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抗衡中國 日韓也搞經濟特區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設立了經濟特區。如今,南韓、台灣和日本也出現了設立經濟特區的趨勢。經濟特區在一定區域內大幅放寬限制,是一項以實行優惠政策來招商引資的制度。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的激烈競爭時代,作為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取勝的一種手法,經濟特區制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南韓政府把去年春天通航的仁川國際機場、金浦機場附近的松島新都市和永宗島等指定為經濟特別區域。為了與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抗衡、吸引外國企業,南韓今年內將出臺優惠稅制和改善居住環境等招商引資政策。南韓基於把約有4000萬坪(一坪約合3.3平方米)的這一區域建成東北亞物流中心與商業中心的戰略思路,準備集中人力和物力進行開發。

    具體來説,把仁川國際機場和釜山光陽港建成東業亞物流中心,把首都西部的5個地區建成商業中心。作為關稅自由貿易區,把永宗島建成航空物流基地和旅遊度假地;把松島新都市建成吸引跨國企業部部職能的商務區。此外,把漢城上岩洞地區建成資訊産業城市,把京畿道高陽市和國際會展中心。南韓計劃在2020年前分三個階段進行開發,以便實現這些地區的分工和有機發展。

    除此之外,南韓還對進入經濟特區的企業實行優惠稅制,比如在一定時期內免征法人稅和所得稅等。在經濟特區內,除韓元之外,還允許美元、歐元和日元流通,同時指定韓語和英語為公共語言。南韓預定發行英文汽車駕照,外國技術人員和商人無需短期簽證。

    南韓領導人抱有危機感:“如果袖手旁觀,南韓有可能被日本經濟和日益強大的中國經濟擠垮。”他認為,必須制定一個能夠在經濟全球化的激烈競爭時代生存下去的商業中心戰略。

    另一方面,日本也在加緊制定經濟特區設想。4月1日付諸實施的《沖繩振興特別措施法》,就包括創建允許減輕金融與資訊技術相關産業法人稅的金融特區(金融業務特別地區)和資訊特區(資訊通信産業特別地區)的內容。

    對於進入金融特區的企業,法人稅率由通常的41%降至26%左右。在爭取吸引資訊通信産業的資訊特區,企業同樣可以享受優惠稅制。

    大阪府也擬定了“經濟再生特區”設想。太田房江知事本月上旬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允許地方獨自創設放寬限制制度的要求。這一設想把大阪市區指定為“促進創業型經濟再生特區”吸引大學的研究機構和外國技術人員,創建將“知識”與“風險資本”融為一體的新産業。

    如果拘泥于現有限制和稅制,就會錯過巨大的商機。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亞洲各國及各地區如何運用經濟特區制度,才是今後的關鍵。(記者 池永達夫)

    日本《世界日報》2002年4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