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一年(2):中國農業——期待從量到質的轉變

    日本《世界週報》2002年11月12日一期文章:中國入世一年(2):中國農業——期待從量到質的轉變(高村直人)

    中國農業正在迎來一個新的轉折期。雖然耕地集體所有制、農産品自給自足的的政策並沒有改變,但在基本實現“擺脫饑餓”目標的今天,要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中國農業急需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

    加入WTO後,隨著國內和進口農産品間的競爭加劇,農業發展中的風險因素相應增大。但對就業形態改革、鄉鎮企業發展等農村體制改革來説,這也是一個良機。中國12億7000萬總人口中,約有8億居住在農村,農村的走向會對整個中國經濟、社會乃至政治産生重要影響。對於中國農業,今後有必要繼續予以關注。

    生活從“溫飽”轉向“小康”之後

    首先,讓我們從《中國統計摘要》(2002年版、國家統計局編寫)和農業部的數據來了解一下中國農村和農業的現狀。2001年底,8億農村居民中的從業人口為4億9000萬,從事包括林業、畜牧業、水産業在內的廣義農業從業人員為3億2400萬人。自80年代初人民公社解散以來,現行的農業生産體制主要為個體農戶經營。2001年農戶年均純收入比上一年度實際增長4.2%,達到2366元,與6860元的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明顯。自1992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長率超過城市居民的年度只出現過兩次,這種狀況導致了兩者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再看農村內部,經濟發展迅速的沿海地區和相對落後的內陸地區間的差距也非常明顯。上海地區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為5870元,而西藏自治區和貴州省只有1400多元。此外,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農戶比例佔到全體的47%。自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實施的1978年以來,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今天中國人民的生活已經從“溫飽”邁進了“小康”。的確,農村的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億5000萬人減少到現在的3000萬人,但該數字相當於日本總人口的1/4,現實仍然相當嚴峻。因此,在入世列入日程表之前,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很早就將提高農民收入列為最優先課題加以工作,並加快調整農村産業結構,對此應予高度評價。

    市場開放——悲觀論和樂觀論同時存在

    加入WTO後,中國政府必須廣泛開放市場,實施降低關稅、撤消非關稅壁壘等一系列措施。到市場完全放開,中間還有4到5年的過渡期,但對保守的農民和農業來説,這個時間也許太短了。入世時中國承諾的市場開放措施中包括:1、所有非關稅壁壘的關稅化;2、關稅率從現行的21.2%下調到2004年的17.0%(牛肉、葡萄、葡萄酒、豬肉、家禽等美國關注的産品從31.5%降到14.5%);3、對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産品實施關稅配額框架(TRQ);4、准許民間參與進口業務等。所謂TRQ,是指事先確定低關稅(1—3%)産品進口數量的措施。就糧食而言,剛入世時糧食進口量上限為1440萬噸,到2004年將擴大到2180萬噸。

    這些市場開放措施將對今後的中國農業産生多大的影響呢?在專家中間,悲觀論和樂觀論同時存在。在主要農産品中,除大米外,由於中國農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大豆、玉米、小麥等的耕種面積正在減小,甚至出現放棄耕種和離農現象的産生,因此有人指出中國農業的基礎已經開始動搖。實際上,中國大豆産量雖位居世界第四,但2000年的進口量為1042萬噸,2001年為1394萬噸,同時出口量不過幾十萬噸,處於大幅入超狀態。加入WTO後,這種趨勢正在繼續擴大。

    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關稅下調並不會成為太大的負擔。在中美入世談判中,中方承諾大幅調低牛肉和豬肉的進口關稅,但是中國産的這些商品具有優勢,足以應付外來的競爭。此外,鋻於近年來品質的提高和國際市場價格呈走高趨勢,小麥的進出口量都不大,且大致平衡。在對肉類需求擴大的背景下,玉米作為飼料的需求增大,國産玉米價格與國際價格間的差距在縮小。如果能積極推進流通體制走向合理化,甚至可能變劣勢為優勢。根據TRQ,玉米進口規模看似很大,但早在1995年已經經歷過2000萬噸以上的進口量。中國進口增大後,國際市場行情會走向上升,國際與國內産品間的競爭力差距將會必將進一步朝著縮小的方向發展。

    要説悲觀論和樂觀論兩者誰對誰錯,現在尚難以判斷。但是,應該看到中國正積極致力於提高農作物品質這個事實。今年1月4日,新華社報道了農業部的統計數據,2001年優質冬小麥耕種面積比上一年增加了1200萬畝,總面積擴大到8700萬畝,部分替代了進口産品。此外,東北地區産的玉米的含水率降低到0.1—0.15%,品質已有提高。

    雖不敢斷言這些努力已經奏效,就入世後的第一年度來看,此前所擔心的糧食減産和進口增加的情況並未發生,實際情況甚至相反。

    不可小視中國農民的力量

    10月16日中國統計局公佈,今年糧食(包括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等豆類、部分芋類)耕作面積雖然低於去年,但預計總産量可達4億5750萬噸,比去年增長1.1%。統計局沒有公佈詳細內容,但據路透社消息,同日的《農民日報》報道玉米産量達1億3500萬噸,大幅超過去年1億1600萬噸的水準,甚至超過1998年曆史最高産量。此外,玉米出口量有望達到1000至1100萬噸(去年600萬噸)。美國等農作物出口國本來預測中國入世後對華出口能有增加,結果卻出現了這種超出他們預想的情況。路透社指出:“世界的關心正在從中國能進口多少轉向出口多少”,反映了農業出口國的失望情緒。

    今年以來,庫存量的擴大和美國乾旱引起國際農作物行情看漲,使得中國農産品競爭力提高,這是出口增長的背景所在。中國政府是否對玉米出口提供補貼尚不能確定。總之,加入WTO帶來的負面效應似乎尚未出現。在人口不斷增加,耕地逐漸減少的情況下,中國農産品品質和單産水準的提高,使得人們不敢小視中國農民的力量。

    從近10年來耕作面積的變化來看,糧食耕種面積從1億1300萬畝減少到了1億600萬畝,蔬菜卻從633萬畝擴大到1633萬畝,果園面積也從517萬畝增加到904萬畝,增幅顯著。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主要以山東等沿海地區為中心。大米主産地的長江中下游流域和吉林省等每人平均耕地面積較大的東北地區的農作物産量都在增加。在保持住糧食自給的同時,在特定地區集中栽培具備國際優勢的農作物的農業政策逐漸清晰起來。要增加農民收入,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加入WTO進一步推動了這種轉變。

    此外,推動作為剩餘勞動力“吸收器”的“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承認人口自由移動、職業選擇自由的戶籍制度改革、使農村具備一定城市機能的“小城鎮”建設等振興農業的政策還有很多。今年9月18日,農業部長杜青林回顧1989年以來的農業發展時,使用了“滄海桑田”一詞予以了高度評價。在迎接入世後即將真正到來的農業國際化時代,中國農業也許還將經歷一次新的“巨變”。

    中國網2002年11月15日


中國入世一年(1):邁向經濟國際化的成功第一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