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與時間賽跑  

    英國《衛報》2002年6月25日文章:三峽工程與時間賽跑(作者:約翰基廷斯/John Gittings)

    涪陵。沿著上坡的這條公路早已泥濘不堪,但是從這裡,你仍然可以鳥瞰山下的揚子江水。滿載著沙石的卡車沿著公路緩緩駛下,路旁不時有身穿藍色工作服、肩扛建築工具的工人走過。

    為了趕上明年六月的最後期限,三峽工人加班加點。最近發現的大壩裂痕雖然已經被證明基本無礙,但是卻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急需填塞。數千噸雜物和有害廢物需要從荒廢的工廠和鄉鎮中移走,因為不久之後,那裏將是一片汪洋。

    移民問題

    在涪陵的山頂上,政府為那些搬遷的家庭提供了暫時的食宿地。在工地的圍墻上張貼的標語表明瞭時間的緊迫性——“加油工作,不要讓移民鄉親們等待”;“奮鬥18個月,給他們一個嶄新的家”。為了給大壩讓路,這些“移民”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一些人已經租到房子來住,”有官員解釋説,“而另一些人則住在市郊的親戚家裏。”的確,很多人已經在上游的重慶市找到了臨時住房。而在清溪鎮,平原鄉的移民們只不過是從山腳移到了山頂,仍然可以繼續在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上勞作。

    平原是移民工程的示範定居地,這裡為周圍的村民提供了小學和養老院。今年春節,中國國家總理朱鎔基還親自視察了這裡的情況。“我們住上了比原來更大的房子,用上了自來水,並且我們很快還會裝上電話,”65歲的張國民(音)老先生説,“我們現在的收入幾乎是從前務農的四倍。我們怎麼會不高興呢?”

    楊重慶(音)先生是在這裡進行實地調查工作的一位社會學家,他説:“的確,很多移民對他們的新居表示非常滿意。但是,也有人由於在新居上的花費過大而變得一貧如洗。我就看到過一些人住進了嶄新的瓦房,但屋子裏卻沒有一件電器和傢具。”

    當壩體在明年擴展到涪陵後,還要有大約50萬的人口被迫遷移;至2009年,大壩的主體工程將基本完工,長江水連綿蜿蜒直至重慶,而此時將至少還要有60萬人口移居他鄉。

    廢物清理

    另一個正在如火如荼般進行著的工程是要在水位升高之前,及時清理大壩周圍的河床。

    “我們向這裡扔東西扔了一百年。”一位村民指著遠處的一堆垃圾説。

    重慶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徐淑碧向外界宣佈了該項工作的計劃時間表,根據該計劃,重慶市管轄的8個區域將在今後的6個月中完成清理工作。她否認這樣的時間安排過於緊迫,她説:“我相信,在經過中央政府的檢查後,這樣的時間表只需要做細微部分的小改動。”

    除了生活和工業垃圾以外,該計劃中還包括了公共廁所、污水池、廢棄的醫院和獸醫站等公共設施的處理。最艱巨的任務在於如何去除那些已經被吸收到土地和水源中的有毒廢物。“實際上,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徐女士説,“我們可以將那塊土壤整個移走。”

    該項工程的批評者們對此表示出了一定的質疑。“亂扔垃圾已經成為了該地區居民難以克服的壞習慣。”《三峽勘探》(由加拿大環境及公共政策協會某項下屬基金主持編寫的調查報告——原文注)的中國撰稿人穆蘭(音)説。“清除工作要在所有居民遷徙完畢之後才全面展開,這樣一來政府會失去很多有關污染物置放地的寶貴資訊。”她還説。

    表面裂痕

    第三項工作便是三峽大壩的建築表層問題。在今年的早些時候,中國國內媒體以頭版頭條報道了三峽大壩發現裂痕的消息。“你需要面對緊迫的時間安排和複雜的施工環境,”視察小組組長錢正英(音)對工地的施工人員説,“我們再也沒有時間用來浪費,並且再也不能允許任何錯誤的出現。”

    巨大的腳手架已經豎立在大壩旁,以便填塞那些已經發現的裂痕,雖然這些裂痕並不寬,但是據説深度已經達到了2米。專家指出,對於如此大型的建築物來説,裂痕的出現在所難免,也不需要大驚小怪:這些裂痕很有可能是在澆灌混凝土時未能保證混凝土的溫度所致。而真正需要人們警惕的反倒是為了趕時間而可能出現的偷工減料。

    在重慶的一位密切跟蹤了整個三峽工程的國外觀察家認為,國外對該工程的很多批評都有些誇大其辭。今天,這個一度貧窮落後的地域正在經歷一場難以逆轉的改造。在重慶上周舉行的市政成就展上,幾幅表現移民歡樂生活的巨大圖畫赫然在列。觀察家們對該項工程表示出了高度的讚賞:“他們現在的奉獻,將換來我們未來的幸福。”重慶市的領導指出,整個重慶地區都可以從三峽水壩這個巨大的投資工程中受益;並且表示重慶準備吸引更多的移民,使重慶市的人口在未來的10年內翻一番。

    同時,三峽工程還啟動了另一個已經延誤許久的大型清潔項目:由世界銀行提供部分資金的污水廢物處理工廠興建工程。“我們當然不會讓這裡變成世界最大的垃圾場。”徐女士説。

    如今,長江上下的居民只有希望在三峽工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不要有任何人見利忘義,偷工減料。

    有關三峽大壩的資料

    高:185米(606英尺)

    寬:2000米

    耗資:190億英鎊

    啟動時間:1992年

    預計完工時間:2009年

    積極影響:

    控制長江下游平原的洪災

    産生巨大的自然能源

    促進新興工業的興起

    改善三峽水道航行狀況

    顯示中國馴服自然的能力

    消極影響:

    增加上游地區發生地震和山崩的危險

    120萬人口移居異鄉造成的社會代價

    對環境和歷史遺跡的破壞

    中國網2002/6/2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