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掌故]有關在華的白俄

    哈爾濱白俄人突然消失

    白薇

    從1898年開始,清政府和沙俄政府決定在中國東北建一條中東鐵路,沙俄將獲得為期36年的經營權,並可在鐵路沿線開採、設卡。鐵路工程局選址在松花江畔的一片荒涼的沼澤地上,這就是今天的哈爾濱。沙俄政府為了擴大勢力範圍,鼓勵向該處移民。到1917年,在哈爾濱定居的俄羅斯人已接近10萬,遠遠超過當地中國居民的人數。

    1922年,蘇俄紅軍奪取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大批逃亡者涌向哈爾濱。

    俄羅斯人在哈爾濱開辦了在舊中國堪稱先進的麵粉、釀造、建材、食品加工等産業,建設了一大批俄羅斯風格的標誌性建築物和街道,帶來了他們的民族習俗和生活方式。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蘇聯紅軍進駐哈爾濱。

    當年駐哈爾濱蘇軍指揮官斯格沃爾措夫少將前不久在接受俄羅斯《消息報》記者採訪時説:“1945年8月20日,當我到達哈爾濱時,感覺仿佛忽然回到了過去。留著大鬍子的馬車夫身穿緊腰長禮服,駕著馬車隆隆駛過;街上的一群群孩子穿著舊俄式學生制服;紳士們戴著圓形小禮帽;裹在黑色長袍裏的神父們對著教堂的圓頂做祈禱。”

    當時,哈爾濱的俄國僑民中部分是為躲避十月革命而外逃的貴族、官紳、東正教教士和反對蘇共的不同政見分子,他們不僅繼續著舊日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還在繼續從事顛覆蘇聯的活動。在蘇聯政府看來,這是絕對不能容許的。因此,蘇聯軍隊一到哈爾濱,就對當地的俄國僑民展開了大清洗。

    《消息報》的報道説,1945年秋天,蘇軍執法隊每天深夜在哈爾濱周邊地區執行大量死刑槍決。被槍決的主要是白俄人,另外,很多僑民從駐哈爾濱的蘇聯領事館獲得蘇聯護照,每天數趟火車源源不斷地把他們送回故鄉。

    1945年晚秋,蘇聯軍隊撤離哈爾濱。在他們駐留的短短3個月內,哈爾濱的俄羅斯僑民人數驟減。俄羅斯僑民最大的海外中心從此消失了,哈爾濱白俄的遷徙潮此後延續了幾乎10年。

    史達林去世不久,中蘇關係開始惡化。1954年,最後一批俄羅斯僑民離開哈爾濱。那些回到故國的俄羅斯人大多去了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等邊遠地方,蘇聯政府不允許他們到莫斯科或列寧格勒(聖彼得堡)。這時,哈爾濱的俄羅斯僑民很多人流散到台灣、南韓、美國,也有人去了印度和澳大利亞。只有900多名俄羅斯人最終留在了中國,他們生長在哈爾濱,這裡已經是他們的故鄉。

    北洋政府解除白俄武裝

    劉作奎

    日本勾結中國東北白匪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一些反對蘇維埃政權、仇視無産階級革命的俄國白衛軍官、官僚、貴族、地主、資本家攜帶家眷逃離蘇俄。從西伯利亞經中國東北竄入遠東的白俄有25萬人左右,其中以謝苗諾夫統率的白匪最為著名。1918年,謝苗諾夫匪軍在赤塔被蘇俄紅軍擊退後,竄入中國東北邊境,騷擾中蘇兩國邊民,搞得當地居民人心惶惶。

    當時美、英、日、法等帝國主義國家正尋找藉口武裝干涉十月革命,他們很快找到了機會。1918年4月,被俄國軍隊俘虜的原屬奧匈帝國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5萬官兵在俄國前線倒戈,投向美、日等國組成的協約國一方,請求協約國幫助他們從蘇俄西部前線經西伯利亞回國。

    1918年7月8日,美國政府首先向日本政府提出聯合出兵西伯利亞的要求,建議以援救被俘虜的5萬捷克斯洛伐克軍隊為藉口,共同陳兵遠東,企圖把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

    接到美國的要求後,日本迅速作出反應。7月16日、17日,日本天皇在日本皇宮召開有外相、海相和陸相參加的外交調查會,專門討論出兵西伯利亞問題,並於8月2日發表《西伯利亞出兵宣言》。

    宣言發表後,日本馬上命令第十二師團長大井中將指揮步兵一個旅團、騎兵一個聯隊(團)、炮兵一個聯隊、工兵一個大隊(營)為骨幹組成干涉部隊,浩浩蕩蕩地向海參崴進發,建立了海參崴派遣軍司令部。

    日本首相寺內正毅又指示其駐“白俄最高執政者”、原沙俄海軍上將高爾察克所率匪幫的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荒木貞夫,迅速與高爾察克和一直活躍在中國東北邊境的謝苗諾夫等白匪軍頭子取得密切聯繫,讓白俄匪軍全力配合日本干涉軍在西伯利亞作戰。

    在謝苗諾夫匪幫的幫助下,日本和白匪軍相繼攻下了蘇俄遠東軍事重鎮赤塔、海蘭泡,攻佔了西伯利亞、烏拉爾和伏爾加河等廣大地區。

    1919年,蘇俄紅軍發動淩厲攻勢,擊斃高爾察克。謝苗諾夫支隊受到沉重打擊,荒木貞夫和日本干涉軍被迫撤回日本,謝苗諾夫率領他的白匪軍再度撤入中國東北。

    中蘇協商處理白俄

    大量白俄潰兵和土匪涌入中國東北,中國北洋軍閥政府對此深感頭疼。白匪不但時常沿中東鐵路大肆進行劫掠活動,而且組織匪徒向蘇維埃政權發動進攻,促使蘇俄政府不斷派兵追剿。雙方在東北的拉鋸戰對中國邊民的生命財産造成很大威脅,治安狀況嚴重惡化。北洋政府於是決定與蘇俄政府協商處理此事。

    1918年3月,黑龍江省中東鐵路臨時警備司令張煥相為維持邊境治安,派人與蘇俄紅軍代表在中蘇邊境的馬碟子會晤,阻止蘇俄紅軍為追擊白衛軍而進入中國境內。蘇俄紅軍代表答應了中國代表的要求,但又要求中國政府把謝苗諾夫匪軍驅逐出境,或將其解除武裝。

    張煥相於是又派人前往滿洲裏,與蘇俄紅軍代表幾經磋商達成口頭協議,規定蘇俄紅軍不侵犯中國邊境,中國軍隊不贊助白俄匪軍謝苗諾夫部隊。

    3月15日,蘇俄代表在馬碟子車站會晤中國黑龍江省督軍署參謀部參謀黃鸞鳴。黃鸞鳴提議蘇俄紅軍對謝苗諾夫匪軍停戰20天,中國方面許諾三個條件:不放謝苗諾夫分子進入蘇俄境內;恢復中東鐵路客運,謝苗諾夫不干預路務;恢復電信。

    但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並沒有遵守諾言,他們擔心十月革命會影響到中國,於是下令封鎖滿洲裏、璦琿(今愛輝)、綏芬河、東寧、虎林、圖們江等地的國境,關閉中俄交通。

    1918年4月6日,中蘇在馬碟子會談。蘇方代表———中西伯利亞外交委員兼東西伯利亞執行委員會主席楊松,向中國代表黃鸞鳴提出抗議,指責中國方面的三條許諾沒有實施。

    中國代表黃鸞鳴覺得問題嚴重,急忙表明自己的擔憂:“雖然我們持中立態度,但不能讓蘇維埃軍隊進入中國境內。因為一旦謝苗諾夫分子與蘇維埃軍隊發生衝突,勢必殃及中國百姓。”

    1918年5月底,蘇俄中央指示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向中國北洋政府發出照會,要求北京政府對謝苗諾夫匪幫採取斷然措施,制止他們的活動,並請求北京政府同意蘇維埃軍隊在中國境內與中國正規軍共同剿匪。

    其後,俄國白匪軍在中俄邊境活動日益倡狂,不斷襲擊蘇俄紅軍和地方政權,遭到蘇俄紅軍反擊時就退到中國境內。他們與奉系軍閥勾結,勢力日益強大。蘇俄當局多次向中國提出抗議,指責中國政府的中立未免有偏袒之嫌。

    蘇俄政府見僅用外交照會無法取得實際效果,便派專門負責白匪問題的達夫慶到北京,與中國就中東鐵路之爭和白匪等問題進行談判。權衡利弊後,中國政府決定自己設法解決。

    中國東北地方當局隨即解除了謝苗諾夫匪軍4000余人的武裝。不久,在滿洲裏、琿春一帶邊境地區活動的謝苗諾夫匪軍2.3萬人也被解除武裝。在剿匪過程中,中國政府採取堵截、圍剿、驅逐的方針,將謝苗諾夫殘匪引至哈爾濱。接著,中國政府又用武力,解除了謝苗諾夫所屬白俄殘匪斯莫林、什立尼果夫等部近萬人的武裝。這樣,流竄到東北的白匪大都被解除武裝。

    白俄匪徒的覆滅

    謝苗諾夫殘部被繳械後,流落到哈爾濱,從此一蹶不振。這時日本為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又開始拉攏和資助謝苗諾夫。

    為了報答日本人的保護之恩,謝苗諾夫率領1500名白衛軍,輾轉來到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大連。他住在大連夏家河子的一所寬闊豪華的住宅裏,經營一處農場,過著安逸的生活。日本特務機關大連支部奉命照料謝苗諾夫,每月從機密工作費中支付1000日元左右,作為他的生活費,日本的滿鐵公司還供給他一些津貼。日本把謝苗諾夫匪幫作為重要的反蘇走狗豢養,發給他一台短波收音機,讓他每天收聽蘇聯廣播,寫出附有評論的報告。日本情報機構讓他招募白匪,由日本特務機關訓練後派回蘇聯蒐集情報,提供批判和顛覆史達林及蘇聯政府政策的材料。謝苗諾夫就這樣堅持為日本人賣命,一幹就是20多年。

    1945年8月8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謝苗諾夫聞聽此消息後主動要求率領白衛軍配合日軍與東北民主聯軍作戰。但還沒等他率領白衛軍出征,就傳來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謝苗諾夫準備逃往山東。動身前,他用日本特務機關發給他的短波收音機聽到一則消息,説“關東洲”將由美、英、蘇、中四國共同管理。他對美、英兩國插手中國東北事務極感興趣,決定投靠美、英,試圖東山再起。他拆開準備逃往山東時準備的行裝,住在大連等待出頭的機會。

    大連是許多白俄、赤俄聚居的城市,蘇聯在大連設有領事館,蘇聯特工人員早已嚴密監視謝苗諾夫的動向。1945年8月22日16時,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的蘇軍先遣隊閃電般開進大連機場,蘇軍外貝加爾方面軍坦克旅團也開進大連。

    蘇軍向大連開進如此迅速,是因為蘇聯特工人員獲悉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8月9日還在大連活動,而且大連好幾天暴雨狂瀉不止,飛機無法起飛,蘇軍有可能在俄僑和特工人員引導下抓獲山田乙三。沒想到山田乙三在大雨滂沱中冒險起飛,匆忙趕回長春。隨後,蘇軍又把目標轉移到謝苗諾夫身上。

    蘇聯紅軍坦克旅長急切地打聽謝苗諾夫的動向,從蘇聯特工和俄僑口中得知謝苗諾夫住在夏家河子之後,立即派蘇聯紅軍趕赴謝苗諾夫的住宅,逮捕了謝苗諾夫和日軍的旅大地區警備司令官柳田元三中將,將他們扣押在原日本大連特務機關。

    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把抓獲的罪大惡極的白匪軍中將謝苗諾夫視為進軍中國東北的一大收穫,以最快速度上報莫斯科。

    1945年9月10日,莫斯科命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用飛機,把謝苗諾夫和柳田元三等人一起押赴莫斯科。

    1946年8月26日至30日,蘇聯在莫斯科對投靠日本特務機關進行反蘇活動的白匪進行公開審判,由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出面審理,莫斯科電臺和伯力(哈巴羅夫斯克)電臺向全世界廣播。在國際上這也是一次著名審判而受到廣泛關注。被告包括謝苗諾夫、巴克謝耶夫、弗拉謝夫斯基等8名罪大惡極的白匪頭子。

    蘇聯檢察官詳細控訴8名被告的具體罪行,特別引用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的名言,斥責謝苗諾夫等人説:“叛徒是階級國家特有的令人憎惡的産物,不能與任何人加以比較……叛徒是最無恥的人!”法院最終判決如下:謝苗諾夫因犯有反蘇叛亂、對蘇聯搞間諜活動、準備反蘇戰爭、宣傳煽動反蘇等罪行,被判處絞刑;巴克謝耶夫等5人被判處槍決。一週後,謝苗諾夫等6人在莫斯科市郊被處決。

    《環球時報》 (2002年09月30日第十九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