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機直航”的臺前幕後
徐青

    春節將至,數十萬在祖國大陸的臺商若集中在春節前經港澳返臺,又將重演往年臺商返臺一票難求的一幕。為此,身為“中國臺商發展協會”會長的國民黨“立委”章孝嚴建議臺當局在農曆年時段,專案許可島內航空器,以定點、定時、定對象的方式,往返上海、台北間接運返鄉臺商,即“包機直航”。此案若以正常思維看待,于情于理于利均應可為。故大陸臺商、島內業者翹首以盼,新聞媒體追蹤報導具體運作過程。而在政壇上,由於“包機直航”直接觸動了臺當局在“三通”問題上的敏感神經,所以一直難於定案。

    “包機直航”激蕩朝野

    為推動“包機直航”案,章孝嚴召開記者會指出,定點包機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如果臺當局連“定點包機”都不同意,民眾根本不必寄望陳水扁任內會實現兩岸直航。國民黨主席連戰則指示“立院”黨團全力配合推動該案。同時,“包機直航”案一提出,在“立院”就獲得各黨派超過140人的連署。台灣企業界、民航業者對“包機直航”案更表達高度意願。他們有的從人道角度出發,提出臺當局至少要為臺商返鄉過節提供便利條件;有的站在兩岸關係、島內經濟發展的角度呼籲,兩岸“三通”有任何突破都是好的,希望以後兩岸可透過直航進行雙向交流及加強兩岸互動。與此相反,民進黨則以“包機直航”要兩岸坐下來談推託,並上綱上線質疑包機直航的推動者“是要犧牲主權。”臺聯黨中央更無事生非地稱,大陸“必須先撤導彈,才能談兩岸直航”,否則“不排除強烈抗爭”。

    11月12日,“行政院長”遊錫堃辯稱,春節期間的“包機直航”涉及的問題與整體直航不易區隔,因此也“均須透過公權力性質的正式協商才能解決”;在兩岸未能協商或協商未果之前,可依現行航線,以“間接直航”方式進行。民進黨當局實際上仍堅持“一邊一國”的分裂立場,以政治分歧阻撓兩岸直航。“陸委會”、“交通部”官員分別站在政治、技術的不同層面各説各話,出爾反爾,引起民間諸多質疑與抨擊。直到11月15日,“陸委會”才敲定大體輪廓。包括:包機通航期間定為明年1月26日至2月10日;臺商及其眷屬可搭包機返臺過節,准許自大陸包機返臺的臺商及其眷屬再搭乘包機返回大陸;但包機來回都需在香港、澳門停降;開放包機的航點只限于島內中正、小港機場和大陸的上海;該政策僅針對今年春節包機。“陸委會”特別強調,臺當局目前所允許的是“間接包機”,不是直航,走的是既有的臺港;而且,臺當局把它經常挂在嘴頭上的“對等”放在腦後,堅持包機間接直航排除大陸航空公司參與。至於哪些臺商適用於這項包機,“陸委會”將比照現行金馬“小三通”政策中有關的規定。

    “間接包機” 製造障礙

    兩岸交流的深入發展、島內不妙的經濟形勢以及加入WTO後的新經濟格局,都顯示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兩岸間逐步發展起來的“間接三通”已遠不能適應兩岸關係迅速發展的需要。

    “三通不通”導致的時間、成本消耗驚人;拖累島內經濟,已是島內外企業家、乃至政治人物的共識。島內為數眾多的大企業家們向臺當局發出嚴重警告。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信託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辜濂松、 宏諅公司董事長施振榮等都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就目前的態勢,兩岸儘速“三通”是必要的,也是趨勢之所在,是帶領台灣突破經濟成長極限的關鍵,它能讓台灣經濟保持競爭力,也會對島內失業率、自殺率一再飆高所引發的民眾信心低落有提升的作用,若再拖下去,台灣就一點籌碼都沒有了。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謝坤宗日前聯合20余個臺商協會發表共同聲明,要求臺當局早日促成兩岸“三通”,以減少臺商因兩岸不能直航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時間成本。就連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美國在臺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都在不同場合多次提醒臺當局,少一些“台獨”動作,多關注經濟問題;兩岸直航遲遲無法開始,台灣相對的競爭優勢將逐漸喪失。

    “包機直航”是促通的嘗試。基於祖國大陸為推進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而在兩岸“三通”上所一貫秉持的誠意,特別是針對祖國大陸為排除政治干擾而提出的一系列更加務實的主張,“包機直航”實際上可以説是島內在野黨,以臺商具體合情合理的春節返臺需要這一理由為“三通”尋找的一個突破口,是“三通不通”背景下“促通”的一個努力。“包機直航”雖然與真正的直航仍有很大距離,但可算是以“包機”方式踏出“兩岸直航”的第一步,也可算是為早日實現“三通”進行的一次嘗試。但臺當局基於其頑固分裂立場所作出的方案,等於在“包機”與“直航”間畫了一條不可逾越的界限。對此,章孝嚴表示,他要繼續爭取臺當局讓包機“間接不落地直飛”,並帶著島內民航業者赴大陸商談了有關包機的具體事宜。島內民航業者表示,儘管“間接包機”方式造成業者航運成本不經濟,效益不明顯,但他們仍有意願飛航。他們説,如果想在未來兩岸實質通航時佔先機,現在就算賠錢也會攬下生意。

    從“包機直航”到“間接包機”,人們看到的,一邊是島內經濟“行路難”,業界嗷嗷待哺,在野人士力不從心的無奈,一邊是臺當局執迷不悟的離弦走板。

    “間接包機”“台獨思維”之所需

    為什麼在技術上完全可行的“包機直航”方案,台灣當局非要將其操作成“間接包機”呢?

    一是,臺當局始終對兩岸直航虛情假意。兩年多來,陳水扁當局除了除罪化的“小三通”外,一直在阻撓“三通”。對“包機直航”,“陸委會”坦承,明年春節“台灣飛機能否一機到底,包機讓臺商返鄉,現在我方把球拋給對岸,讓對岸去決定,以免我方老是被人批評‘沒有開放的誠意’”。當然,為選票計,臺當局也會吸收一些民間意見以示安撫,也需要用“三通”議題來作秀,而所謂“三通”必須“兼顧國家主權與安全”、必須經由“兩岸政府談判”等,實際上就是堅持“一邊一國”的分裂主張,並企圖將責任推給祖國大陸製造兩岸敵意的手段。因此可以預見,台灣當局以這種心態處理大陸政策,任何有利於兩岸人民利益、有利於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事情都會滯礙難行。

     二是,阻撓直航乃是“台獨思維”的反映。臺當局之所以對兩岸“三通”毫無誠意,對“三通熱”大潑冷水、猛踩剎車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台獨”思維。依“陸委會”評估,兩岸直航便利並促進兩岸往來,將對陳水扁“一邊一國”的“國家認同”有不利影響。因此,為了確保兩岸“一邊一國”,必須盡可能地割斷兩岸的“臍帶關係”,阻止兩岸一切不在其“有效管理”之內的密切互動。這是臺當局阻撓兩岸人民往來交流的原因所在。因此,面對“三通熱”,陳水扁才叫囂“不要以為大陸促‘三通’的背後就是和平”,呂秀蓮也鼓噪“島內各界不要隨大陸的善意而起舞”。“包機直航”就是這樣在臺當局“台獨”政治的扭曲下面目全非,成了“間接包機”。

     總之,以個案處理的“包機直航”經過朝野臺前幕後纏鬥,現在暫以“間接包機”方式進行規劃,其到春節能否順利啟動,能否在真正意義上解決臺商返鄉難的老問題,還有待觀察。

    《台灣週刊》2002年第46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