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舊衚同,拆得心疼  

    舊四合院已經破敗不堪

    由北京的主路轉入狹窄泥濘的小衚同,宛如步入昔日。走過滿是油污的推土機,走過歷經了幾世紀王朝的城墻,走過已破碎的灰磚房———那上面被重重地刷上一個巨大的漢字———“拆”。

    這就是南池子,與紫禁城半英里之隔,是庭院式住宅構成的小衚同中的一個。這些衚同和住宅一度非常多,現在則日漸縮小。自蒙古軍隊13世紀攻到這裡以後,它們就開始在北京城的中心地帶紮下了根。

    很久以前,有位皇子曾經住在這兒,附近的清朝宮廷學者們也常來到普渡寺研習。而現如今,堂堂的四合院卻擁擠不堪,房屋瀕臨倒塌。市政府認為,這與正在日益成為國際大都市、代表著中國形象的北京格格不入。在這裡,房屋岌岌可危,管道設備破損不堪,有的居民上個廁所都要跑到百步之外。

    所有古老都市的一個苦惱

    然而,這種情況不會再持續下去了。代之而起的現代化新區,在外觀設計上仍然保持老房子的模樣,但將有著堅實的地基、暢通的管道和電力———即使是隔壁的紫禁城,歷經數百年滄桑,都從未進行過這麼大規模的改造。長期居住於此的人們會搬遷別處,他們中的一些人也許會出更高的房價再搬回來。

    隨著經濟發展、外資引進,以及能夠刺激經濟的奧運會的即將到來,北京正在高速走向未來的振興。不過,這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都城也面臨著一道難題。所有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從耶路撒冷到雅加達,在進入21世紀時都會為這樣一個問題苦惱:要進步,還是要保護?

    “保護工作一直是優先考慮的環節。”南池子所在的北京市東城區副區長王健清説。他進一步補充:“我們的目的是要提高人們的生活、居住水準。然而如何達到這兩方面的平衡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發展旅遊業、增進國民對悠久歷史的自豪感,這種需求正在促使北京市政府推進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讓北京能夠成為文明古國的標誌,展現在世人面前。

    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在不斷深化,這不僅是為了造就新一代企業家,更是為了實現“建國”的信念,這是擁有幾十年曆史的中國共産黨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

    20世紀70年代,當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大力發展國力,以適應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時,中國卻仍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那時侯,很多父母給孩子起的名字就叫“建國”。中國花了20年的時間迎頭追趕,如今,她已經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也加入了世貿組織。現在北京幾乎每輛計程車上都有中英文雙語的標語:“新北京,新奧運。”

    為了保護舊城風貌,政府設立了25個重點保護區,在那些地方,歷史始終是最先考慮的對象。官方媒體也宣佈了從舊城墻到名作家故居的一系列文物保護計劃。

    一系列數字與擔心

    市政府也正在為減輕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提高人們的生活、居住水準而努力。在市中心,約有117萬人還居住在所謂“危舊房”中,7萬座房屋將被“改建”,雖然對“改建”這一概念還沒有確切的定義。超過8500戶家庭將要重新安置,以緩解市中心的人口擁擠狀況。數百噸破舊石塊將被清除。這其中甚至可能有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那個年代就已存在的石塊。

    政府的方法是:讓居民們從破舊的房屋中搬遷,拆掉、重建。幾個月後,那些願意回來的居民可以回來,不過他們要付較高的房價以重返這個面貌一新的家園。對於安置問題,鄰近市中心的北京市崇文區副區長陸海軍説:“拆遷戶們可以先和他們的親友一同居住。”

    也有人擔心,這些規模宏大的搬遷工程所造成的混亂會破壞北京的歷史,特別是那些古老的四合院和在北京被稱作“衚同”的曲折密集的小巷。

    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的方擁教授提出忠告説,即便是精心設計的改建也會扭曲那些古建築的原有風貌。“這真的很矛盾,一方面要保護衚同和四合院,一方面又要建設城市,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方擁説:“理論上,沒有人反對保護衚同。可事實上,這是很難作到的。如果我們一旦毀壞這些古建築,那我們將永遠失去它們。”(泰德安東尼 朱弘譯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2002年3月31日)

    《環球時報》 (2002年04月18日第九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