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週末》評論:寄厚望于十六大  

    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200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這次舉世矚目的大會會期既定,雖然還有兩個多月才召開,但已令人滿懷期待。

    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中國共産黨是執政黨,其黨員已達6400萬,作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政黨,成為13億中國人民的領導力量。十六大及其一中全會,將選出新的領導集體。此次大會,必將直接影響中國未來的走向,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按照既定目標,在中國共産黨執政約100年的時候,即本世紀中葉,我國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初步實現現代化。而這次會議,正好處於中國共産黨執政百年奮鬥的中間時段,時機非同尋常。中國此後的走向如何,是人們倍加關切的。江澤民總書記今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的重要講話,為十六大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論準備,也是十六大的指導方針。

    在這個講話中,江澤民指出,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完成三大歷史任務(現代化、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表明,黨在繼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後,不僅仍將延續鄧小平開闢的改革開放路線,而且還將根據變化了的形勢,將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行動指針。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不僅不會改變,而且還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向前發展。

    據信,十六大以後,中國共産黨將更致力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切入點的。當初,中國面臨的是“球籍”問題。經過20來年的摸索和創造,中國依次實現了“翻一番”、“翻兩番”的前兩步,中國市場取向的改革帶來每人平均GDP大幅度躍升,從總體上講,人民生活由“溫飽”進入了“小康”,“球籍”問題可以説得到解決,這是了不起的執政成就。但是,應該看到,中國離民主、富強、文明的現代化目標還有不短的距離。國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仍然不少,諸如官員貪污腐敗,東西部發展差距拉大,城鄉差別仍然存在,經改邊際效益遞減,分配不公等等,改革越到縱深,這些影響中國發展和穩定的迫切問題,就越不是單純的經濟改革所能解決的。

    “小康社會”要“全面建設”才能實現,這個“全面”大有文章。既然要“全面建設”,就將不僅僅是經濟的,還要是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這既是中國國內目前改革、發展、穩定的客觀要求,又是國際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的需要,因為這種綜合國力,不僅包括經濟、科技和軍事的力量,還包括政治文明的凝聚力和文化交流的影響力。這就要求中國全面迎接挑戰,在國際競爭中爭取做優勝者。

    從現實來看,辦好中國的事情,一要靠執政黨把握中國社會和國際競爭的脈搏,提出有號召力的黨綱政綱,打造一支清廉而有效能的黨員幹部隊伍;一要靠人民、企業的活力和創造性的充分釋放。江澤民在“五三一”講話中,對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化建設、黨的建設等問題作了系統闡述,可以看作是一個提綱挈領的回答。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五三一”講話中,江澤民兩次談到“優勢”。第一次是在談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他説,“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性,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優勢”,他強調“著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

    在談到黨的建設時,江澤民再一次談到“優勢”;“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善於組織群眾、宣傳群眾、聯繫群眾。”他強調黨自身建設的“兩大歷史性課題,”即“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如何發揮這兩種優勢,克服“最大危險”、解決“歷史性課題?”如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等,十六大將作出明確回答。

    我們寄厚望于十六大! (曾三省)

     南方週末 2002年08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