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地區經濟差距——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必需  

    日本《週刊東洋經濟》2002年7月6日文章:縮小地區經濟差距——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必需(作者:平田潤)

    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在東部沿海地區設立“經濟特區”、積極引進外資的經濟發展戰略收到了顯著成果。

    自90年代後期以來,上海、江蘇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和廣東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外資企業直接投資集中(2000年佔在華直接投資總額的50%)。以IT産品為首,這裡已經發展為各種商品和零部件的生産基地。

    而在此期間,中西部內陸地區的成長相對緩慢,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鄧小平的“先富論”中提出,先富起來的地區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支援落後地區,最終使兩者共同富裕起來。

    但是,在引進外資、固定資産投資、鄉鎮企業發展等方面,內陸地區都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特別是距離沿海地區較遠的西部地區(四川、重慶等10個省、市、自治區)的發展更顯滯後。

    可以説,改革開放20年後的今天,當初設想的從沿海到內陸的階梯型連鎖發展形式,即所謂的“雁行型”發展模式仍未完全形成。此外,在經濟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人們對社會穩定的擔憂也在加深。

    為此,中國開始下大力氣開發內陸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打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方針。2001年啟動的第10個五年計劃中,政府將“西部大開發”列為最重點工作,並將在財政資金等方面對西部地區有所傾斜。

    國內經濟的不均衡

    現在,中國的沿海和內陸地區間到底存在多大的差距呢?首先從基本數據來看,中西部地區有7.3億人口,佔總人口的57%。但與城市化發展迅速、工業、服務業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相比,農業比重較高的中西部在生産、投資、收入和消費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

    1、每人平均GDP。2000年東部地區每人平均GDP為10768元,中部地區為5973元,西部地區為4606元,分別只及東部的55%和43%,低於全國平均水準(7701元)。而且這一差距在整個90年代都有拉大的趨勢。將東部地區看作100的話,1990年中西部的該指標分別為64和54,到了2000年,中西部分別降低到了55和43。2000年,東部最富裕的上海市每人平均GDP為34500元,而西部最貧窮的貴州省僅為2700元,相差了13倍。

    2、可支配收入個人消費。2000年,中西部地區的可支配收入和個人消費支出水準為東部地區的60%。如果按農村和城市來劃分,西部農村地區的個人消費支出為1302元,而東部城市平均為6175元,前者只及後者的1/5。從顯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數值越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來看,日本和歐洲主要國家的該系數值都很小,而美國和中南美國家的基尼系數相對較大。2000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5,已遠遠高於日本和歐洲,大致與美國相當。

    3、固定資産投資直接投資。中國的固定資産投資中包括企業設備投資和政府公共投資。從2000年的實際投資額來看,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只及東部的1/3和1/4。現實情況是,中西部地區的投資等經濟活動仍然以國有部門為主體。海外直接投資額的90%集中在了東部,西部地區只獲得了3%。

    4、鄉鎮企業的發展。農村鄉鎮企業通過生産服裝、雜貨等勞動密集型産品,或是為外資企業來料加工,對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鄉鎮企業也能夠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給當地帶來現金收入,對於縮小城市和農村間的經濟差距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西部地區雖然以農村為主體,但比起東部地區,西部鄉鎮企業還不發達,企業數目只及東部的一半,銷售額只有1/10。從鄉鎮企業職工佔農村人口的比重來看,西部也只有東部的一半不到。

    加入WTO後的不穩定因素

    在東西部經濟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東北內陸、西部農村等一小部分地區出現了影響社會穩定的混亂現象。今後,以下因素可能會影響到內陸地區的社會穩定。

    1、加入WTO後,隨著關稅下調、金融、通訊、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放開,外資企業的對華投資將進一步增加,這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正面效應。但同時,缺乏競爭力的農業、效益低下的重厚長大産業都會遭到沉重打擊。前者的好處大多會被東部沿海地區所吸收,而中西部地區則更容易受到後者的影響。

    2、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就業問題。中國以加入WTO為契機,加速了國有企業改革。在東部沿海地區,國有企業重組、改造工作進展順利,民營和鄉鎮企業吸收了大量剩餘勞動力。但在中部(特別是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大規模而缺乏效率的國有企業仍佔較大比重,改革後的下崗失業人員缺乏再就業場所。今年3月的全國人代會也意識到了該問題,針對農民和城市低收入階層,制定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針政策。

    經濟增長需要縮小地區差距

    2000年,中國政府在國務院下設立了“西部開發辦公室”,開始真正著手“西部大開發”工作。作為該工作的領導機關,對於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結構調整、科技教育發展、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該辦公室負責制定具體措施。特別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設施建設、天然氣管道電力電話網路建設等許多大型項目已經在實施之中。

    為籌集資金,國家除了發行特別國債(2002年發行1500億元)外,還通過政策性的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貸款,只是目前對於外國金融機構的參與還比較慎重。

    中國將西部大開發看作國家最優先項目加以重點扶持。現在,“點(內陸地區大城市)”、“線(與沿海地區直接相連的高速公路和河流整治)”方面的部分工作已經初見成效。財政資金集中的成都、重慶、西安等地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區的建設非常迅速。成都的IT相關高科技産業、重慶的汽車摩托車零售産業中,都出現了新加入的外資企業。

    但是,現在出現效果的還僅限于這些重點地區。在政府的各項舉措中,還存在以下問題和課題。

    1、中國對所得稅等的徵收制度還不完善,財政收入對GDP的比率僅為15%,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較為低下(2000年,南韓的該比率為26%,新加坡為33%,馬來西亞為18%)。對發展中國家來説,考慮到國債的流通市場不發達,政府強制分攤的情況較多,財政基礎的健全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而稅收增長卻沒能跟上,導致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而且,對於財政基礎較薄弱的地區,中央稅收填補等措施的制度化滯後。縮小不同階層、地區間收入差距,進行再分配等中央政府應具備的機能還不完善。

    2、內陸地區開發的政府財源幾乎完全依賴發行特別國債。從經濟效果來看,資金的分配容易優先某個具體建設項目,而缺乏對整個地區的全盤性考慮,這會導致國家重點扶持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差距拉大。而且,2008年的北京奧運作為一個國家項目,優先度肯定最高,其與內陸地區的開發必將形成競爭。

    3、從沿海地區發展迅速的中國當地企業來看,除了一些重點地區外,沒有看見向內陸地區生産轉移的跡象,也就是“雁行型”波及效果沒有出現。較之國內企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西部大開發中似乎更加倚重外資企業。

    4、2002年以後,中國要保持住7%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必須更加依靠東部沿海的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東部沿海城市向來自內陸的打工人員提供了就業機會和收入,如果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減速,必將大大影響到內陸地區。

    目前,中國在縮小地區間差距、促進內陸地區和農村的發展過程中,主要依靠發行特別國債。1998年到2001年的特別國債累計額已經達到5100億元。2001年,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佔GDP的3%,國債發行餘額不到20%,可以説現狀並不十分嚴峻。只是從中長期來看,除西部大開發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處理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産等工作也可能形成鉅額的財政負擔,現狀不容樂觀。

    不管如何,中國要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必須要縮小地區間差距。對於中國政府今後採取的各項政策措施,應當給予充分關注。

    中國網2002/7/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