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應削減對華ODA  

    日本《讀賣新聞》2002年7月22日文章:日本不應削減對華ODA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政府向中國提供了數額巨大的政府開發援助(ODA),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和中國國力迅速提高,圍繞是否仍應繼續向中國提供ODA,日本國內展開一場大討論,持反對論者大有佔上風之勢。在此背景下,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現任日本預防外交中心會長明石康先生專門撰文,對削減對華ODA的主張提出了疑問。全文如下:

    今年4月,我訪問了位於中國西南地區貴州省山區的少數民族集中的三個州縣。這裡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貧困地區,居民平均收入只及上海的十三分之一。日本國際合作事業團為幫助該地脫貧,制定了一個有關農村開發的新計劃,我用三天時間考察了該計劃的進展情況。

    該計劃的中方實施主體是計劃生育委員會,這是一個擁有20年曆史的全國性非政府機構(NGO),州、縣、鄉鎮等地方政府都給予其大力的支援。日本方面在國際合作事業團北京事務所下設立了家庭計劃國際合作財團,作為中方的合作夥伴,共同實施此項計劃。日本方面還專門派遣了兩名漢語流利、經驗豐富的專家參加此項工作。

    這一複合型計劃旨在給當地農村引進生態農業、推行家庭計劃、削減貧困人口,世界銀行和歐洲一些國家也在中國實施著類似的計劃。此項計劃3年的總預算為7000萬日元(約合500萬人民幣),日方負擔4600萬日元。雖然規模較小,但涉及的中方部門較多,要協調好各方面關係並不容易。

    但對於該項示範性計劃,當地省政府和中方NGO傾注了很大的熱情,態度也很認真。計劃如果能夠獲得成功,對於提高中國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水準,將會産生巨大的波及效應。

    這樣的技術合作的例子看似普通,毫不起眼,而且其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但較之以前的鐵路、大壩、機場、高速公路等公共投資型基礎設施建設援助,由於該種援助方式中,援助方與被援助方從制定計劃到具體實施都需要通力合作,日本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看得見”的,比以前僅投入資金的援助方式起到的宣傳效果更明顯。

    此次訪問正值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之後,在北京還能感到由此帶來的對日緊張氣氛,但到了貴州現場後,我卻感受到了中日雙方有關人員在共同工作中産生的親密感,也感覺到了當地人對日方援助的感謝之情。

    關於對華ODA問題,日本國內議論紛紛。許多人認為不應該不顧本國經濟低迷和鉅額財政赤字,而去援助經濟增長率接近兩位數、並可能成為可怕的競爭對手的中國。

    發展是穩定的重要因素

    有人指出,中國的國防預算比去年增長了17.9%,而且從俄羅斯大量進口武器,在軍事實力增長方面的透明度不夠。對照我國ODA大綱中有關精神,其中的確存在問題,對此日方應該坦率地向對方指出。

    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對我國不是一個威脅,而應當將之看作是保持亞洲和世界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今年四月中國海南舉辦的國際論壇上小泉首相所闡述的觀點一樣。

    當然,關於對華ODA的基本性質和方向以及具體實施方法,日本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從廣義的國家利益角度出發進行戰略性的思考。

    促進相互理解

    具體説來,第一,日本對華ODA應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加以最優先考慮。對於中國日益嚴峻的沙漠化、酸雨、沙塵暴等問題,日本不能袖手旁觀。在重慶、大連和貴陽三個試點城市進行的中日環境合作項目就十分有必要。利用日本的經驗,積極致力於解決中國的環境問題也符合日本的根本國家利益。

    第二是要致力於消除貧困。現在,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貧窮國家四種形態在中國都可以看到。沿海地區發展迅速,內陸地區有接近兩億人口的日收入不足1美元。當然,消除貧困的責任主要還在中國政府身上,中國政府自力更生開發西部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聯合國推算全世界有12億貧困人口,並設定目標到2015年要使之減半。作為亞洲第一發達國家,無論從人道角度出發,還是從經濟相互依存的角度考慮,日本都應當作出相應的努力。在農業、教育、醫療、家庭計劃等領域,日本人可以和中國人分享自身的經驗,這種合作對兩國來説都是寶貴的。

    第三,對華ODA要致力於促進中日兩國相互理解。今年是兩國邦交正常化30週年,儘管迄今兩國付出了相當的努力,但還不能説兩國關係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果。中日間互相猜疑和不信任感非但沒有消除,兩國間的摩擦反有增強的趨勢。

    第四,要致力於支援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民主和法制的完善,對於亞洲和世界來説都是值得欣喜的好事。而且對於日本來説,中日間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在自由貿易的原則下進行“切磋交流”也是一件值得歡迎的事。應該説,中國加入WTO,正是實現這些好事的一個契機。

    “心意”勝於金額

    去年日本的ODA總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但也僅佔GDP的0.23%,在加入國際經濟合作開發機構(OECD)的22個發達國家中,僅列第18位。

    去年“911事件”以來,消除貧困被看作是打擊恐怖的主要手段,美國和歐洲都加大了ODA的力度。但日本卻逆潮流而動,出於國內情況,而要減少ODA。我們不應忘記,日本的ODA總額尚不及國內用於修建道路預算的十分之一。

    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孤立和孤高只能帶來自我滅亡。我們應當通過合理的選擇,積極地參與到為解決全球性課題的努力之中,並通過此贏得全世界的信賴。如同今年3月發表的ODA改革懇談會最終報告書中所強調的一樣,與其圍繞ODA的金額斤斤計較,不如利用好ODA,加強和全世界人民的交流,向發展中國家的人民表達一份來自日本國民的心意,並在此過程中體現出日本自身的價值。

    中國網2002/7/26


中日建交三十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