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清政府簽署《南京條約》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2年8月29日下午,南京下關江面密集的80余艘英國軍艦的所有桅桿都挂上了米字旗,船上1萬多陸海軍官兵近乎歇斯底里地狂歡著,因為剛簽字的條約已結束了打開中國大門的“通商戰爭”(英國對鴉片戰爭的稱呼)。站在江岸邊看著他們的清朝大吏,竟也感到總算松了一口氣,以為對這些“性同犬羊”的“夷狄”以“撫”成功,便能“消弭釁端”,達到“萬年和好”。沒想到,這一條約使得更大的災禍在隨後幾十年間接踵而來……

    -鴉片戰爭打了兩年遲遲不決,鎮江失守漕運斷絕,使清廷最後屈服

    進入1842年夏天,鴉片戰爭已進行了兩年。清軍抵抗微不足道,英軍戰死不足500人,不適應水土造成的疾病卻成為侵略軍最大的敵人,病亡達2000人(盤尼西林問世前,人類多數戰爭中的病亡超過戰死),遠洋運兵能力還不足的英國也急於取得有利條件後結束戰爭。

    從1840年6月起,英軍兩次攻佔浙江定海,曾駛到天津大沽口海面,又攻下過虎門直逼廣州城下,清軍雖無戰不敗,沿海城池的不斷失守卻撼不動紫禁城的龍椅。對建都內陸的龐大中國來説,小小的海上遠征軍想置其死命談何容易!不過50年前英國使節馬戛爾尼來華橫貫南北的旅行,已探明瞭扼住清王朝命脈的要害──切斷運河漕運。此時北京的清室及滿族八旗連同為其服務者已不下百萬人,無法由貧瘠的北方供養而一向依賴江南的漕糧織物。艦隊若能沿長江西溯控制一段運河,京城百萬浪費者很快便要成餓殍,過慣了宮廷禁苑生活的滿清貴族也絕不願捨棄享樂再回北國荒原,那時再苛刻的條件也會被接受。

    英軍此前未實施這一戰略而只在沿海巡攻,一是兵力只有幾千,缺乏後援時孤軍深入內河有風險,二是不明長江水道是否能容兵艦通過。1842年6月英軍攻佔上海後,便派船西駛逐段測量水文,從印度調來援軍後又集中起1.5萬兵力,便敢於溯江西攻鎮江、南京。

    鎮江作為長江與運河兩大水道交匯處,清廷也深知其重要,調來了最依賴的滿兵和蒙古兵。城外清軍潰散後,守城的1500軍人戰鬥到最後,幾乎全部陣亡。英軍此仗傷亡165人(其中死37人),算是整個鴉片戰爭中人員損失最多的一次。

    鎮江失守,使半年前還下令“大張撻伐”的道光皇帝決意求和。8月9日,英艦駛到南京江面並登陸時,清朝官員不是用刀槍而是用瓜果相迎,並通知説議和使臣已從北京趕來。

    -談判桌上不談條約只講音樂、糖果,只字不改地接受英國要求

    8月29日,清廷議和代表耆英、伊裏布、牛鑒登上英艦“康利華”號,首先被英國人領著參觀了一圈。這是中國近代的朝廷大臣最早登上外國戰艦,親眼看到過去聞所未聞的洋槍和大炮,昔日的虛驕便改為驚恐不已。

    據歷史記載,這次上艦談判為時幾小時便匆匆簽約。此前半個月英方開列了賠款、禮儀上平等交往(針對過去“天朝”威儀而發)、割讓海島三項基本條件,清朝代表稍一猶豫,英國人便增為十三項條件,加上了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釋放所有漢奸等內容,這些大吏便再不敢對條約草稿有一點爭辯。上艦後,所謂談判竟沒有涉及到條約內容,説的全是音樂、武器、糖果點心一類廢話。

    於是,改變中國社會性質的南京條約便完全按英國人的十三項條件畫押。賠款2100萬元(合1600兩白銀),相當一年清廷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最使中國主權從此變得不完整的,是割地(香港)喪失了領土權,開放通商口岸失去了港口防守權、關稅自主權,赦免戰時的漢奸失去了司法權。過去主權完整的封建社會,從此要加上兩個“半”字,即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敗後不知奮起,是比戰敗更大的悲哀

    在人類社會中,一時的落後和失敗在所難免,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敗不知恥且不振奮。清廷明明慘敗卻要飾敗,對屈辱的媾和只稱是皇帝聖恩所採取“撫”,即用魯迅所諷刺的阿Q“精神勝利法”顯示禮儀之國不同蠻夷計較。對於自己武器之落後,又只表現出一種自暴自棄無可奈何的心態,當年道光皇帝對敗報的朱批便滿是“奈何!奈何!”

    令人驚異的是,《南京條約》震撼的卻是日本人,其朝野看到過去的文化宗師的不幸境遇,很快發出改革之聲。1854年美國佩裏艦隊駛到日本,也用洋炮敲開過去封閉的大門,強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時,日方便一方面忍辱接受,一方面趕快學習入侵者的長處。

    中日兩國對待國門被打開的巨大觀念反差,在後來學習西方的過程中便出現了巨大差距。《南京條約》後,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仍在繼續拉大,日本卻迅速趕了上去。於是,1895年更苛刻的《馬關條約》(索賠便是南京條件的13倍)擺到清廷代表面前時,中國人只好比當年敗給“英夷”發出更大的嘆息,從此才驚醒沉夢。古語道:“知恥而後勇”。誠可信夫!(徐焰)

    北京青年報2002/8/2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