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在中國
    ■文/劉鈍 俞曉群

    科學史的源頭可以遠溯得同歷史學一樣久遠,儘管近代意義上 “科學”的出現只是在西方文藝復興之後。試想一下,假如沒有古希臘學者關於他們當時和他們前輩有關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思辯的那些記錄,後人對西方文化中理性主義傳統的來源又能有多少認識呢?同樣,如果沒有浩瀚的中文歷史文獻和司馬遷以降的編史傳統,今日我們對古代先哲關於自然現象的哲學解説和種種技術工藝的探索就成霧中看花了。

    然而只是到了近代,科學的發展對人類和社會才産生關鍵的影響,科學史作為一門獨立的成熟學科不過是20世紀的事情。1913年比利時人薩頓創辦了科學史雜誌ISIS。1928年8月,七位科學史家在奧斯陸召開的第7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決定成立一個自己的組織並定期舉行會議,這七位學者就成了國際科學史研究院的創始人,首屆國際科學史大會則于次年5月在巴黎召開。經過80多年來世界各地科學史家的努力,科學史已發展成一項蔚為可觀的學術事業,其建制化的水準並不比歷史學中其他任何一個分支遜色,而其溝通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特殊作用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認識。

    在實現建制化的同時,20世紀的科學史相繼經歷了邏輯實證主義、新人文主義、馬克思主義和科學哲學的歷史主義等多種思想流派的衝擊,從而獲得學科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在動力。科學史又從人文社會科學的不同分支汲取養料,特別是與相鄰的學科如科學社會學和科學哲學互相滲透影響,從而構成一個研究元科學的新興邊緣學科群。今日的科學史已成為研究科學、技術和醫學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以及它們與社會互動關係的一門學問。當代的科學史家應以全面理解科學在社會中的發生與成長、促進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整合為自己的使命;從事科學史寫作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描述相關知識的演進脈絡,更應以促進民眾具備符合時代要求的均衡的文化素質為更高的目標。

    大約與科學史在西方建制化起步同時,受到“五四”精神啟蒙的一批中國知識分子開始以現代的科學知識整理和研究不同學科領域中的歷史題材,他們自然成為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1956年9月以竺可楨為團長的中國科學史代表團前往佛羅倫薩出席第8屆國際科學史大會,這是中國學者第一次以科學史家的身份在國際科學史界正式地集體亮相。1957年元旦則有中國第一個科學史機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的建立。

    但是就建制化這盤棋而言,建立國家級研究機構僅僅是其中的一步。大模樣局面的出現,除了自身研究水準的提高外,還取決於學科生存其中的社會環境的改善,這裡包括學科點的建設與繁衍、學術資源的增長、權威部門的支援、公眾的理解、後續隊伍的培養、國際間高水準的對話和交流,以及相關出版物的繁榮等。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經過幾十年數代人的努力,科學史作為一項學術事業在中國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主要表現在:

    (1)已在若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成一批博士點與碩士點,並培養了一批在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兩方面均接受過正規訓練的科學史專業人才;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自然科學學科規劃中,科學史被定為理學類一級學科,可授理、工、農、醫等博士學位。

    (2)1999年在若干高校出現了係一級的科學史機構,如上海交通大學的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和中國科技大學的科學史與科技考古係;其他高校特別是一些研究型大學中的科學史中心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以相關科研院所與高校為中堅的科學史學術共同體已在中國出現。

    (3)今日中國科學戰略的決策者,已對科學史所特有的社會文化功能,及其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可能發揮的作用有了清醒的認識;在中國科學院率先實施的知識創新工程中,將考慮設置與科學史有關的國家級研究平臺。

    (4)通過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多種學術期刊、各類大眾傳媒、大量科學史專著和工具書的出版,科學史圖書和論文的評獎等諸多渠道,科學史研究已贏得一定程度的社會認同。

    (5)中國科學史家的研究已引起國外同行的充分注意,隨著國際交流的深化和一些中青年科學史工作者從國外學成歸來,中國科學史研究和學科建設的國際化正在加速進行。

    所有這些都表明,科學史在中國正步入一個再建制化的階段。這一進程的發生與發展,必將有力地提升中國科學史研究的整體水準,也必將使科學史在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與中國文化的復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和遼寧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劃的《新世紀科學史系列》,就希望對科學史學科在中國的再建制發揮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系列旨在鼓勵科學史、技術史、醫學史及相關領域內有創意的專題研究,接受海內外的合格書稿,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學術出版計劃。系列由兩單位的法人全權負責,不組織編委會,不約請名人搞應酬活動,成熟一本出版一本,希望藉此為學術界和出版界協力建設21世紀的新文化作一探索。

    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往往就是文明形態成型和學術綱領重建的時代。在被雅斯貝斯稱為“軸心時代”的西元前6世紀至西元前2世紀的近400年間,人類的精神生活幾乎同時獨立地在中國、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臘得到質的飛躍,人類文明的早期格局由此而奠定。如今,21世紀已經悄然降臨我們身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科技日新月異的眩目光輝中,環顧那些曾在“軸心時代”榮耀過的土地,任何一個不帶政治或種族偏見的人都會承認,中國今天仍然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的一個地區。中國的科學史事業能否在新世紀走向輝煌呢?我們將為此努力並懷著真誠企盼著。(本文係《新世紀科學史系列》一書前言,標題為編輯所加。)

    ——《新世紀科學史系列》遼寧教育出版社。《祖衝之科學著作校釋》嚴敦傑著,郭書春整理;《明清測天儀器之歐化》張柏春著;《何丙郁先生科學史論文選集》何丙鬱著,胡維佳整理;《科學之旅》路甬祥等著;《阿輸吠陀——印度的傳統醫學》廖育群著。

    ——科學時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