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推行經濟外交  

    美國CNN新聞網2002年6月18日文章:中國積極推行“金元”外交(China wages 'big-bucks diplomacy')作者:威利沃萊普蘭(CNN中國問題高級分析員)

    中國共産黨第三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在他即將走下神壇之前經常提到“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當時的鄧小平已經認識到了市場經濟強大的作用力,於是再三叮嚀他的後繼者不忘“韜光養晦”,專心進行經濟建設。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可靠的經濟實力為後盾,中國外交的底氣更足了,在國際社會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上個星期,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冰島進行國事訪問,冰島政府宣佈禁止法輪功練習者進入冰島國境。同時,冰島首腦下令將國內的60名法輪功練習者驅逐出境,理由是一旦法輪功分子聚眾鬧事,政府沒有足夠的警力保護來自中國的尊貴客人。

    此舉遭到了美國國務院人士的批評,另外,一些人權團體也迫不及待的跳出來遊行抗議。但是,這些反對的聲音並沒有影響冰島政府的決定,如何才能接待好中國領導人成為冰島政府首要考慮的問題。反對者尖銳的批評冰島政府是因為貪圖中國方面可能給予的經濟優惠而不惜損害人權。事實是否如此,暫不討論,但是,北京在外交斡旋中打出經濟牌卻肯定不是第一次。

    2002年聯合國人權大會上沒有通過批評中國人權狀況的議案。美國在此次大會上已經不再有發言權,考慮到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上升,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願意像美國那樣,一定要在人權問題上挑中國的毛病。

    中國政府首次得力的運用經濟手段實現外交目的是在1997年,當時丹麥在聯合國人權大會上點名抨擊中國對待少數民族和持不同政見者的政策。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當即駁斥到:“我相信丹麥政府提出這項反華議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北京隨即取消了本國和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之間的所有商貿合約。在一年以後的人權大會上,哥本哈根以及另外不少歐洲國家顯然不願再就人權問題和中國形成對抗。

    自那以後,中國政府對如何運用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打經濟牌的次數也增多了。其中包括勸説歐盟國家不要向台灣出售武器。

    到目前為止,北京的人民幣外交進行的相當順利,經過聲勢浩大的申奧活動,她還獲得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拿破侖口中的“東方睡獅”已經漸漸甦醒。

    如果不出意外,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將於今年超過法國,到2005年超過英國。到那個時候,中國政府利用經濟手段爭取政治利益的政策餘地將擴大,其國際地位也將繼續提高。

    從廣泛的意義上講,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會利用類似貿易、投資或者稀有原料出口等經濟手段來增加實現外交目的勝算。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北京融入這一潮流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相較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以軍事威脅達到外交預期的方式,經濟外交也不失為一種有利於國際和平的外交手段。

    舉例來説,如果中國政府確信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以及無限的投資商機對台灣政商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因而願意主要通過經濟手段處理對臺問題的話,台灣海峽發生戰爭危機的可能性就將大大降低。

    畢竟,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百萬台灣人士在中國大陸沿海城市工作和生活。

    在運用經濟外交手段的同時,北京政府必須對這種手段的局限性有充分的了解。即是説,過度的使用經濟手段有時候往往會對外交事務的處理産生反作用。俗話説,過猶不及。如果北京在運用經濟外交手段時沒有把握好分寸,其他國家,特別是那些對中國抱有敵意的國家將得到充分的理由證明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會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北京政府積極進行經濟外交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中國威脅論”在美國政界的氣焰。這也是為什麼儘管有不少親華的政商人士在美國國會及白宮為中國政府説好話,一意孤行的台灣當局還是博得了更多美國議員、非政府組織以及媒體編輯的同情。

    北京採取經濟外交過程中的一些做法還在她的近鄰——日本國內造成了不良反響。儘管北京認為造成中日關係降溫的罪魁禍首是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抬頭,筆者認為,中國政府還是有必要從自己的做法中尋找一下原因。

    金錢不是全部

    最近中日、中美關係遭遇的曲折顯示,經濟外交並不是萬能的。如果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強國,除了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後盾之外,還必須以負責任的態度,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的帶頭作用。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中,儒家思想對塑造中國人的性格和民族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孔夫子強調“以德治國”,而將經濟、軍事實力的重要性放在其次。對現在的中國政府而言,在繼續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美德外交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上海市的《世界經濟先驅報》曾經公開討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職責和義務。該報在一段時間的系列報道結束之後下結論認為,如果中國想要在國際社會的核心確立自己的地位,首先必須實現經濟實力的巨大飛躍,然後,必須在政治改革和改善人權狀況等方面做出顯著的成績。也只有這樣,中國才能進一步實現富國強民的宏偉理想,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

    中國網2002/6/2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