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廠舊事
    琉璃廠:一個遼遠而神秘的記憶

    □劉欽偉

    近日讀到陳重遠的《文物話春秋》,終於使我真正地走進了琉璃廠,走進了一個古玩界的記憶。

    陳重遠出身於文物世家,做的是政治教員的工作,離休後用近10年的時間,採訪古玩界老行家500多人次,寫出這本書寄託對琉璃廠的情懷。琉璃廠原本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為修建北京宮殿在那裏燒制琉璃瓦件的地方,逐漸成為小街市後,有了舊貨攤,並繼而發展成古玩街,其本身就不失為一樁有意味的事。

    在清代,為官者進琉璃廠古玩店,見到掌櫃就要抱拳拱手,口稱“年兄”,這是客氣話,過去要同時登科者才這樣稱呼的。古玩店的掌櫃是商人,又是學者、專家,即使不是落榜舉子,也有著良好的知識儲備。道光末年,毛公鼎在陜西岐山周原出土,經琉璃廠古董商之手,轉金石學家陳介棋收藏,金石學的研究再度興起。光緒二十五年(1899)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甲骨文,豐富了金石學研究的內容,古董成為文人學者蒐集研究資料的助手。尊古齋的黃伯川將甲骨刻辭同青銅器上的銘文作過比較,發現兩種文字相近,都拓印下來,編撰成書百餘冊。清末,學部參事羅振玉寫《殷墟書契》,成為舉世公認的甲骨文學者,多得了黃伯川的幫助。

    在琉璃廠,最大的古玩店是清秘閣,它是乾隆皇帝弘歷的奶媽周嬤嬤開的。弘歷從小就被康熙爺從雍正府接進宮,由三位奶媽餵養,其中奶水最好的就是周嬤嬤。弘歷愛吃她的奶,6歲時才讓她離宮。弘歷25歲登基,年號乾隆。有一年乾隆過生日,思念起周嬤嬤,便召她進宮。嬤嬤將自己的兒子讀書未成想做買賣的事跟皇上説了。乾隆説:“你家可開個南紙店。”並起名字叫清秘閣,下旨由周家承辦六部衙門的文書辦公用品,還將御用印泥的製作交給周家。“清秘閣南紙店”這匾額是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阿克敦書寫的,神氣十足。

    咸豐、光緒年間,經潘祖蔭、翁同龠禾、李文因、吳大澄、王懿榮等文官學士的提倡,逛琉璃廠成為一種風氣。有的官員早朝後不回府第,而去琉璃廠。一般都是前有頂馬,後有跟騾,中間四人抬的轎子,從宣武門出城,來到琉璃廠,先進清秘閣,清秘閣有拴馬和停轎的空場,店舖內有更換朝服的內室。官員逛古玩店不換便服則不成體統了。

    舊時説“一品官,二品客”,這客指的是古董商,也就是説官員同古董商是賓客相待。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往西安,朝臣不再應班上朝,一些大臣閒得沒事,便到聚源齋去,掌櫃陳玉堂什麼時候都是殷勤招待,茶葉、鼻煙、水煙袋樣樣備齊,官員們各有所好。他出售的銅刻墨盒,也引起官員的競相購買。

    1902年初,慈禧和光緒返駕回京,大臣們照例上朝。內務府一位大臣受陳玉堂的侍候不少,把修繕宮殿的工程包給他,由他再找人承包。內務府下賬的銀子是100萬兩,給陳玉堂是80萬兩。而陳玉堂與包工頭的協議是50萬兩,白得30萬兩,一夜暴富,自覺不得了,進了大批假珠寶出不了手,又吸上鴉片,很快就潦倒了。

    古玩界也是個名利場,當掌櫃的要有眼力,有膽識,也要會交際。因而在這一行裏,也就有傾軋,有憂愁,有冒險,老於世故。慈禧太后西逃的一年多,宮裏的收藏丟失太多,她回鑾京城,要下旨查抄全城。親信慶小山奏請以收購代查抄獲恩準,便在隆福寺設收購站,讓管家常惠川在那裏當差。內務府總管文索看準這個時機,出資9000兩銀子,在琉璃廠開設延清堂,請丁濟謙當掌櫃,把常惠川的收購生意拉到這邊來,合夥做官窯瓷器生意。

    清末民初,琉璃廠古玩街,在國內外叫響。那時候,皇家、王府的珍藏品大量流入民間,流入海外市場。清王朝覆滅,末代皇帝溥儀靠抵押古玩珠寶向銀行借款,維持過慣了的奢侈生活。1924年,溥儀出宮前,鹽業銀行拍賣一大批內務府瓷器庫保管的官窯瓷器,其中有很多保管一二百年,尚未打開倉裝的珍貴瓷器。如康熙官窯五彩十二香杯就有4000件之多。榮興祥經理賈騰雲通過鹽業銀行總經理岳乾齋買到許多宮裏抵押的官窯瓷器,珍貴的郎窯紅油錘瓶就有一對,被美國考古學者福開森以重金收購,運往美國博物館收藏。

    以前我記起琉璃廠,是將它與精深和博大聯繫起來,有一種自豪感。自從我讀了《文物話春秋》後,方才覺得其中的負氣與蒼涼,除了澀,還感到一種難堪的惆悵。過去琉璃廠的古董商們賣給外國多少珍貴文物,都賣些什麼?只有天知道。為人所知的,如昭陵六駿的“拳毛□”和“颯露紫”,還有龍門的北魏石雕,“帝後禮佛圖”以及雲岡的一道石佛頭像被盜賣到外國,分別是趙鶴舫和岳彬這兩位古董商幹的,兩人驟然巨富,但民憤難平。

    世事無常態,富貴非恒有,陳重遠以“看透者”的心態,對古玩業作了常人所不及的觀察,雖説全是趣聞軼事,卻讓人從中看出實際的人生。他之所以四處尋訪古玩老行家,還是為了琉璃廠那一點記憶。我看了幾遍他寫的書,仍然説不出琉璃廠經營了一些什麼古玩字畫,哪些是賺大錢的?可我知道在那裏培育出像蕭程雲、劉九庵、孫會元那樣的文物鑒定專家,稱得上是“國寶人物”。沒説錯的話,這就是琉璃廠的主要歷史功績。

    羊城晚報2002/8/8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