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對全球通貨緊縮的貢獻  

    美國《福布斯》雜誌2002年9月16日一期文章(提前出版):中國經濟:全球通貨緊縮的支流力量(作者:大衛羅切 / David Roche 倫敦獨立政策投資顧問公司的首席分析師)

    (原文提要: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被看作是東亞地區的高科技經濟實體之一,並且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內以服務業為主的發達經濟實體互為補充。長此以往,這種狀況必然會令世界經濟大受裨益。)

    我曾常年出入香港,並且每個月都會訪問內地一次。每一次訪問中國內地都會使我更加堅定這樣的信念:中國經濟必然是制止世界經濟通貨膨脹的不良趨勢的一股重要力量,並且會賦予民眾一種影響市場價格形成的新權力形式,在這種權力形式下,消費者是市場的主宰者而企業的價格調整力量將變得相當虛弱。

    “獨立政策(Independent Strategy)投資顧問公司”的分析家——丹尼爾卡薩裏相信,中國經濟的通貨緊縮措施給全世界帶來的衝擊將會越來越強烈,尤其是當世界其他國家都飽受“雙下降衰退趨勢”的折磨時。

    丹尼爾認為各個跨國公司毫無選擇的餘地,為了適應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它們只能將自己的生産能力轉移至中國。於是,中國便籠絡了大量的“全球化”美元,並且用這些美元來補貼自己效率不高的國有經濟。這部分經濟成份中的公司便可以膨脹生産,而這些産品經常以較低的價格傾銷至全球市場,從而加強全球市場上的通貨緊縮趨勢。

    儘管全球貿易萎靡不振,但是費盡全力的中國經濟卻成功地實現了20億美元的每月貿易盈餘,並且仍然能夠保持輕快的出口增長步伐。中國超過70%的出口商品都可以看作是來自於勞動密集型産業。未來的某一天,中國也許會接替台灣成為半導體製造業的巨人,但是現在,它只能是一個以量取勝的低端家用商品的製造商。

    在2001年,中國對美國保持著55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而其對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盈餘總和是550億美元的兩倍。再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穩定,中國有效地捍衛了自己在各個主要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即使是美國經濟的低增長也沒有遏制住中國的出口。美國經濟正在經歷艱難時事,但是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卻對廉價的中國商品情有獨鍾,其購買量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90年代。值得提出的是,這些出口商品中的40%是來自中國的國有企業。

    美元疲軟的表現也不能減緩這樣的趨勢。對於中美貿易順差的首要功臣——各種製造業的産品——來説,儘管美元越來越疲軟,但是美國對該類商品的進口價格卻一降再降。中國商品現在佔據了美國運動鞋進口量的64%,而耐克公司一半以上的運動鞋商品都産自中國的合資工廠。

    即使不改革其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和社會金融體系,中國也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延續這樣的貿易業績,因為它仍在不斷地吸引大量的國外直接投資。自從鄧小平先生在1992年開啟國外投資的大門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後,中國已經吸引了近3500億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資,其中50%的投資項目都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每一年都會有450億美元投放到中國的證券市場,而中國的成功入世更加會帶來新一輪的海外直接投資狂潮。自中國于去年年底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各種合同協約中議定的海外直接投資已經增長了35%。

    根據邊緣效用規律,中國噴氣式般的出口增長將繼續給全球商品的價格和利潤施加一種可觀的下抑壓力。

    但是我認為,中國給全球製造業以及全球的通貨膨脹趨勢帶來的衝擊要遠比丹尼爾的想像複雜得多,也緩和得多。中國經濟産值已逾10000億美元,而且其工業産品的20%都會用於出口;但是對比“經合組織”的幾個主要成員來説,中國仍然只能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在國際貿易中,中國還只不過是一個小角色。

    沒錯,中國將會繼續稱雄科技低端製造業——這些日子它正給印度尼西亞的製鞋業帶來毀滅性的衝擊,但是這不是一個零整合的遊戲。這不過意味著,更加富足的國家必須加大投資來改善市場。

    我認為,在價格調整權力回歸民眾的全球性運動中,中國所帶來的通貨緊縮的衝擊力就像是一條大河的支流。中國經濟有助於全球商品價格的下降,但是制止全球通貨膨脹趨勢的主流因素不是中國經濟,而是不斷增強的競爭。競爭來自於經濟自由化、經濟全球化以及經合組織成員國內部商品需求的緩慢增長。

    最後,我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只會積累資本、而“不思革新”的經濟實體。據我所知,中國經濟的整體生産力還是相當良好的。在國有經濟成份之外,很少有證據表明,中國在重復泰國于1997年經濟危機之前所曾經犯下的錯誤。

    毫無疑問,中國的公眾債券、政府赤字以及國有銀行壞帳貸款等等消極因素都不容低估。但是,在中國,一場國有經濟成份的循序漸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促使市場來決定大多數産業的商品價格是這場改革最偉大的部分。

    順理成章的,中國的出口動力將令全球的通貨膨脹保持在較低的水準,並且加強促進通貨緊縮的壓力。但是它仍然只是東亞地區的高科技經濟,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互補經濟。而長此以往,這種狀況必然會令世界經濟大受裨益。

    中國網2002/9/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