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移民非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
    自從三峽工程動工以來,一種説法就開始流傳:三峽移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近年來,隨著三峽工程的進展,特別是移民計劃的陸續實施,這種説法越來越多,有人甚至將三峽移民稱之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或者稱為世界之最。

    從中國移民歷史看,這完全不符合實際。只要舉出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移民的規模,就不難作出結論。

    漢武帝時曾實施大規模的移民:元朔二年(前127年)招募10萬人遷朔方,安置在今黃河、烏加河一帶的河套平原和黃河以南地區,移民來源很廣,主要來自關東(今太行山以東的河北、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元狩四年(前119年)關東連年遭受水災,72萬多貧民被遷往今內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部、陜西西北部、寧夏南部和甘肅河西走廊。元狩五年,“天下姦猾吏民”被遷往邊區,估計有數萬人。元封元年(前110年),今福建境內的閩越人被遷往江淮之間,估計有十余萬人。加上其他一些由官方組織的移民,在20多年的時間裏,完全由政府實施的移民不下120萬。這些移民的絕大部分,從遷移到定居的費用完全由官方負擔,沿途有大批官吏和士卒監護。移民遷移的距離至少數百公里,最遠的有二三千公里。當時漢朝的總人口大約是3600萬,移民佔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超過3%。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決定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至太和十九年,平城周圍的官民百姓全部遷至洛陽及周圍地區,總數超過100萬。

    明朝初年實施大規模移民,一部分是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實行,或通過軍事駐防的方式安置,大部分是通過官方給予優惠政策的方式引導實行的。主要有:將江南的富戶和無地農民遷至今安徽鳳陽一帶;將各地官吏、富戶、工匠、士兵等遷往南京;通過設立衛、所的方式將軍人及家屬遷往全國各地駐防,最遠的到達雲南、甘肅等地;將從塞外投降或被俘的蒙古軍民安置到北方各地;將山西北部和內蒙古的邊民遷往鳳陽;從山東、江西等地移民于鳳陽;山西人口被遷往山東、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江西百姓遷往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蘇北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人口遷入四川;軍民移民總數達1100萬,約佔總人口的16%。即使只計非軍事移民,總數也有約700萬,超過總人口的10%。

    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制訂優惠政策,鼓勵移民遷入四川,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湖南、湖北、廣東、江西、福建及貴州、陜西等地遷入四川的移民及其後裔達到600多萬,佔當地總人口60%以上。

    1860年起清朝開放東北的“封禁地”,以後又採取鼓勵政策,山東、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遷入東北,至清末,移民累計超過1000萬。

    以上所列,並不包括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三次大規模人口南遷,如北宋靖康之亂(1127年)後的人口南遷,總數有數百萬。也不包括戰亂間或掠奪性的移民,如十六國期間由後趙在4世紀前期的二十多年間從北方各地強制遷移到襄國(今河北邢臺)一帶和在境內遷移的人口達數百萬。

    三峽移民的總數據估計會有120萬,在重慶市的人口中約佔4%,在全國13億人口中只佔不到千分之一。從開始規劃到移民全部遷完,時間超過10年。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是就地遷移,距離不過數十公里,只有少數遷往外省市如海南、福建、上海、江蘇、湖南、江西等。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或間接投入的資金也是空前的。可見,無論從移民的數量、遷移距離、佔總人口的百分比、遷移的難度等各方面,都無法與歷史上由官方實施的大移民相比,根本不能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更不用説世界移民史之最。

    當然,三峽移民是在中國人口已經高達13億的情況下進行的,加上大多數移民是就近安置在長江沿岸山區,人口容量有限,生態環境脆弱,的確有相當大的難度,但這些不能成為不顧歷史事實,片面誇大三峽移民在中國移民史上地位的理由。

    這一錯誤的説法已延續多年,我希望能到此為止,不要留作歷史的笑柄,也不要成為三峽工程歷史記錄中的誤區。 (作者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文匯報》2002/6/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