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海社區建設的一點思考-費孝通上海講演  

    對上海社區建設的一點思考——費孝通教授4月12日在上海大學的講演(節選)

    研究城市社區建設是我近幾年給自己定的一個工作內容。我從研究鄉土社會開始,到研究農村變化,後來研究小城鎮,現在進入了大城市、大都市,伴隨中國社會走了一條城市化的道路。我認為,如果把傳統中國社會看作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一端,那麼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完成整個城市化過程。這個未完成不單單指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的過程或者工業化的過程,還指人本身的變化過程,從農民到市民的變化過程。即使像上海這樣已經形成多年的大都市,隨著城市不斷發展,也面臨著本市和外來農民的市民化以及他們和原有市民一起的現代化問題。今天的社區建設可以看作一個城市化過程的繼續,既是城市發展的繼續,也是市民現代化的繼續。我們需要在都市形成和演化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所生成的文化和社會遺産的背景上,探討今天對社區建設的研究和理解。

    一

    現在的上海社區是有其歷史文化基礎的,在研究當前現實問題的時候不能完全離開它的歷史。上海從一個沿海漁村為起點,發展成為今天的一個國際都市,有一個發展過程。根據史料,現代意義上的“上海”是從1842年“五口通商”開始的,是不平等條約産生的結果。一百多年來,上海從一個小鎮,到今天中國最大的城市,人口其實都是從外面遷移進來的,這個趨勢一直沒有斷過,而且遷移進來的速度越來越快。

    從近代歷史上看上海這個城市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租界時期,那是老上海;第二個時期是解放後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是上海市的重點,從各地招進很多工人;第三個時期是改革開放之後,出現了現在新型的上海。

    租界時代的上海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上海人的基本居住格局、生活習慣、地方文化,都與這一時期有一定的聯繫。當時的上海已經有了現代社會所有的社會活動和服務設施,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也深受現代西方工業化和市場化社會的影響,有很強的市民社會的風氣。上海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特點,不僅僅是有更多的洋樓,説更多的英語(洋涇),真正的特色是心理上和觀念上的。上海的文化,所謂“海派”文化,就是上海歷史的反映。

    當年上海開埠,海內外四方移民帶著原有文化匯集到這個小鎮。第一批鄉土農民在與佔支配地位的、成熟的西方商業文化正面遭遇中被迅速改變了,由此形成的上海市民和市民文化的基因,一直存在於上海人的行為方式,包括社區行為方式之中。來自不同文化習俗的移民及其後裔在共同相處中逐漸演化出共同的規則,形成了較為明確的遵守規則、服從權威的意識;鄉土的血緣和地緣關係因為市場和工業經濟的影響而被弱化和改造了,但在大都市的生活環境中,家庭內和鄰里間仍保留著守望相助的傳統;由於長期處於多元並存的文化格局中,市民對差異的包容性,對新事物的開放心態和面對機會的選擇能力得到加強。作為這些作用的共同結果,在上海,市民對個人自主性和獨立性的需要,對人際關係的合理性、選擇性乃至實用性的要求,都得到強化。具有明顯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個性的居民,在一個弄堂甚至一棟石庫門之中和諧相處,是那個時期形成的市民文化重要特點之一。

    第二個時期,就是解放以後。在計劃經濟時期上海是中國最大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計劃經濟搞得最徹底、最嚴謹、最完善的地區之一。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單位制”的影響,幾十年裏上海是以工作單位作為城市基本單元組織起來的,在居民生活方面,很多居住區是屬於某一個單位的,居民都是同一個單位的同事,個人自主空間不大。計劃經濟不僅是對物質産品的計劃生産,也是對人和人的生活的計劃安排。

    計劃經濟下單位制和居住方式之間,有某種協調性。國營單位中強烈的“共有”氣氛,與居民鄰里之間的“共用”氣氛,相輔相成,人們在觀念上也傾向於“共有”的感覺。社區中的住戶,彼此都很了解,有什麼事,大家都要一起去解決,而不是那種“各掃自家門前雪”的分離狀態,這種意識,在上海人的生活中,特別是在鄰里關係中,是早就有的。在計劃經濟下,有時候還受到了強化,很多地方的居住條件,也客觀上要求這種意識——幾個家庭住在一個弄堂中,朝夕相處,不像那種獨院的居住條件。這些歷史是後來從事社區建設的一個客觀的基礎。

    現在上海的發展,可以説正在經歷著第三個階段,就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階段,這是上海歷史上又一個大發展的時代,上海正在建成為國際大都會,並且沿著這個方向繼續發展。看看這些年上海的發展,就會發現,上海社會和“上海人”都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總的趨勢越來越多樣化。上海人自身的創造性已經發揮出來,同時又有很多國內其他地區的人、港澳臺同胞、海外歸來的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都紛紛來到上海,加入到上海的社會生活中,上海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觀念隨著發生了很多變化。上海的發展,是一個計劃經濟下的“大城市”向市場經濟下國際化、現代化“大都會”的轉變。它對上海市民和市民生活的影響特別大,也需要我們好好研究。

    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我們就要考慮如何使城市基層的社區建設,跟上上海總體的發展,而且要對上海的總體發展起到保障和支援的作用。如何在社區建設中,既培養共同的社區意識,擔負共同的責任,又能使人們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保持自己的活動空間,保持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保持每個個體和家庭自己的個性?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從這種基層的層次上,保持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多樣性、創造性和活力,使得在這裡生活的人感到舒適、安全、便捷、寬容而又豐富,這是上海在國際競爭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二

    面對上海的歷史和現狀,我們的研究工作要用科學的方法去了解它們的發展過程,了解它們産生的新問題,這正是社會學當前重要的工作內容。

    我們知道,市場經濟起來後,産品和人都無法按照一定模式去安排了,人在市場上活動,需要自己選擇,沒有人能夠代勞,要選擇,就要求自主能力。人在市場上形成的自主性,必然會帶到生活的各個層面。近幾年我們還看到,隨著人的流動,個人從市場獲得的資源份額有了差別,不同收入人群的出現,表明社會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社會階層逐步形成。這一點在社區層面就表現為不同人群向不同地域的集中,由經濟上自立的人員所組成的同質居民區已經出現,其數量和規模都在急劇增長,而需要外部幫助的弱勢群體也呈現同樣的集中趨勢。不同的人群在內部必然形成不同的關係樣式和組織結構,在外部必然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越來越多的市民經濟上自立已經沒有問題,他們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也將逐步形成和提高,隨著業主委員會等組織走向成熟,社區公共事務的自治開始成為居民的內在要求。新型的居民群體,新的生活習慣以及市民與政府之間新的關係樣式已經出現。它要求我們儘快找到新的社區管理模式和手段,以跟上城市的變化和發展。

    從上海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在社區中基本上還是通過行政體系組織起來的。上海的地區行政系統,在全國範圍一直算比較齊全完整的,即使在單位主導的時候也如此。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市先是為適應經濟改革和城市管理的需要,將原先的“兩級政府,一級管理”轉變為“兩級政府,兩級管理”,開始行政管理體系向下伸展的過程。新體制取得成效之後,1995年上海又進一步提出“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行政構架,街道由最初在單位--行政體制中的輔助地位上升為對地區範圍公共事務實施全面管理的地位。街道地位的變化,意味著個人現在主要作為居民被緊密組織到了區域行政體系之中,而不是作為從業人員被單位所組織。1995年上海市在確立“兩級政府,三級管理”體制時,結合吸納下崗國企幹部,首次把居委主要崗位列為事業編制,這反映出行政因素向基層生活的滲透。隨著個人生活事務不斷脫離單位轉移到居住區,居委會在社會事務管理上的重要性不斷上升,到世紀之交,“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城市行政構架最終成形。

    在社區裏,個人憑什麼接受管理或制約,又為什麼要“管閒事”?上海人是很喜歡講“關你什麼事”和“關我什麼事”的。要讓大家接受管,願意管,主要還靠文化認同,在價值觀、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上找到同一的感覺,共同管起來。上海人以前對不同居住區域,有“上只角”和“下只角”之分,從形式上看,就體現了以生活方式為對象的文化認同。經過這麼大的變遷,傳統的“上只角”或“下只角”區域,有些模糊不清了,但觀念還在,心理基礎還在,作為思路,今天在尋找社區認同基礎時,還可以借鑒。可以把這個文化的基礎再拓寬一點,內涵挖深一點,與居民的生活聯繫搞得更全面一點,作為生活方式的特點更鮮明一點,這樣形成的社區認同,作用可以更大一點。

    要落實居民自我管理,需要有相應的管理人和管理社區的方法與手段。已經達到經濟自立的居民在基本生活方面,不需要依靠別人,計劃經濟體制下常用的權力形式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彼此平等的居民之間需要一種“同意權力”。它不具有強制性,但有約束力,約束力首先不來自外部壓力,而來自因為自願參與和自主選擇而形成的內在動力。社區建設強調參與,視之為社區中人的管理和社會管理的主要方法,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基層政府在積極動員居民參與的基礎上,要及時而充分地授權給居民,增加他們參與決策的機會,盡可能把社區層面與居民直接有關的公共事務交給居民自己來決定,逐步使居民從認可具體事務上的自我決定,進到認可自我決定的方式,進到認可作出自我決定的權力,最後形成認可和尊重自我決定的習慣和制度。

    三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根據群眾的需要來開拓社區建設事業,要看到這种家家戶戶共同參與社區事務,但各家各戶又有不同興趣、不同要求的發展趨勢,探討如何根據這種情況採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來滿足群眾的要求。

    社區組織的出現,是居民實際生活的需要。社區建設也不是抽象的名詞,它體現了一批人所發生的地緣關係和互相合作的關係,包含著許多服務性內容。舊上海有各種組織來做服務性的工作,解放後是行政機構代辦,現在發展的趨勢是居民自理,研究這個過程很重要,它直接涉及到社區的基本功能,關係到如何提高城市建設的“人文關懷”的水準。如果我們能針對目前的實際情況,逐步引導人們在社區層次上,一步步走向自理,擴大民主生活的基礎和範圍,就會從最基本的層次上促進一種具有人文精神的、優化合理的社會生活,使我們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實實在在地上一個臺階,也為中國城市建設建立一個重要的示範。

    上海社區建設,離不開上海現代化、國際化這個大的背景。我們要把眼光放開,要看到國際化過程中未來的發展趨勢,今天的社區建設,是面向未來的,既要考慮到上海作為中國的重要經濟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要求,也要考慮上海作為亞太地區主要中心城市和世界重要都市的前景。在現代化、國際化的社會條件下,人和人的關係會有一些新的特點,生活方式也會有很多不同,社會機構也會有很多調整,家庭、鄰里、同事等等關係都在變化,這是一個動態的東西,怎麼變,需要我們去研究。特別是像上海這種走在現代化最前沿的城市,不少新的東西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已經不是“未來”,逐步地變為“現在”了,是現在每天正在發生作用的東西,社會生活中有很多新的東西都是從這裡面出來的,這些新東西就是影響我們社會未來的東西,我們的研究,要把這些都包括進去。

    文匯報2002/6/23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