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英國青少年不自信

文舟

    9月17日,英國宗教慈善機構“救世軍”發表調查報告,為英國民眾揭示了一幅令人警醒的畫面:英國青少年正面臨與日俱增的社會壓力,約50萬名11至23歲的英國青少年對追上現代富裕的社會表示困難,他們不再自信,甚至覺得他們不可能比他們的上一代更富裕了。

    英國青少年越來越富有

    這篇題為《青年人的負擔》的調查報告首先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英國的青少年個人越來越富有,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據統計,2001年,英國11歲到16歲的青少年每週可以拿到7英鎊的零花錢,比去年增長了近一倍。擁有手機成為11歲以上青少年的“標準配置”,擁有個人電腦、自己專用電視和錄影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在教育方面,青少年受到高等教育的機會在增多,對不同科目的選擇餘地也在增大。對於女青年而言,她們正享受到更多的性別平等的權利,她們也越來越多地選擇晚婚晚育。此外,英國青少年還可以更多地享受旅遊、娛樂等活動。

    走入一個生活怪圈

    英國青少年優越的生活條件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無憂無慮的生活。英國學者指出,“在我們這個社會正在出現一個怪圈———更多的自由和選擇權也帶來更多的壓力。”

    首先是教育。學業壓力大在英國已不是一個新問題。在家長和社會對孩子們過高的未來期許下,絕大多數年僅11歲的小孩就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含義。對學業的過分重視,往往造成許多青少年忽視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甚至連英國大學校園也有變成嚴肅沉悶的無聊場所的趨勢。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每到這個關頭,青少年還要面臨更大的學業升級壓力。調查表明,63%的英國學生都認為在學校裏受到的教育和日後就業所需技能脫節太多,造成的額外壓力過大。

    與學業壓力共生的是就業競爭壓力。找個好工作的需要讓青少年感觸到社會競爭的嚴峻,“僅是被雇傭仍有風險,具有被雇傭的能力才安全”這一信條迫使英國年輕人不斷去提高“自身能力”。

    處理性別關係也是青年人面臨的壓力。隨著女性權利的不斷完善,英國社會處於一種性別角色轉換的衝擊之下,一些女性因具有更好的學業成績、更強的工作能力而成為僱主青睞的對象,使英國一些傳統行業的兩性比例發生巨變。

    除此之外,個人財政壓力、自我形象期許、承擔風險能力以及缺乏歸屬感和使命感等問題都是現代社會給青少年帶來的壓力。因此,許多英國青年出於精神抑鬱而渴求刺激,以令自己有安定感和充實感。

    靠毒品和自殺來緩解壓力

    英國青少年為緩解壓力,往往求助於不正常飲食、酒精、毒品甚至自殺。英國《觀察家報》稱,約有1/5的10到20歲的英國女孩不定期地進行節食,4%的英國女大學生患有“易餓症”。英國衛生部的調查説,16—24歲青少年的飲酒量較10年前增長一倍,17%的25歲以下年輕人表示他們飲酒就是為了一醉;30%的16—24歲年齡段的英國青少年至少嘗試過一種毒品,而男生較女生更傾向吸毒;15—19歲的年輕人自殺人數已比20世紀70年代增長了70%,每年英國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殺人數達到1.9萬人,其中男生自殺人數是女生的3倍。

    其實,緩解青少年壓力的渠道有多種,家庭作用是最大最明顯的,朋友的作用也很關鍵。英國傳統的宗教和精神支援對多數青年人不具吸引力,有些年輕人正尋求新形式的精神寄託,如標新立異,生活方式和精神道德方面的異化等等。

    據這份報告預測,英國青少年自信者和失落者的兩極分化還會更加明顯。在壓力下,青少年的精神抑鬱症和自殺的發生率還會提高。一種“符合個人利益的利他主義”將成為多數英國青少年的基本信條。在這一信條下,英國年輕人越來越期望在向社會做貢獻的同時,更快地看到實質性回報。

    

    《環球時報》 (2001年09月25日第六版)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