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工廠

    世界範圍內90%的電鑽,80%的打火機,50%的像機,30%的空調和電視機以及40%的洗衣機是中國製造的。中國社科院世貿組織中心主任郭克沙表示,到2010年,中國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工廠。

    據統計,僅去年一年,中國就為60億世界人口每人生産了一雙鞋,2.8件衣服和一米七長的布料。中國在以往10年中在世界貿易大國名單上的排名從第13位上升到第6位。中國的手機,螢幕和家電産品的數量佔世界首位。全球性經濟疲軟加劇了廉價品氾濫的趨勢。

    這種局面給中國的諸多鄰國,甚至美國造成了心理壓力。摩根斯坦利金融評定機構的首席國民經濟學家史蒂芬.洛施看到了來自中國的一輪通貨緊縮波。耶魯管理學院負責人傑弗裏.加滕甚至提出這樣的問題,什麼時候商品全都變成中國造呢?東南亞也發出警告説,中國會奪走生産和投資。

    馬尼拉的一家報紙寫道:中國是世界第四大生産國。它的四大震懾力在於幅員遼闊,旺盛的生命力,對外國投資者強大的吸引力以及巨大的國內市場。中國報紙回擊説,英國也曾一度扮演過世界工廠的角色。1860年,全球53%的鋼鐵和50%的煤炭都産自英國。相反,1999年,中國5000億美元的産值僅佔世界總産值的5%。

    目前,對中國出口作出超過半數貢獻的外國公司的資金繼續涌向中國。今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最大的對象國。一位中國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已經嘗到了世貿組織這塊蛋糕的甜頭。

    外國投資者為滿足中國當地生産和在其他地區市場銷售的購買額幅度在上升。沃爾馬公司去年為自己遍佈全球的市場購買了100億美元的中國産品。德國商業巨頭麥德隆每年從中國購入10多億歐元的商品。

    但專家警告説,不要過高估計了中國。數字並不能完全反映實際情況。一位專家認為,中國的國民經濟飽受生産過剩之苦。功能不佳或外觀差的産品不在少數。

    國際經合組織今年的年度報告列舉了中國紡織工業的例子。中國紡織工業存在高額出口數字的背後隱藏著諸多結構性弱點,如國有企業效益低下,缺乏具創新意識和高品質的産品等。新華社估計,只有70%的中國産品符合品質標準。

    更糟糕的是,雖然中國的人民幣由於巨大出口順差的原因面臨強大的升值壓力,中國的出口商品價格卻由於人民幣和美元挂靠的原因被迫降低。發行銀行通過收購外匯的方法來緩和這種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不得不耐心傾聽要求人民幣增值的呼聲。這一切卻沒有阻礙中國在技術領域急劇攀升的局面。機電産品幾乎佔出口總數的一半。高科技産品是中國銷往美國産品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德國之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