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不用作調節洪水?  

    許多飽受水患之苦的中國人都相信,等三峽大壩建成以後,一年一度困擾當地人民的洪水將一去不復返。但有關專家認為,由於三峽工程耗資巨大,當局優先考慮的將會是它發電功能的運作,而不是用它來調節洪水。

    經過長期計劃和論證的三峽工程,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明年這裡將形成一個跨度超過600公里的水庫。

    隨著水庫的完工,長江沿岸的人民都盼望著,這條年年發威的江河將永遠被馴服。

    在武漢碼頭工作的童國慶(音譯)説:“今後洪水會發生得比較少,也許永遠都不會來了。等到三峽工程完工以後,我們就可以完全控制長江了。”

    然而一直在對三峽工程進行研究的專家們,就沒有童國慶這樣樂觀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駐中國代表哈克尼斯表示:“三峽工程本身,看來不可能解決長江所有的水患問題,我們支援通過不同而多樣管道控制洪水的做法。”

    當三峽大壩在2010年完工的時候,全部耗資將近200億美元(約350億新元),這筆鉅額開支會迫使北京政府著眼于它的發電運作和經濟效益,甚至是在長江水位上漲到危險水準的時候。

    專家因此認為,這會使防洪的努力受到打擊。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專家説:“為了持續發電,將要求水庫維持正常的水位,他們(有關當局)可能不會用大壩來對類似今年這樣的大洪水進行調控。”

    儘管支援建設大壩的人們一直鼓吹它控制長江洪水的能力,但是這位觀察家認為,只有在發生1954年那種“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情況下,才會用大壩來進行調控。在當年那次特大洪水中,一共有3萬人喪生。

    而且建在湖北省的三峽大壩,對今年長江下游這種大暴雨引發的洪水根本無能為力。對三峽工程持批評態度的人甚至擔心,大壩建設中要挖走沉積物,這可能侵蝕河床,使堤岸崩潰,實際增加下游發生洪水的危險。

    在1998年發生的大洪水造成4100人死亡以後,中央政府迅速禁止在長江兩岸砍伐樹木,另一項措施就是恢復一些湖泊和沼澤地,作為集水區。

    洞庭湖和鄱陽湖,在歷史上一直對長江大水發揮著“緩衝器”的作用,如果在今明兩年中國領導層交接後政策沒有改變的話,這兩個大湖的面積將逐步恢復到1949年以前的水準。

    新加坡《聯合早報》2002/8/30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