都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在國內採購。

    ③雖然組裝加工業正在大幅增長,但是在依賴進口的零件和材料中,多數附加值都是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創造的。

    ④在技術集約型産業方面,雖然中國仍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水準,但是由於外資企業的大規模投資,在技術、設備、産品和經營管理領域,中國企業的水準正在迅速提高。

    ⑤中國製造業的強項只是工廠水準的強大,而不像日本那樣,在包括設計、市場營運、商品策劃、研究開發和人才管理等製造方面存在優勢。中國不僅沒有在世界上通用的自己的技術,也沒有著名的品牌,而且中國企業在資金、人才、經營管理等幾乎所有方面都遜於外國企業,只能從廉價的勞動力中尋求出口競爭力。

    ⑥在中國工廠中,能夠大量使用年輕的充滿朝氣的勞動力,並且能夠實行三班倒,從而生産的靈活性。

    ⑦由於中國約一半的出口是通過外國企業之手進行的,因此必須給這些外國企業支付紅利、利息和技術使用費。

    日報刊以三種形式煽動危機感

    下面就來看一看充斥于耳的中國威脅論和日本應該採取的措施。

    在提到中國是威脅時,報紙和雜誌中大體上主要以三種形式來煽動危機感:①中國經濟的發展十分顯著,不久就會成為世界經濟大國;②中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非常強,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③從中國的進口正在增加,這導致了日本的産業空心化。

    日本經濟實力仍大大強于中國

    關於第一點,雖然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增長,但是2001年的國內生産總值仍不過是日本的1/4,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也不過是日本的1/40。

    關於第二點,中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是電視機、DVD、手機、個人電腦等家電和電子産品的組裝業,但是這些産品的核心零件都要依靠進口。此外,中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還有服裝、鞋、紡織品、雜貨等勞動密集型産品,但是並非所有的産業都是強大的。

    關於第三點,中國在日本的全部進口中所佔的份額雖然達到16.1%,但是這不過佔日本國內生産總值的約1.3%。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工業産品雖然正在迅速增加,但是我國的海外生産比率在全部産業中只不過佔14.5%,與達到25%的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並不算高。此外,如果日本企業的當地法人擴大生産,日本向當地法人出口的中間貨物將會增加,這樣,就會促進日本出口的增加。

    日本的對華貿易雖然存在大幅赤字,但是如果將經由香港向中國出口的大宗産品包括在內,日本在幾乎所有商品上都維持盈餘。而且,中國的出口産品很多都是低科技含量的産品,而日本出口的多是高科技産品,因此在日中貿易中,居壓倒性的補充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

    如上所述,中國現階段並不能稱為威脅。

    中國的比較優勢目前還不過是豐富的勞動力,與在技術實力上擁有比較優勢的日本形成對比,因此,在現階段,日中關係與其説是競爭關係,不如説是補充關係。例如,以美國從日本和中國的進口來説,日本和中國處於競爭關係的産品只不過佔16%,處於補充關係的商品則佔84%。

    如果説競爭關係是零和遊戲,那麼補充關係則是雙贏遊戲。日本應該發揮日中間的互補性,採取“沒有空心化的高級化政策”,通過將已經陳舊衰退的技術領域的生産交給中國來進行,實現日本産業結構的高級化。通過這個進程,日本經濟將能夠以處於優勢的産業為中心,恢復活力。

    ——參考消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