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穀物商爭奪中國大豆市場  

    國際穀物商圍繞著大豆市場的控制權展開爭奪,希望得到美元的南美國家擴大生産,開始出現了大豆流向業已成為最大進口國的中國的“潮流”。

    在巴西的大豆種植,是以日本國際合作事業團為核心開始的。原因是,曾經是日本的供應基地的美國,在1973年以歉收為由,限制大豆出口,結果導致日本豆腐等豆製品價格高漲,使日本吃盡了苦頭。

    日本的技術合作成為起爆劑,巴西的大豆生産從1970年度的207萬噸增加到2001年度的4350萬噸,單位面積産量超過美國。

    受到巴西成功的影響,阿根廷和巴拉圭等國也開始增加大豆的生産。美國農業部預測,三國加在一起的産量和出口量在2002年度將超過美國。

    種植大豆的農戶的著眼點在中國。據當地報紙報道,在巴西大豆出口中中國所佔的比例,從1996年的0.4%增加到2001年的20%。關於將來的市場規模,每年將達到3500萬噸,相當於日本的7倍。

    在上海西北的江蘇省張家港市,有一家中國規模最大的榨油廠,每月生産食用油3.6萬噸。美國的阿徹一丹尼斯一米德蘭公司(ADM)是在1997年成立的合資公司。巴西産大豆將接連不斷地從運輸船上下來。為來自南美的進口增加做準備,專用港口正在進行擴建。

    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曾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大豆出口國。然而從1995年開始中國轉為大豆進口國。目前中國每年購買1000萬噸大豆,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已成為國際穀物商爭奪的主戰場。

    急劇發展壯大的ADM公司以上海等沿海地區為中心,開設了7家工廠。

    中國之所以成為大豆進口國,是因為中國13億人口的生活水準提高,而且家畜的飼料生産也供不應求。

    關於國産大豆的生産成本,即使在大豆的主要産地黑龍江省也比海外高出10%到30%。中國加入WTO之後,由於意識到出口市場,因而開始建議農民種植水果、大蔥和鮮菇等。巨大的大豆需求只有依靠進口,這增加了國際資本的商機。(日本《朝日新聞》報道)

    ——參考消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