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促進兩岸農業共同發展的合作模式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5 日 | 文章來源:《兩岸關係》雜誌

◎官俊榮 雷立芬 周應恒

隨著大陸磁吸效應擴大以及區域經濟發展趨勢的加劇,台灣地區逐漸面臨經濟邊緣化的壓力。尤其台灣地區耕地狹小,一向難以突破農産品缺乏競爭力的瓶頸;面對經濟自由化的衝擊,更需要尋求快速而有效的發展策略。本文觀點如下:1、分析兩岸農業交流的重要性,並建議台灣當局開放三通,同時爭取加入已有的自由貿易區或是建立兩岸高度整合的經濟合作關係;2、兩岸農業可以朝著“大陸生産、台灣研發/行銷”的模式發展;3、整合兩岸農業資源,除了拓展台灣農業發展空間,更有利於大陸提升農業生産水準、改善農村經濟,這是兩岸農業交流的終極目標。

兩岸農業問題與交流的意義

台灣地區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是:農業生産效率相對低於非農業部門,並有産銷失調、資源利用不當的現象;農業人口過多且老化、小規模生産而勞動生産力低,以致農民所得相對偏低;農村建設落後、公共設施不足等等。加入WTO更加深農業發展的弱勢,其直接影響是開放進口或降低關稅的情況下,境外農産品以低生産成本的優勢進入而導致農民收益嚴重受損。削減境內支援也將影響農民福利,長期而言,對於農村發展極為不利。所以台灣地區的農業除了要面對區內非農業部門的資源競爭,還需要應對境外的産品競爭,解決“農業結構調整”問題日益迫切。

為了應對農業結構調整,現有資源必須重作安排,而且部分的農業資源必須自農業部門轉移出去,其中包括農地、水利、勞動力、資金等。土地、水利具有不可移動性,僅能由台灣地區的其他産業吸收。但是勞動力、資金都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而自由移動。以客觀的環境而言,局限在耕地面積狹小、生産成本偏高的海島上,台灣地區農業確實很難有重大突破。往外拓展生産資源與增辟消費市場,應該才是可行的作法,而大陸具備豐富生産資源以及廣大消費市場的條件,理論上可以為台灣地區農業發展開一扇門。然而2010年東亞自由貿易區成立後,區內的産品可以免關稅的自由移動,台灣地區因為被排除在外,産品的競爭力會因為要支付關稅而大大降低。以大陸對泰國農産品零關稅為例,台灣地區優質的熱帶水果若沒有零關稅優惠措施,根本無法在大陸市場立足。站在總體經濟的層面,積極開拓、推行具有共同發展基礎的農業交流,應該有助台灣地區經濟免於邊緣化。

大陸在解放初期面臨百廢待興的困境,因此農業的主要目標是積極增産。另外要發展其他産業也要仰賴農業,因此農業賦稅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農業更是穩定國家的重要基礎。自1978年經濟改革,隨著經濟起飛,對外貿易的拓展,積極爭取加入WTO以獲得更多促進經濟發展的要素成為必要的手段,不過代價卻是犧牲農業的相對自主性。然而大陸農業人口眾多,農村相對落後,面對非農業部門的競爭,“三農”問題日益凸顯。由於農業人口仍佔大陸總人口數一半以上,如果農業不能持續成長,農民不富,農村經濟不發達,則必然要牽制整體經濟的成長,因此大陸應著重解決“三農”問題。

但是觀察過去經濟改革的過程,大陸已出現“重工輕農”的政策,對農業投資比重逐年下降,由於農業部門無法留住其本身所累積的各種剩餘,將導致農業與非農業部門的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城鄉差距和貧富不均將會影響社會安定。大陸推動經濟改革的盲點是缺乏合理的農業發展政策以應對市場經濟的需要。所以除了資金、技術、管理,台灣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所積累的金融、運銷以及農民組織等制度面的經驗與教訓,其實值得大陸的學習與參考。

台灣地區經濟發展前景深受大陸經濟發展程度與持續性影響;而大陸經濟發展又受制于其農村經濟發展。倘若大陸農村經濟發達,農民富裕則民間購買力大增,除了帶動經濟繼續蓬勃發展,也繼續吸引外資進駐,因此更加深化大陸經濟發展程度。反之,若農村經濟蕭條,除了造成社會不安定,引起外資疑慮外,原本可供發展的有限資源,必將轉移為社會救濟,而不利於資本累積與再投資。有鋻於台灣農業生産已明顯弱勢化,而大陸不乏與台灣互補的農業條件,同時大陸的農業發展又事關社會安定,順應兩岸情勢,積極而主動的整合兩岸資源,以台灣地區農業資金、技術與管理優勢,帶動大陸農業發展,除了可以同時解決兩岸農業問題並且避免彼此的競爭外,還可以創造一個強勢的農業主體,提高兩岸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兩岸農業合作模式

——“微笑曲線”的運用

以台灣地區有限的耕地面積與經營模式而言,生産絕對不是台灣的優勢。要討論台灣農業的發展策略必須從産品供給鏈中思考,尋找新的發展方向,而不能一味拘泥在有限的空間、執著于傳統的政策目標。引用宏董事長施振榮先生《再造宏 》一文所提出的“微笑曲線”觀念:在企業價值鏈中的每一項經營管理活動所帶來附加價值的幅度,與該經營管理活動的性質有極大的關係(如附圖所示)。微笑曲線的兩端(研發與行銷),相較于生産,對生産者提供更高的附加價值。由於生産不是台灣的強項,就不應該過度強調生産高效率、本土産品如何與進口品作市場細分,或是墨守爭取出口市場的政策目標,甚至企圖以此作為維持農業成長的手段。往研發或是行銷(包括建立品牌、提供零售服務等)發展,賺取智慧財産利潤或是行銷利潤,未必不是可行的策略。由於市場經濟的先行,不論研發或行銷,台灣地區都領先於大陸或是居於相對優勢;大陸低廉的土地與勞動成本,自然在生産方面佔盡優勢。要讓台灣地區農業在微笑曲線中有新的定位,就應該積極利用大陸豐富的資源,作為調整的動力來源。

從涉農企業的全球視野出發,以“産業分工”的方式整合兩岸農業資源,共同發展農業,使得兩岸農業參與全球市場上的競爭,除了可以擴大台灣農業發展空間外,也因技術輸出而有效提升大陸生産水準,而達到雙方互利、互惠的結果。根據比較利益原則,針對台灣與大陸的資源優劣勢,以及長期發展的必要性,台灣地區將農業發展主力放在品種改良、科技創新,利用大陸的人力與土地作為生産基地,以日、韓、中亞、中南半島等鄰近地區或國家為主要市場,積極開拓並掌握産品銷售渠道,台灣地區可以賺取的運銷利潤遠高於有限的生産利潤。另一方面,若利用大陸的農工原料在台灣地區作深度加工後再出口,包括一般食品、健康食品、藥品、化粧品等。除了延續微笑曲線的末端,更可藉此帶動台灣地區生物技術産業的發展。

……

全文請見《兩岸關係》雜誌2006年第5期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