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破譯水稻基因序列之路

    美國《商業週刊》2002年10月21日一期文章:中國破譯水稻基因序列之路(作者:布魯斯艾因霍恩/Bruce Einhorn)

    2002年早些時候,北京中國科學院(CAS)下屬的一個逾500人的研究團隊--北京基因研究中心(BGC)向世界宣佈:他們已經成功地繪製出了水稻的基因序列圖--。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的科學家,因為這意味著基因科學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中國的基因研究水準已經可以比肩世界領先水準。同時,中國科學家取得的這一成就意味著,在這場和其他幾個選擇了相同研究課題的外國研究小組的同場競技中,中國科學家已經完全勝出。

    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重大發現一下子讓世界其他國家的許多研究人員都深感錯愕,因為在此之前,該研究中心似乎並沒有取得多少驚世駭俗的成果,而是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該研究中心也曾經參與了跨國科研項目"人類基因組工程"的研究,但是只在這一浩大研究工程中承擔了很小的一部分工作。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第一個繪製出水稻基因序列圖確實是基因科學的一個巨大飛躍,這一重大突破也使該機構理所當然地登上了享有盛譽的《科學》雜誌上的封面,從對基因學的貢獻角度講,該機構卻是無愧於這一稱號。

    中國取得這一重大科研突破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學術的範疇。熱情宣傳自己在科技領域的這一成就的中國政府官員現在已經成了基因科學的忠實擁躉。現在,在與北京天安門廣場相鄰的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一個大型展覽中,北京基因研究中心使用的一台基因測序儀也已經贏得了展示的一席之地。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該研究中心在水稻基因序列圖繪製項目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在人類基因組工程方面所做的工作稱為"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取得的兩大科學成就"。

    不僅僅是繁瑣的工作

    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這一科研工作"似乎聚集了全國的想像力",興奮得有些手足無措的41歲物理學家王凱書(音)説道。王博士是這一研究項目的核心科學家之一。

    對中國實現它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的主要參與者的雄心壯志來説,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科研模式或許代表了最迅速的實現途徑。由於中國有豐富的技術人才資源,同時這些人才的勞動力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像基因排序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科技工作最是適合中國。

    更為重要的是,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成功也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大力吸納外國尤其是美國的工藝和專門技術的結果。由於中國正竭力趕超世界科技的領跑國家,並試圖將科研重點從繪製基因圖這樣的繁瑣重復勞動轉移到附加值更高、更具有挑戰性的功能基因學領域,這些來自科技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將會很有助益。在難度更大的功能基因學領域,科學家們試圖將基因序列中得到數據,並尋求使這些資訊起作用的途徑。

    弦外之音

    儘管北京政府將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描繪成中國人的一個勝利,但是沒有受過西方科技熏陶的歸國科學家的努力,要取得這一成功則是難以想像的。曾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任教的康奈爾大學博士王凱書就是這樣的歸國人員之一。事實上,王博士表示,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水稻基因組項目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持該項目的來自國外的頂級科學家確實功不可沒。"這個研究中心所有的奠基人都是在美國或者歐洲接受的教育和培訓",王博士坦言道,"我甚至連中文都不會説,這實在是很尷尬的一件事。"

    王博士和他的祖國--有著悠久文化和歷史的中國並沒有許多的聯繫,但是他的工作搭檔君羽(音)則剛好相反。君羽是一個在中國出生的生物化學家,他在紐約大學攻讀了自己的博士學位。君博士在西雅圖與王博士相遇,在那裏,他們都有機會和梅納德V奧爾森(音)共事,進行基因學方面的研究。梅納德V奧爾森是華盛頓大學基因學中心的主任,更是基因學領域的泰斗之一。

    作為基因科學領域相對的後來者,王博士和君博士都試圖做一番事業,在基因科學方面搞出一些衝擊性的成果。由於基因排序項目在科研工作中通常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因此對中國這樣一個人才濟濟的大國而言,組織和進行這一類型的科研工作最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中國就這樣成為了從事這一類研究的科學家的麥加聖地。

    年輕而聰明

    因此,君博士同其他兩個出生在大陸的科學家走到了一起,並開始頻繁地造訪北京。1998年,他們終於能夠得到中國科學院的支援。他們攻克的第一個研究項目就是同世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合作,努力繪製人類的基因組序列圖。儘管中國人在這一浩大工程中只是象徵性的承擔了1%的工作量,但是這為後來的水稻基因組序列的繪製項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在西雅圖和北京之間兩點一線的頻繁奔波,君博士和王博士發展了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雇用了大量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年輕熱情的技術人員。一些關鍵的技術人才也確實國內自己培養的高科技人才,接受的是傳統的教育。僅26歲的汪駿(音)正在攻讀他的博士學位。他正是這些高科技人才中的佼佼者。他主要是從事基因測序工作中必需的相關軟體的開發工作。

    恰如投資中國玩具和電視的投資人已經使中國變成了相關産品全球製造中心那樣,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奠基人都是受到在基因工作中能夠組織起大量的相對廉價的科技工作者的誘惑,才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北京,實現基因科學領域的突破的,儘管這一工作常常是極為令人生厭的簡單重復。"我們需要人手承擔這種分工複雜、頭緒繁多的工作",王博士解釋説道,"這是一種集體的工廠式的協作。"

    在美國,很少能找到對這種工作感興趣的人。"大學裏的人都不願意做這類工作,即便是水準較低的技術人員對這類重復勞動也是怨聲載道,難以堅持。因此在美國幹這一行我們從事的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比耐心、比毅力的戰鬥",王博士坦言道。但在中國則不是如此。"對中國的技術人員而言,能夠在這裡進行水稻基因組序列的繪製工作則是參與世界級科學研究的天賜良機",王博士接著補充説道。

    中國科學家相對較低的工資水準的給北京基因研究中心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益處,該機構的負責人正準備再接再厲,繼續推進基因組的測序工作。不論將來他們研究的對像是豬、牛、玉米還是小麥的基因,抑或轉向其他更具挑戰性的項目,"我們對控制科研成本都十分有信心",王博士自信的説道。

    在這種情況下,對目前已經取得的成績的不滿將會成為推動中國的基因研究工作繼續前行的動力。

    中國網2002年10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