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天然氣交易的背後  

    中國的能源生産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決定從海外向珠江三角洲進口天然氣,為此向國際招標。經過激烈的角逐,澳洲擊敗了所有對手贏得了這份合同。

    按合同規定,從2005年開始的25年內,澳洲每年將價值約4億5000萬美元的天然氣送抵深圳,總計約250億澳元(約135億美元)。這大約是全球天然氣市場百分之三的份額。這也是澳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金額最大的出口合同。

    這筆生意將給澳洲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自不待言。消息傳來,首先是相關行業的股票,接著是澳股綜合指數大幅度上揚。今後不僅每年給澳洲帶來10億澳元收益,而且還為百姓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給政府帶來為數可觀的稅收。

    特別是贏得這份合同的西北大陸架石油集團所在的西澳州,政府和百姓談起這筆生意個個都喜悅溢於言表。州長也認為,這份合同如同當年發現金礦一樣,會給西澳經濟帶來繁榮。

    這場角逐的最後階段,是剩下印尼、卡達爾和澳洲的三家石油集團。這三家中印尼的報價最低,由印尼向中國鋪設管道也最近,為什麼中國單單接受了澳洲的投標?

    澳洲媒體説因為澳洲政治穩定,出口供貨信譽卓越。有的媒體還把功勞記在總理霍華德身上。

    儘量不讓中國丟面子

    然而,澳洲一家華文媒體評論員則説,澳洲這次成功是因為澳洲政府的“幕後功夫”。為了加強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多年來在政治外交方面澳洲儘量避面得罪中國,至少不讓中國在公開場合丟面子,特別是在人權和台灣問題上。

    報章The Associated Press 刊出的一篇評論説,這次成功的原因,可追朔到30年前澳洲工黨總理惠特拉姆對北京的歷史性訪問。這次訪問導致了澳中建交。

    從那時起,惠特蘭和他的繼任都意識到,和這個亞洲的超級大國、超級大市場處理好關係的重要性。

    霍華德的前兩任——即工黨的霍克和基廷,就算在卸任後也不遺餘力地推動澳中關係發展,尤其是在中國加入世貿和亞太經貿合作等問題上。

    歷屆工黨領袖,特別是言詞鋒利的基廷,不斷地批評自由黨領袖霍華德的亞洲政策,説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美國和歐洲,不想和亞洲領導人多交往。

    工黨領袖對霍華德的批評不無道理。他在許多國際問題上追隨美國,甚至到了不顧澳洲自己外交孤立的程度。霍華德本人還時不時地公開説過美國愛聽中國人不愛聽的話。

    達賴雖來避而不見

     有的媒體説,在中國人眼中,霍華德是美國人的“貓爪”。 但應該看到,在與澳洲經濟利益有關的問題上,霍華德還是小心翼翼地和中國打交道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處理達賴喇嘛今年來訪的問題。政府不能阻止民間團體邀請達賴,也沒有理由拒絕發簽證給他。但達賴喇嘛要會見澳洲領導人,霍華德卻藉口要去中國參加中澳建交30週年紀念活動不予安排。

    外交部更是明確表示官方沒有興趣安排與達賴的會見。此時正是250億澳元的天然氣合同最後標書剛剛送到北京不久。在澳洲外交和經濟利益的天平上,達賴這個砝碼顯然不夠分量了。

    霍華德曾反唇相譏地説過基廷和印尼的獨裁者蘇哈托過從甚密。但在為澳洲贏得了這筆鉅額生意後,他不無驕傲地説:“自從擔任總理以來,與世界領袖過從最密的一位,則莫過於中國的朱鎔基總理了。”

    根據記錄,霍華德與朱鎔基見面有11次。

    看來在這項天然氣交易上,朱鎔基也給他面子。中國人不僅沒有讓印尼和卡達爾與澳洲一起分享這塊大餅,而且一反常規地用朱鎔基的親筆信,通知霍華德澳洲贏得了這筆生意。

    有人表揚霍華德,説澳洲拿到這筆合同,説明他的對華外交更成熟了。但也有人認為,中國人是在利用這筆生意,阻止霍華德在和美國、日本、南韓建立亞洲小北約的道路上走的太遠。而且要在澳洲利益的天平上,減弱台灣這個砝碼的重量。

    ——聯合早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