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遷居日本蔚然成風  

    《日本時報》2002年7月3日文章:中國人遷居日本蔚然成風(作者:馬克舒裏博爾/MARK SCHREIBER)

    那天,當一列Sobu快車駛進JR Kichijoji車站,我碰巧剛好趕到車站的月臺上。由於不知道這列火車是否會在下一個名叫大久保西的車站停靠,我環顧四週,想找個人確認一下。站在我旁邊的一個年輕的亞洲男性,於是我問他乘坐這列火車是否能到大久保西。年輕人隨即用很不流利的日語抱歉説,自己是中國人,聽不懂我的問題。

    列車的車門已經打開,我沒有時間再去另找一個日本人,於是我用中文重復了一遍我的問題。我的中文是在很多年以前學的,當時純粹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現在,我不得不慶倖自己學了中文。身邊的年輕人聽到我用中文問他,臉上流露出一絲難以置信的神情,不過,他對列車的運作線路知道得很清楚,立刻解除了我的疑惑。我們一道上了車,並坐在一起輕輕鬆鬆的交談了一會兒,列車到達大久保西站之後,我向他道別,然後下了車。

    類似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我常常在火車上留意到坐在我身邊的乘客閱讀的是中文雜誌,要不就是聽到兩個行人用中文交談。

    最近這些年,東京街頭的中國人日漸多了起來。儘管中國人口眾多,但在1980年中國改實行改革開放之前,在東京街頭幾乎見不到來自中國大陸的男人和女人們。當時,從台灣和香港到日本來的中國人不算少,有時候,也會碰到從大陸來的由政府官員組成的代表團,這些代表團的身份很好辨認,因為成員們都身著統一的中山裝。

    不知不覺,日本人已經離不開從中國進口的各種商品。在上個月的一期《Aera》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説全日本95%的烤肉串用的竹籤都是中國製造的,日本市場上的西式雨傘、綠茶飲料、運動器材、墓碑、鱔魚以及自行車也大都自中國進口。這些中國貨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分別是90%、80%、70%-80%、49%不等。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進入日本的還有人:從絕對數量上講,在日本的中國人將很快超過南韓人成為規模最大的外國群體,居住在日本的美國人只有中國人數的十分之一。漸漸的,人們將感受到這些遷居而來的中國人對日本社會、文化,甚至政治結構的影響,正如當年大量希臘移民移居澳大利亞和拉丁美洲人進入加利福尼亞一樣,移民規模化將從基礎的層次上改變接受地的社會狀況。

    目前,對中國人的影響力感受最明顯的地方是新宿和板橋。另外,最近到東京市東北部地區定居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了。

    在東京,至少有八種、甚至更多在本地發行的中文報紙。這些報紙上的廣告主要是瞄準東京當地的華人商業機構,其中包括大量的旅行社、書店、美容美發店、錄影帶出租店以及中醫診所等等。

    在過去的1500年裏,日本一直在從與之一衣帶水的中國文化體系中吸收精良部分並加以改進和再創造,在日本的文字、曆法、宗教、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可以找到中國文化的影子。近些年來,隨著大量中國人遷入日本而來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除了數不清的中餐館之外,中國移民還在日本街頭開辦了大大小小的雜貨商鋪,販售種類繁多、數量充足、價廉物美的進口食品。

    今年的農曆春節前夕,我和兩位廣東同行以及一位來自上海的留學生在日本街頭的某家“上海小吃”享受了一頓美味的中餐。我們品嘗了狗肉和以及其他一些新鮮玩意兒。這家“上海小吃”所在的地方曾經是一家名叫“玫琳”的酒吧,35年前的那個冬天,我曾經來過這家酒吧。

    現在,新來的精明業主佔據了酒吧過去的位置,“上海小吃”的生意也很紅火,我年輕時的回憶也只好任由它隨風散去了。

    中國網2002/7/5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