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不跟鷹派合唱“中國威脅論”  

    7月15日,“美中安全檢討委員會”年度報告出籠。這是繼上週五美國國防白皮書出爐之後,在短短4天內拋出的第二份鼓噪“中國威脅論”的官方報告。這兩份官方報告出籠後,支援美中發展友好關係的各方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那麼,這兩份報告究竟有哪些內容?又是由什麼人炮製的?美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對這兩份報告是如何看待的?

      布希:努力與中國建立新的軍事關係

      就在兩份宣揚“中國威脅論”的官方報告出籠前後,7月14日的香港《南華早報星期刊》引述與美國政府關係密切的消息靈通人士的話説,美國總統布希正指示主管國防事務的政府高級官員加緊努力,設法與中國建立新的軍事關係。

      據報道,布希總統上周召集政府高級安全官員開會時,指示國防部副部長威爾夫威茨一定要鞏固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訪問北京所取得的成果,五角大樓要迅速採取行動,設法改善與中國的軍事關係。布希政府的一名資深官員也證實説:“總統明確表示,他已經得到羅德曼中國之行的全面報告,並對有關問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要讓五角大樓的鷹派人物相信,如果可能的話,現在是開始著手工作的時候了。”這位資深官員補充説:“總統非常渴望與中國發展關係,並相信這對於美國的安全利益非常重要。”

      具體地説,布希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夠恢復兩國武裝部隊領導人的年度碰頭會,為兩國建立“開放和互信”的關係制定藍圖。

      國防白皮書:首度宣稱大陸可能對臺動武

      顯然,布希總統的這一立場,與五角大樓7月12日拋出的國防白皮書的論調並不一致。

      美國國防白皮書原來並沒有每年對中國軍力進行評估,但在200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200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五角大樓每年提出有關中國的軍力評估。自此,美國國防白皮書開始“特別關照”中國的軍事力量。而12日新鮮出爐的美國國防白皮書原本應于去年3月完成,但因剛上臺的布希總統要求重新評估,所以整份國防白皮書是在推倒後重新撰寫的。這一重寫就是一年多,今年4月才大功告成。當時正值中國領導人訪問美國和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訪問中國,所以白皮書的發佈時間一拖再拖,直到本月11日才由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重新定稿,12日正式送交國會。

      這份報告有關中國軍力報告的部分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首度宣稱大陸可能對臺動武。引人矚目的是,美國國防白皮書中國軍力報告中,首度提及中國可能對臺動武,並且宣稱,如果解放軍對台灣動武,他們主要的目標可能是迫使台灣在有利於大陸的條件下通過談判收場。美國國防部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官員也透露説,五角大樓不相信中國會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言下之意是,中國大陸有可能武力挾迫台灣。

      二是渲染中國大陸的軍力威脅。美國防白皮書的中國軍力報告,用相當大的篇幅渲染中國大陸的軍力威脅,説在中國不斷增加短程彈道導彈部署,並提升解放軍空中戰力的情況下,台灣在臺海的現有空中優勢已開始逐步喪失。在這份報告中《臺海軍事不平衡》一章中,美國軍事分析家聲稱,台灣空軍掌握臺海空中優勢多年,並且目前仍掌握著臺海空中優勢,加上台灣第四代戰機的數量比解放軍多3倍,但解放軍一直在提升空軍的戰力,並且加強了對臺的導彈部署,從而威脅台灣在這方面的優勢。為了證明其渲染的內容“有理有據”,中國軍力報告羅列出了諸多的數據,比如———

      在空軍方面,解放軍從俄羅斯獲得蘇-30戰鬥機、自行製造第一線蘇-27戰鬥機,這兩型戰機近兩年來已經迅速完成編整。此外,中國正在發展的改良型FB-7超音速戰鬥轟炸機,進一步提高了戰鬥攻擊能力。

      在導彈方面,中國已經部署了350枚短程彈道導彈,平均每年增加50枚,而且精確度和威力都在提高。東風15型短程戰術導彈( CSS-6)射程600公里,打擊面能涵蓋台灣全島。此外,中國正在改良的東風5型甲式洲際彈道導彈(CSS─4Mod2),射程更遠,達到1000公里至1200公里。東風21型(CSS-5)中程導彈,射程約1800公里,射程涵蓋東南亞及東北亞大部分地區。改良型東風21甲遠端導彈可機動部署。目前正在積極研發配備常規彈頭的改良型東風21型導彈,縮短射程至1650公里,也將對台灣造成威脅。

      在海軍方面,報告指出,台灣海軍仍維持質的優勢,但中國潛艦數量比台灣多,因此,解放軍海軍可以擴大潛艇巡弋的行程、水面艦隻防空能力以及部署威力強大的反艦巡航導彈,增加對台灣威脅。解放軍海軍和民間的登陸船艦大約有600艘,且民間船隻也能投入支援兩棲作戰。報告也對中國向俄羅斯購買的海軍艦艇表示關切。

      在地面部隊方面,報告指出,解放軍地面部隊惟一的優勢在於人多,但重要的是需要把部隊送達戰場。在解放軍大幅增加高乘載兩棲運兵能力及兩棲後勤設施前,台灣陸軍仍將在本島作戰佔有優勢。

      美中安全檢討委員會:猜忌中美投資企業

      似乎嫌美國防白皮書對“中國威脅論”渲染得還不夠,美國的“美中安全檢討委員會”又于7月15日拋出了所謂的年度調查報告。

      據《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份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收緊對中國政策的建議。其中包括限制中資公司到美國集資、密切注意美國公司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以及研發産品的出口,以確定美國的資本與出口不會“威脅美國的安全”。

      這份報告説,中國正通過中資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集資,以幫助加快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及中共軍事的現代化。報告懷疑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背景與“共軍”有關,因為在過去3年,中資企業在美國集資額達到140億美元。報告呼籲美國國會與布希政府密切注意美國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特別要注意美資是否被用來幫助中國政府或軍方。該報告對中國日漸增強的經濟力量以及對美國製造業和勞工就業的衝擊表示關切。

      這份報告甚至還建議説,希望聯邦政府設立“公司報告制度”,凡是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不論數額大小都要申報;而每項有關電腦軟硬體的出口,不但要申報,還須自行評估該項交易對美國就業市場和製造業的影響。此外,報告還警告説,美國對中國大陸高科技産品的進口依賴日漸加深,中國大陸一旦搶走美國高科技的生産能力,可能會破壞美國國防工業的基礎。

      報告還猜測説,它對中國的意圖持質疑立場。報告説,中國在對美經濟和戰略關係上的態勢正大幅提升,美國應該拿出比目前堅定許多的應對,以確保貿易法規獲得遵守,並避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

      這份長達200頁的報告還唱衰美國自己,説美國是一個逐漸“式微的強權”,在軍事上有中國可以利用的弱點。

      這份報告居然説,中國是“贊助恐怖活動國家”導彈技術和核武器材料的主要來源之一,對美國在中東和亞洲的安全利益形成逐漸升高的威脅。報告建議,美國應立即檢討和更改制裁政策,包括授權總統針對進行武器擴散的外國政府施予經濟制裁。報告也建議,禁止涉及武器擴散的公司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哪些人在鼓噪“中國威脅論”

      起草國防白皮書中國軍力評估部分內容的,是五角大樓裏的所謂“中國通”們。不過,這些“中國通”有不少是壓根兒就沒有到過中國半步的中校或者上校級參謀軍官和情報官,其中甚至還有擅長寫中國攻臺戰爭小説的美軍作家。

      起草年度安全報告的“美中安全檢討委員會”,是根據2000年10月通過的《國家安全授權法》成立的,主要職責是每年向美國國會遞交檢討美國與中國關係對美國安全的影響。這個委員會現有12位委員,民主、共和兩黨各半。成員包括前駐華大使李潔明、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部主任林蔚( Arthur Waldron)、曾任國安會國際經濟事務資深主任的羅賓森、邁阿密大學教授金德芳( June Teufel Dreyer)等人。金德芳等是知名的持反華態度的“藍隊”成員,李潔明也一直奔波在親臺前線。根據規定,該委員會享有閱讀所有機密文件的權利,首筆為期兩年的預算高達500萬美元。

      這個委員會自成立後就積極活動。2002年1月2日,由該委員會主席達瑪托領隊,委員金德芳、馬洛伊和執行長西瑪等人隨行抵達台北。他們與陳水扁會面,並聽取台灣“國防部”簡報,還與“外交部長”田弘茂等人晤談;2002年1月7日,“美中安全檢討委員會”舉行針對美國對中國軍民兩用科技出口政策的聽證會,布朗森在會上説,美國防止恐怖攻擊的下一個重大議題是,防止危險武器擴散及運用。她説,中國大陸現有百餘枚核彈頭,自然是防範的重點。2002年4月23日,該委員會首次集會,討論美國對臺軍售問題。2002年5月11日,該委員會向國會提出幾項建議,加強美國所謂禁止中國監獄囚犯製造的産品出口到美國的情況,美國進口貿易公司必須證明它們從中國進口的産品並非囚犯或強制勞工製造的。

      兩份報告目的如出一轍

      兩份政府報告出臺後,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紛紛就此發表評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國學者認為,五角大樓有關中國軍力的報告書,將再次挑起美國政府內關於中國威脅論的辯論。目前,美國國防部和白宮外交政策小組主張對中國強硬,國務院則主張溫和路線,目前前者略佔上風。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亞太區主編卡尼奧爾説:“我不認為五角大樓的報告書提供了任何令人吃驚的新東西。”他説,從中國增加軍費和向俄羅斯購買現代化武器來看,台灣問題肯定是中國優先要處理的一個戰略問題,“但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是屬於其更廣泛戰略計劃的一部分”。駐北京的一名外國外交官同意卡尼奧爾的看法,他説:“人民解放軍現代化計劃的首要目的,是加強海軍和水陸兩棲作戰能力,以便在必要時能一舉攻下台灣。”但整個戰略是要把人民解放軍改造成為一支高科技的軍隊。卡尼奧爾説,雖然要收復台灣是促使中國搞軍隊現代化的理由之一,但事實上,中國決心搞現代化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自己成為強國。

      香港媒體發表評論認為,美方對中國軍事現代化表現出憂心,是想過分渲染中國威脅論,從而達到遏阻中國發展的目的。文中質疑,中國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軍事實力仍難與美國匹敵,美國發表評估報告佔有極大戰略考量,期望藉此為對臺軍售找出合適理由。香港一家報紙發表評論強調,美方是老調重彈,隨著中國國力逐漸增強,原有戰略格局勢必調整。香港《文匯報》則指出,評估報告對中國軍事實力所作的全面性比較,表現出不大友善的態度,美方根本就是為了自身利益的冷戰思維。

      就連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也表示,中國致力於軍事現代化,其本身並不可怕,美國將密切注意中國的軍事發展。他説,美中有良好的雙邊關係,美國迫切希望同中國進行更多的軍方交流。鮑威爾是在7月11日同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亞力山大唐納會談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講這番話的。當時有記者問鮑威爾:“你是否看到了關於中國軍事力量的初步報告?你是否關注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對此,鮑威爾指出:“我沒有看到你提到的這份報告,但我們非常清楚中國正在使其武裝力量現代化。我們認為,重要的是,在中國參與國際社會,特別是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經濟社會,享受貿易的好處,並因進行這些貿易而創造財富的同時,這些財富的大部分將被用來為中國人民造福,提高他們的生活水準。我們也知道其中一部分將被用於中國軍事力量的現代化,但這並不可怕,只要能清楚地看到這種現代化不代表任何新的戰略目標,也不代表對這個地區的任何威脅。”鮑威爾還表示:“我們迫切希望同中國有更多的軍方交流,拉姆斯菲爾德部長正在為此而努力。我們同中國有良好的雙邊關係,我們也同他們討論這些問題。” (徐風)

    青年參考2002/7/18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