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報》:同仁堂的故事  

    原題:同仁堂 肩負中藥使命 走過艱苦歲月

    今年2月初,我國電視臺NTV7啟播一套22集的中國大陸連續劇《大清藥王》,敘述的正是北京中醫藥鋪老字號“同仁堂”在清末庚子年間的故事;同仁堂在清朝時被欽定為供奉禦藥予宮廷的專用藥鋪,當時不許百姓求醫問藥;這層和宮廷非比尋常的關係,看似氣勢磅薄,實則如履薄冰。這段歷史融鑄成今日的同仁堂的兩句堂訓“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4月間《南洋商報》記者受同仁堂邀請,親自到中國北京參觀此老字號國寶級藥堂及其制藥廠,並訪問名醫,為讀者詳細報導。

    第一天到北京,略作休息後便前往北京前門大柵欄的老字號參觀。那條街昔日是商賈雲集,店舖林立之地。今日的情況亦不遑多讓。春季的週六是瘋狂購物的日子。午後刮著3級風,天氣雖冷,這條街上的購物人潮依然川流不息,名牌服飾、布莊等一批百年老店,就在這條街道上和古色古香的同仁堂藥莊毗鄰經營。

    站在街上,只見同仁堂的老藥鋪古典堂皇,窗酃雕花,綠瓦重檐。二樓外側挂著圓形商標,中間是“同仁堂”三個字。這天店裏人潮擁擠,身穿白袍的店員忙著招待顧客、抓藥、秤藥,煞是熱鬧。在這個空間裏,從人們身上的穿著和建築物的內外看,形成強烈對比,卻顯見同仁堂的經營理念:在繼承傳統時,也極力汲取現代意識。

    1996年,同仁堂投入資金重新裝修和改建。一樓古樸典雅,專賣新老名牌中成藥。二樓經營來自世界各地的保健品,也包括許多人參鹿茸等及切片及飲品。三樓的色調是白色的,看起來整潔明亮,很有現代感,經營各種西藥。

    門外站著幾個紅衛兵,維持行人來往的秩序。平常是沒有的,但這天的同仁堂有外賓到訪──義大利的海軍參謀長馬爾切洛德唐諾及其夫人前來參觀、問診及採購中藥。他們一行人在下午4點時乘坐貴賓車抵達,由外經外貿部的馬建平副處長接待,一行人興致勃勃地到店面參觀。

    稍後記者從馬建平口中得知,原來大柵欄的同仁堂常常有各國貴賓到訪,簡直太多了,多得讓人應接不暇。這麼顯揚自有其歷史淵緣。且先從最初的鈴醫生涯説起。

    【樂家老鋪】

    根據中國商業出版社于去年出版的《國寶同仁堂》一書撰寫,北京同仁堂的前身是樂家老鋪,過去是樂氏家族“祖遺共有”世代經營的藥店。幾百年以前,在江浙一帶,當地老百姓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老郎中,穿布鞋披布衣,從這家到那家問醫、行醫、賣藥,老郎中與村人相處融洽,既治病救人,又談天説地,閒話家常。這位老郎中,當地人稱“樂家老郎中”,他就是樂家的祖先。

    樂氏的宗族意識很強。寧波樂氏始祖樂人規為了不讓樂氏宗族失序,纂修了樂氏宗譜,並以樂汝貞為第一世祖,在寧波居住繁衍了31世代以後,樂家才有人遷往北京,在那裏才開始了北京樂氏家族。

    樂氏家族遷往北京後,起初還是當鈴醫,靠走街串巷行醫賣藥為生。和當時被達官貴人重視的正統坐堂中醫相比,鈴醫在舊社會是一種民間醫生,自成體系。民間的稱號有串鈴醫、走方郎中、草澤醫等等。他們當中有者針藥獨特,治病有速度,有驗、便、廉的特點,醫療上常常能見其效。

    那時,樂家後代樂良才繼承祖傳經驗,經常出沒于北京街頭巷尾,手搖串鈴,週游四方,治病賣藥,很受百姓歡迎。

    樂家從民間鈴醫轉變為正統中醫,始於樂良才的兒子樂廷松。樂廷松除了象父親那樣走街串巷,另一方面也為了適應大城市的行醫需求,開始學習中醫經典理論和方藥著作。經過樂氏兩代人的艱苦努力,至四世樂顯揚時,他鑽研醫藥之術,後來成為清朝太醫院的吏目,也就是掌管御醫的高級醫官,這才完成了朝向正統中醫藥轉變的使命,結束了樂氏祖傳的鈴醫生涯。

    樂顯揚于康熙八年(1669年)創辦同仁堂藥室,是個歷史的起點,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樂氏家族把該年定為北京同仁堂誕生之日,而樂顯揚就成為北京同仁堂的肇始之祖。

    1669年(康熙八年)樂顯揚創辦同仁堂。他于清初當上清太醫院吏目。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樂顯揚去世,第三子樂鳳鳴繼承祖業。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樂鳳鳴將同仁堂藥室搬至北京前門外大柵欄。當時同仁堂藥舖子前面是店、後邊是制藥坊,是一間自産自銷的藥店。

    1723年(雍正元年),朝廷藥房內發生權力鬥爭,同仁堂被怪罪,一名掌管品質的樂姓查櫃被斬首。稍後另一家同時也供奉禦藥的育寧藥店,由於字號‘寧’字犯了皇忌,而被取消供奉。因而同仁堂在禦藥房的地位大增。同年雍正皇帝即位,欽定同仁堂供奉禦藥房。從此獨辦官藥至清末近200年。

    1753年(乾隆十八年),由於樂家後人經營不善,加上天災人禍,樂家無力獨資經營同仁堂。經皇帝乾隆批准,同仁堂招商繼辦。樂家世交張世基繼辦,樂家獲二股分息。後來雖有外股加入,同仁堂業務仍難支援,不得不以典讓的方式合股經營。

    1831年(道光十一年),第十世子孫樂平泉繼承同仁堂,其時同仁堂正典給朱姓經營,同仁堂實際只有鋪東的名義,每日凈取字號錢的實際收入。樂平泉繼承後便努力重振祖業,另行開設廣仁堂展開商業競爭,後以鋪東身份在同仁堂寄賣成藥,累積資本,排斥外股。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樂平泉正式將同仁堂股份全部收回。

    1880年(光緒六年),樂平泉逝世,由其繼配夫人許葉分主持同仁堂事務,時達27年。由於她知人善用,事必躬親,因此在社會動蕩的時期,同仁堂仍鞏固發展。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之亂,義和團運動興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此時許氏率領樂家滿門避難逃往太原,同仁堂托交查櫃(高級職員)劉輔庭留京代管。

    1900年5月,大火燒北京前門街巷二十余條,大小商號3千余家,同仁堂前庭被燒。同仁堂老匾被職員張翊亭搶救,得以倖免。八國聯軍進駐樂家住宅,樂家書籍傢具被毀殆盡。

    1901年冬,《辛醜條約》簽署,八國聯軍撤軍,許氏也回京城重新整頓同仁堂。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許氏去世。

    1911年,清朝滅亡,同仁堂承辦的官藥皇差也宣告結束。同仁堂實行樂家四房供管,由於爭權奪利,故此業務漸走下坡。

    1949年,北京解放,中國共産黨成立了同仁堂公會。經過勞資談判,樂家負責人樂松生出任同仁堂經理。其時,同仁堂是北京最著名的私營企業。

    1954年,同仁堂成為公私合營企業。同年同仁堂制藥廠成功研製人工牛黃丸。

    1966年,同仁堂正式成為全民國有制企業。同年發生文化大革命,300年曆史的同仁堂老匾被毀,幹部被扣押毒打,建築物的雕梁畫棟及歷史資料文獻被毀。十年浩劫期間,同仁堂牌子被取消,産品被改名,科研中斷。

    1979年,同仁堂恢復原名,重新組織制藥廠。

    1990年,同仁堂制藥廠進行全面品質管理(TQC)、藥品生産管理(GMP)、藥品管理法、藥品生産企業等等各種現代化企業標準。

    樂顯揚認為,“可以養生、可以濟世者,惟醫藥為最。”他親自擬定了堂名“同仁,為何起用這兩字?他説:“‘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

    同仁一詞源於《易經》,意思是和同於人,寬廣無私,有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之意。

    關於這名字由來,同仁堂有另一佳話。同仁兩字,原取自樂氏家傳鈴醫留下來的刻有針灸穴位的銅人。銅人的模型是根據北宋名醫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設計而成。樂氏家族原想用銅人為設堂制售藥物的奇異標誌,後因考慮到銅人全裸而不雅觀,轉而聯想到“銅人”的諧音“同仁”二字。

    《南洋商報》2002/05/05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