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未能順應中國的經濟變化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印度未能順應中國的經濟變化

    印度産業聯合會主席塔倫達斯認為,中國的經濟之所以比印度表現出更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印度缺乏一種“民族雄心”;但是,中國經濟的強大非但不會激起印度産業部門的競爭本能,反倒可能加強印度某些人提出確立新的貿易壁壘的要求。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在亞洲大陸佔統治地位的大國,看似有許外部投資者的眼裏,兩國之間的不同之處似乎要大於兩國之間的共同之處。一方面中國經濟的無限擴張仍然使外國投資者著迷,另一方面印度依然是事後才會考慮的投資地。中國這個沉睡的巨人已徹底甦醒,但印度看來仍然在角落裏打盹。這種印象肯定也反映在一些嚴峻的數字上。1999年,中國吸引了403億多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而印度只吸引了21億美元。外國證券投資者一直忙於購買中國大公司的股票,而同時基本上忽略了印度較小公司的股票。

    中國價值最高的公司中國稱動通信集團公司的股票總額高達547億美元,相當於印度股市總額的45%。

    如果將兩國的經濟表現作一比較,人們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何投資者目前青睞中國了。十年前,中印兩國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幾乎相同。今天,中國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卻是印度的兩倍。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印兩國仍在不斷擴大差距呢?中國不斷增強的實力將迫使印度步其後塵嗎?

    印度産業聯合會主席塔倫達斯説,與中國相比,印席缺乏一種“民族雄心”。他認為,這多半是印度獨立之後強調經濟自力更生和謹慎地關行速度較漫的“印度增長率”的結果。

    他説:“印度經濟能夠以10%的速度增長。但經濟中的消極因素太多。那些認為在今後5年我們能夠保持7%以上的增長率的人很少,而認為保持5%的增長率就相當不錯的人卻很多。”

    談論很多的另一種説法是,印度太民主了,以至於難以獲得成功,雖然這種説法仍有爭議。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至少造成60年代至80年代期間東亞經濟 “奇跡”的部分原因是,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採用極權方式。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對於加強勞動紀律、調動國記憶體款、實施工業政策和將廉價資本轉向面向出口的公司而言是十分有效的。

    許多印度人不無痛苦地承認,共産黨中國在消除普遍貧窮方面所做的工作要比民主印度出色。毫無疑問,印度各邦和政黨奉行的民眾主義也阻礙著制訂一項有效的國家經濟政策。

    即便如此,印度仍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極權政府在管理經濟方面必然能夠做得更好。實際上,許多非洲國家和拉美國家的經歷表明,作出這種歸納是十分危險的。

    此外,沒有任何人嚴肅地指出,印度應該放棄民主體制。許多人認為,印印度實行民主體制是這個國家取得的最大成變。恰恰相反,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的這份報告卻建議,像印度這種表現欠佳的發展中國家應該擴大經濟自由的範圍。

    印度産業聯合會和世界銀行最近搞了一個聯合研究項目,印度的經濟自由度因此而突出出來了。該研究報告得出如下結論:許多印度公司因缺乏巨大的競爭優勢而受到了削弱,這是“幾十年運轉不良的政策、法規和薄弱的金融基礎設施”造成的結果。

    該研究報告發現,過多的繁文縟節束縛了印度公司的手腳。印度每個經理平均要花其大約16%的時間來與政府官員打交道,而中國經理只要花 11。4%的時間,許多發達國家只要花 5。8%的時間。

    基次,印度高昂的運輸費嚴重挫傷了國內生産商的積極性。中國的物流和港口系統較高的效率意味著其國內的紡織品生産商將其服裝出口到美國所花的費用要比印度公司低37%。再則,印度生産商面臨高昂的能源價格和不穩定的電力供應。

    又則,印度産業部門深受高利率之苦。印度公司支付的利息佔其銷售總額的5。5%,而亞洲其他大多數國家僅佔大約4%。

    該報告最後説:“最終,由於更加開放的貿易制度已變得不可避免,印度自救的辦法在於提高國際競爭力。否則,印度與中國、東南亞和東亞之間的差距將越拉越大。”

    然而,一些印度經濟學家指出,印度不可能而且也不應該從中國那裏汲取任何經驗教訓。另一些人則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印度這個主要競爭對手不斷加強的實力將迫使印度政府通過深化改革來開放其經濟。孟買一位銀行家説:“中國的威脅將成為消除印度自滿感的催化劑。否則,它將面臨瀕臨死亡般的金融危機。”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對印度經濟産生的直接影響相當有限。塔倫達斯擔心,中國的經濟擴張非但不會激起印度産業部門的競爭本能,反倒可能加強印度某些人提出確立新的貿易壁壘的要求。

    他説:“中國尚未産生我希望它産生的那種影響。把它看作是一種挑戰的人太少了,而太多的人則以另一種方式來看待它並説:‘趕緊關上大門把自己保護起來’。”

    參考消息2002/6/6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