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錢有禮貌不死纏爛打 法國乞丐也瀟灑

法蘭西往往會給人留下浪漫與奢侈的美好印象。然而,當你漫步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要飯族”難免使心目中的“花都”失色不少。有趣的是,法國的乞丐似乎也頗受當地文化的影響,其“討飯”風格中不乏瀟灑與從容。

乞丐討錢有禮貌

法國的“丐幫”五花八門,有的單獨行動,有的則拖家帶口。前者一般是中年男子,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法國人;後者多為女人與小孩的組合,其中不乏外來移民。至於乞討的地方,有的長年在地鐵車廂裏來回穿梭,有的則始終坐在地鐵站的某一角落;有的守著某超市的地下車庫入口,有的則在十字路口“招呼”被紅燈擋住的車輛。在地鐵固定處、超市和十字路口“蹲點”的乞丐一般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為了生存,請賜一歐元”等簡潔明瞭的“討飯術語”。在地鐵和大街上來回穿梭的乞丐則多以獨具特色的語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據粗略估計,法國全境的無家可歸者多達8萬人。面對形形色色的討飯族,樂善好施的法國人似乎並不厭煩,對一些“異類”更是關照有加。尤其是遇到一隻可愛又可憐的小狗與主人一道行乞時,不少人都會慷慨解囊。

總體而言,法國的乞丐比較有禮貌。以“跑地鐵”的為例,他們的“工作節奏”一般是一站換一個車廂。每上一個車廂,他們會站在車廂的一頭,等車門關上後,再開始講話。他們首先向大家問好,並請乘客們原諒他的打擾。然後是自我介紹,並説明乞討的原因。比如説,自己失業了,失業金已經發放到期,可他尚未找到工作。有的則是拿著監獄釋放證明,稱自己剛從監獄裏出來,由於人們的偏見,一時很難找到工作,等等。乞丐們的要求並不高,往往請大家“給一歐元,或是一張飯館的餐券”。也有借機求職的乞丐會説:“如果您有工作推薦給我,那我感激不盡。”為了讓不願掏錢的乘客避免尷尬,有的乞丐還會不無風度地説:“如果您碰巧沒帶零錢也沒關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微笑,我也很高興。”

乞丐不會死纏爛打

法國乞丐不僅不失風度,還“要”得理直氣壯,一位來巴黎旅遊的中國遊客對此頗有體會。一次,一個穿著得體的法國人彬彬有禮地主動同他打招呼。在發現中國遊客不會講法語後,法國人頓時改用英語向他問好。兩句話後,這個法國人説:“天氣是熱呀,我討厭高溫。您能給我一兩個硬幣去喝一杯嗎?”原來,這位“好客”的法國人是要飯的乞丐,不過他那從容不迫與不卑不亢的氣度讓初到法國的中國朋友著實吃了一驚。殊不知,法國乞丐的行乞藉口往往令人瞠目結舌。如果您看到有人舉著“我想去巴西度假。誰能資助我幾個硬幣?”的牌子,恐怕會對“要飯”這一概念進行重新定義了吧。

俗話説“買賣不成仁義在。”法國乞丐在遭到拒絕時同樣很有紳士風度,許多人還會在臨走之前友好地説幾句“祝您今天快樂”、“您是個最可愛最美麗的人兒”之類好聽的話。當然,也有極少數“死纏爛打”的。法國人習慣使用信用卡,一般身上很少帶現金。如果你以沒帶零錢為由加以拒絕,有的乞丐會恬不知恥地説,街拐角處就有一個取款機。遇上這樣的主兒,讓人哭笑不得。

政府和民間組織共同努力

法國政府雖無力從根本上解決乞丐問題,卻也投入了較大的人力與財力。巴黎“無家可歸者救助隊”是一個專門為那些居無定所的流浪者提供幫助的警察機構,目前共有常備警員40名。他們主要承擔兩項任務:一是沿街巡邏,隨時對無家可歸者提供救助;二是對無家可歸者進行鑒別審查,並將其送到相應的救助中心。2002年1月,法國出臺了一份社會保障主題報告,要求簡化行政手續,將救助無家可歸人員的受理期限縮短至6個月內。報告還要求對立案救助的對象發放基本生活費,並在6個月後為其安排工作。在管理乞丐方面,法國政府並沒有設置嚴格的禁討區。但有關法律規定,非法佔用他人所屬場地的乞丐將被判6個月的監禁,並處以3750歐元的罰款。

除了政府的努力外,法國的民間組織為幫助無家可歸者做出了重要貢獻。巴黎一個名叫“為了麵包”的人道組織專門為那些無家可歸者提供住宿和食品方面的救濟。該組織負責人蓋森稱,他們每年都要幫助上百名乞丐和無家可歸者,尤其在寒冬季節,他們還將辦公所在地的倉庫借給一些流浪漢,供他們過夜。(陳源川)

《環球時報》 2004年8月3日


泰國出動軍用機清除街頭乞丐
女乞丐生意更好 男乞丐"變性"行乞
[所見所聞]巴黎的職業乞丐
不茍言笑:印度錫克人不當乞丐(圖)
“乞丐之都”一抬眼就能看見乞丐(圖)
羅馬尼亞"出口"殘疾乞丐
日本的乞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