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間怎麼看中國

    12月1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到達北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按計劃普京將於3日上午在北大辦公樓對北大師生進行演講,不少北大學子都希望能夠當面向普京提問。近年來,中俄雙邊關係積極發展。中俄貿易額去年達到創紀錄的100億美元,今年預計將突破120億美元。那麼,俄羅斯老百姓究竟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記者在莫斯科街頭采訪了幾位普通市民,傾聽了他們對中國的看法。

    “中國的改革比俄羅斯成功”

    在外匯兌換窗口前排隊的捷尼索夫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他説自己的公司主要與台灣做生意,他去過台北,但是從未去過中國大陸。捷尼索夫認為台灣的發展水準與南韓差不多。除了知道北京、上海這兩個大城市外,這位較為矜持的技術人員想了半天也沒有説出中國其他一些城市的名字。他説如果有可能的話,願意到中國看看長城,不過他説自己對去中國旅遊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他曾在越南工作過,東方文化對他來説已不再神秘。

    在一家超市入口處擺書攤的小夥子魯緬採夫則對中國一往情深,他不僅能一口氣説出哈爾濱等好幾個中國城市的名稱,而且還知道上個世紀初,有許多俄羅斯僑民生活在哈爾濱,俄文化對當地産生了一定的影響。魯緬採夫喜歡通過讀書來了解中國,他喜愛中國的古典文學,讀過李白、杜甫的許多詩篇。

    銀行保安尤拉和鮑裏斯都很健談,他們倆都看過李小龍的電影,喜歡中國功夫。記者問他們是否知道中國剛剛召開了十六大,尤拉笑著説:“怎麼會不知道呢,全世界都關注這次大會。除了毛澤東、鄧小平的思想,你們中國現在又有了‘三個代表’。”鮑裏斯指著身上的羽絨服説:“這就是你們中國的産品,樣子不錯,保暖性好,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中國的改革比俄羅斯成功,莫斯科什麼東西都很貴。”兩位保安人員承認對中國人目前的生活水準了解有限,只是憑感覺認為莫斯科人比北京人過得好一些。

    隔一段時間就要去中餐館

    在市中心“老中國”餐館,記者巧遇了一位叫柳波芙的女歷史學家,因為工作的關係,她前後在中國生活了10多年。這位年過花甲的老太太説,北京是她的第二故鄉,她熱愛中國,每隔一段時間她就要到中餐館來一次。柳波芙回憶説,上個世紀50年代她住在北京的四合院,那時中國人善良極了,家家戶戶都不鎖門。當時中國使用的還是舊版人民幣,去銀行提五六百萬元錢就是一大捆,有的人甚至直接把錢綁在自行車后座上帶走,根本用不著擔心會有什麼壞人盯上。柳波芙説,現在中國人沒過去誠實了,上個世紀90年代她在北京工作時被偷過錢包,而且每次買香蕉都缺斤短兩。不過老太太對這種變化完全持理解態度,她説中國還處在市場經濟初期,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也許是太熱愛中國的緣故,柳波芙對中國人和俄羅斯人目前相互了解的程度感到十分擔憂。她説,30年前自己在北京給母親買了件“友誼”牌毛衣,現在還沒穿壞呢,“當時的中國貨多好啊”。可是10年前“倒爺”們往俄羅斯販運劣質産品,俄羅斯人特別傷心。當時人們生活得很艱難,好不容易攢錢買了件中國生産的皮夾克,可是沒穿幾天衣服就破了,而且還有一股臭味。羽絨服裏竟然摻雜物,真絲襯衫沒穿兩天就褪色,中國商品在俄羅斯老百姓眼裏成了破爛貨的代名詞。老百姓對其他國家的印象大都是通過生活的體驗來形成的,如果誰買了一條中國産的劣質牛仔褲,他有可能一輩子都對中國貨耿耿於懷。而人們一旦被傷了心想緩過來是很難的,她的一些熟人現在沒興趣看中國貨,寧肯多花錢買歐洲、日本和南韓的産品。不過,據記者了解,現在莫斯科已很難找到劣質中國貨了,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喜愛上了中國商品。

    大多數老人對中國有好感

    普京總統訪華前,俄羅斯一家著名的調查公司還特地就“俄羅斯人如何看中國”

    這個問題搞了一次民意調查,當地各大媒體都公佈了調查結果。據報道,參加這次抽樣調查的共有1500人,社會階層很廣泛,而且代表了不同的年齡段。結果顯示,對中國有好感的佔42%,這些人大部分年齡在50歲以上,受過高等教育;對中國持消極看法的佔12%,這些人大部分是同中國接壤的遠東地區的居民;36%被調查的年輕人對中國持一般性肯定或持中立的看法,沒有什麼惡意;67%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經濟遠比俄羅斯發展快,經濟改革更成功;73%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俄羅斯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比中國大”。

    如何看待這一調查結果呢?記者電話採訪了俄羅斯著名政治評論員、漢學家奧夫欽尼科夫先生。這位76歲的老人是《真理報》駐新中國的首任記者,同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有過密切的接觸。他也是中俄友好的堅定捍衛者,每當俄媒體出現反華言論時,老人總是撰文反駁。奧夫欽尼科夫認為,這一調查結果基本上反映了當前俄羅斯人對中國的態度。他分析説,對中國有好感的人中上年紀的居多,蘇聯解體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中國態度相對冷淡,這同西方的宣傳攻勢有關。西方媒體試圖影響俄羅斯公眾的思維,讓更多的人相信只有西方能拯救俄羅斯,而威脅來自東方。中國越強大,對俄羅斯來説越是危險。

    另外,許多俄羅斯人對目前中俄之間的經貿合作水準不滿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方在俄投資企業有450家,在莫斯科有110家中餐館,但總投資額僅2.8億美元。同時,俄在華投資也未超過3億美元。俄羅斯人認為,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俄只佔1%份額,而美國佔20%份額這一現實是不能接受的。另外,中國向美國和俄羅斯出口的産品品質有很大差別,中俄貿易中高科技産品很少。這位漢學家説,大部分俄羅斯人都知道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了俄羅斯,但是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人的生活品質還相對較低。

    媒體每天有三四十條“中國新聞”

    奧夫欽尼科夫説,除了中國的古典文化外,中國當代領導人的智慧也贏得了俄羅斯人的尊重。他不久前在一個城市做有關中國的報告,大部分聽眾都認為中國領導人了解本國國情,富有智慧。這位漢學家強調,俄羅斯人對中國的態度是俄社會自身分化的一面鏡子。那些經歷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人經常拿中國做論據批評俄政府無能;而近10年來迅速致富的俄羅斯人則避而不談中國的經濟成就,更多地強調中國存在的各種問題。他本人對俄媒體當前關於中國的報道感到不滿意,認為某些媒體為了取悅西方,片面報道中國的情況。

    為了更好地向讀者介紹俄羅斯媒體的對華報道,記者專門採訪了關注這方面問題的一位權威人士。他介紹説,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俄羅斯駐華記者較過去有所減少,目前俄通社—塔斯社有3名駐華記者,另外還有國際文傳電訊社、4家報紙以及電視臺向中國派出了常駐記者,但是幾乎每家大的報紙都有專門撰寫關於中國文章的作者。俄羅斯各種新聞媒體上每天大約有30至40條有關中國的消息。這位權威人士指出,俄某些媒體擔心中國實力越來越強,會因人口的壓力而向俄遠東地區擴張。雖然宣揚中國威脅的論調不佔主流,在社會上也得不到普遍響應,但是危害還是很大,不容忽視。

    《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後,俄媒體普遍認為中俄關係中最主要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信任感進一步增強,同時對中國改革開放經驗以及擴大中俄經貿合作的興趣也在加大。

    《環球時報》 (2002年12月02日第三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