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醫療救助最低標準

    

導言

    

    供水及衛生救助最低標準是人道主義憲章規定的人道原則和權利的一種具體體現。憲章關注維持自然災害和武裝衝突發生地災民正常生活的基本需要。這在國際人權法、國際人道主義法和難民法中均有相應的規定。所有賑災救助組織正是以此為依據提供救助的,並且這種救助符合人道、公平原則以及《國際紅十字會、紅新月會及非政府組織賑災行動準則》規定的其他原則。人道主義憲章重申以下三條重要原則:

    ●災民享有正常生活權利的原則;

    ●武裝人員與非武裝人員區別對待原則;

    ●禁止驅逐原則。

    最低救助標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直接關係到災民的權利;另一類關係到救助組織實施救助時確保災民獲得這些權利。還有一類則兩種情形兼而有之。

    

    緊急情況下醫療救助的重要性

    

    在戰爭和災害發生的緊急情況下,人員的主要傷亡隨發病和受傷人數的增加而增加,這已有資料記載。自然災害(地震、洪災、火山爆發等)、戰爭與衝突、技術災害等往往造成超常死亡和超常發病〔1〕。一些疾病也會導致人員死亡增加,這些疾病有麻疹、腹瀉(包括痢疾和霍亂)、急性呼吸道感染、營養不良和瘧疾(如果正在流行)。疾病高發率主要是由於災民群體所處的環境因素所致,也就是説,過度擁擠、供水不足、水質差、衛生條件惡劣、居住條件差、食品供應不足等,都是致病的因素。

    向災民提供醫療救助的目的在於防止超常死亡和超常發病。通過快速評估、實時監控和預警找出優先救助需要至關重要;對初始評估發現的問題必須實施醫療救護,並且救護技術要完備。參與救助的不同組織之間,對醫療救助項目的規劃、實施和監督要協調一致。

    對於救助重點應採取一級醫療救護(PHC)措施,包括在重要地區實施綜合救助(包括供水、衛生、食品和居住等)。在實施一級醫療救護時,當地醫療部門、災民中的稱職人員(包括社區工作人員、家庭來訪客人等)的參與也同等重要。

    在最緊急的情況下,首先要對婦女和兒童實施醫療救助。聽取婦女的意見十分重要,這樣可以確保對災民的救助在總體上做到公正、合理。婦女對於人們理解文化因素和風俗習慣具有重要貢獻,而文化因素和風俗習慣對災民的健康及弱者的特殊需要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只要可能,應當讓婦女參與醫療救助的規劃和實施。

    

    本章概覽

    

    本章共分五節(災情分析、麻疹控制等),每一節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救助最低標準:規定某一方面的救助應達到的最低水準。

    ●關鍵指標:這些指標即是對災民的救助是否達到救助標準的“信號”。它們為衡量所實施的救助計劃和採用的救助方法的效果提供了測度水準。這些指標有的是定性的,有的是定量的。

    ●救助指導:包括在不同情況下採用上述標準和指標應特別考慮的問題、解決實際困難的指導意見以及建議應優先考慮的問題,還可包括與救助標準和關鍵指標相關的重要問題,以及對現有知識條件下被認為是難點、分歧點或空白點的描述。化解這些難點或填補這些空白將有助於完善未來醫療救助的最低標準。

    更詳細的有關資料(包括主要參考文獻)列于本章末的附錄中。

    本章討論了緊急情況下常見的各種救助行動和救助義務。每一領域的救助行動均是為了滿足主要的醫療救助需要這個總目標。

    各個方面的救助都是相互關聯的。初始健康評估確定救助需要和救助重點,並提供啟動重點救助所需的資料。從現有的醫療衛生資訊系統資料可以看出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趨勢,這可用於探察新問題或重新分配救助物資。初始評估和醫療衛生資訊系統均可用於探察像營養不良、傳染病或創傷,這些疾患的處理和控制在第三節“傳染病控制”和第四節“醫療救護”中作了概要介紹。第五節“人力資源及培訓”(其內容適用於所有救助工作),討論關於有效實施醫療救助所需的人力資源問題。

    某一方面的救助進展可影響其他方面的救助活動。例如,良好的醫療衛生資訊系統有助於診斷出疾患所在,從而採取適當的控制、預防和治療措施。

    同時,還在相關的地方列出了其他方面的技術標準作為參照,其目的在於強調某一方面的工作與另一方面的工作的密切關係,某一方面的進展取決於另一方面的進展。例如,供應清潔用水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充足和適宜的食品供應可減少營養缺乏問題。

    

    註釋

    

    〔1〕當總死亡率(CMR)高於災區周圍通常的死亡率時就會存在超常死亡現象。在發展中國家,傳統上,總死亡率每天超過1/10000以上的部分被定義為超常死亡率。這一閾值來自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年總死亡率的報告(年總死亡率約為25/1000,相當於日死亡率0.6/10000)。發達國家的通常死亡率不同於發展中國家,這一點需要在進行初始評估時加以考慮。除非有長期或大規模人口遷移,否則對突發災區計算總死亡率可能不一定適用或關係不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