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教育方式已經逐步走入了中國人的生活  

    上大學的“橋”變寬了(第三隻眼)

    終身教育方式已經逐步走入了中國人的生活

    〔南斯拉伕〕弗拉特科波波維奇文 

    高考是中國的“國考”

    如果你沒有在中國長期呆過,就無法體會“高考”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中國的“高考”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情,也幾乎是社會各行業的人普遍關注的事情,高考堪稱中國的“國考”。

    每年7月的7、8、9那幾天,整個中國社會都在關注著高考,環衛、交通、公安、醫療等各個部門紛紛為高考的順利進行採取著特別的措施:很多中國城市都不允許夜間施工,為的是讓考生能睡一個好覺;學校附近的飯店也遇到了比往常嚴格許多的檢查,目的是預防考生因吃的食物不乾淨而影響考試;交警早早地來到考場附近指揮交通,那些忘了帶證件的考生也不用害怕,因為有專門的警車送他們回家取證件;醫療部門則為考生準備了專門的救護車。在各個高考考點門前,上百名考生家長虔誠而又焦急地等待著自己的孩子開心或者鬱悶地走出考場。

    儘管中國的傳媒一直呼籲要“冷靜對待高考”,但由於中國的青年接受大學教育的比例只有10.5%(歐洲大多數國家這一比例都在40%以上),因此在中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都是“精英教育”。中國的孩子從上學的那一天起,便背上了“要考上大學”的沉重負擔。難怪在中國,不少學生把順利通過高考稱作“勝利大逃亡”,“逃亡”一詞是有其深刻含義的。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很嚴肅的高考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作弊現象。中國的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播出了記者拍攝的考生利用手機傳遞高考答案的作弊全過程;在天津,有人居然公開叫賣高考試卷(後來證明試卷是假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考生在高考前居然收到了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也是假的)。

    擴招也是搶佔市場

    公正地説,今天參加高考的中國應屆畢業生要比他們的先輩幸運得多。僅僅在幾年前,中國的高考還是一座真正的“獨木橋”,只有少部分“幸運兒”(當時的錄取率不超過25%)才能在千軍萬馬中闖過去。而現在,高考的“獨木橋”正在越變越寬,2002年,中國的高考錄取率

    提高到了52%,大學教育將告別“貴族”身份,變得大眾化。從1999年起,中國大學的招生規模以每年增加五六十萬的速度擴大,這種擴招的速度和規模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

    在中國,不少父母都有這樣一種想法:“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讓孩子上大學!”過去高考的激烈競爭使得很多高考失利者把目光投向了國外的大學。據中國的報紙介紹,目前中國每年約有2.5萬人自費出國留學,按每人每年需花2萬美元計算,每年中國民間留學投資就有5億美元流向國外。對這一巨大的市場,中國的政府和大學自然不願拱手相讓,擴招就是中國大學搶佔這一市場的表現。

    擴招也有隱患

    不過,中國的大學擴招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首先是部分學校的教學和生活設施不足。在中國的不少大學裏,由於新生增多,他們現在很多課都在大教室裏上,一個教室幾百號人,坐在最後排的學生,既聽不清,也看不清。在那些理工類大學,實驗本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但由於實驗設備的增加速度大大低於學校擴招的速度,結果實驗效果大打折扣:單人實驗變成多人實驗,操作實驗變成演示實驗。學生食堂更是人潮洶湧,不少學生要排隊20多分鐘才能買到飯菜。擴招後大學生的宿舍也成為突出的問題,許多學校靠租用周邊地區的空房來解決這一矛盾,但這又同時帶來了治安和管理問題。

    其次,大學的擴招也使得一些學校出現了教師短缺現象,不少教師工作超負荷,連週末也要上課,根本無暇顧及知識的更新和進行別的科研工作。

    第三,中國的經濟目前雖然發展態勢良好,但全國總的就業壓力也不可謂不大。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在大學擴招後進入校園的大學生們在畢業時會發現,他們將比幾年前畢業的校友們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不過,中國的教育和勞動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們在不停地呼籲大學生要改變自己的擇業觀念,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

    另外,很多中國人還擔心,由於擴招使得大學錄取分數線相應降低,一些大學的生源品質會下降,從而破壞中國大學生以往在全世界面前樹立的“勤勉、高素質”的良好形象。

    高考正在悄悄變化

    高考堪稱中國最重要和最經典的考試,這一傳統的考試就像在今天發生巨大變化的傳統的中國一樣,也在悄悄地改變著自己的面貌。目前,中國的高考模式已經從全國統一試卷走向多元化,全國有六七種不一樣的試題。在錄取方式上,一些國家重點大學的自主招生權已經越來越大。中國的官員解釋説,這有利於發揮各大學的積極性。從去年開始,中國取消了高考考生的年齡限制,這也意味著歐洲人習慣的那種終身教育方式已經逐步走入了中國人的生活。

    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據説從2003年起,中國的高考日期將改在較為涼爽的6月進行。對至今仍讓考生們冒著7月酷暑參加大學入學考試的南斯拉伕教育部門來説,不知這算不算是個啟迪?(原載2002年7月16日南斯拉伕《閃電報》)

    《環球時報》 (2002年08月01日第十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