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在以巴衝突中當記者,真難

馮玥

    在以巴衝突中做記者難,不僅在於這裡衝突不斷,出門採訪經常會受到橡皮子彈或催淚彈的“洗禮”,更讓人為難的是,在這裡,甚至報道中每一個詞語的選擇,都可能是一件煞費躊躇的事情。

      由於複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雙方對每一件發生的事,都會從各自立場進行不同的闡釋,而這些版本經常大相徑庭,讓人莫衷一是。同樣的詞語,放在不同的語境中,也産生不同的意義。

      作為一個記者,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使自己的報道盡可能地貼近“公正、客觀、平衡”,真是對職業素質的考驗。英國廣播電視公司(BBC)駐耶路撒冷記者傑瑞米庫克對此深有感觸,他説,在這裡工作必須時刻注意保持“微妙的平衡”。

      庫克説,一般而言,國際新聞的報道,尤其是電視臺的報道,大都比較粗略,涉及到衝突的雙方也主要是介紹一些基本和大概的背景。而在以巴問題上,你就不能這樣,你不得不盡可能詳細、精確地介紹來龍去脈。

      一個簡單的例子,“吉魯小區”———這個位於耶路撒冷南郊的猶太人居民區,在以色列人看來,“吉魯”當然是耶路撒冷市的一部分;而在巴勒斯坦人眼中,“吉魯”則是以色列在1967年戰爭中掠奪並非法吞併的巴勒斯坦領土,所以“吉魯”毫無疑問是在被占領土上的“猶太定居點”。

      庫克“絕望”地説:“在一段一分半鐘的新聞裏,你怎麼可能用簡潔的語言説清楚這樣的背景?”

      在“吉魯”前加什麼樣的形容詞問題,只是以巴衝突中一個很小的縮影。類似的語詞之爭在媒體上比比皆是。是巴勒斯坦官員遭到以方“暗殺”(assassination)?還是以色列方面堅持“積極自衛”(activeself-defense)?是巴勒斯坦人進行的“示威遊行”(demonstrations)?還是以色列警察所要平息的“騷亂”(disturbances)?

      作為駐以巴地區的記者,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相信雙方哪一方面的説法和解釋?你作出判斷的理由是什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記者最近接到亞特蘭大總部通知,在介紹“吉魯小區”時,停止稱它為“猶太定居點”,而改稱“猶太聚居區”。雖然只是一詞之變,意義卻是大不相同,“定居點”是一個有政治內涵的詞語,暗示著它是建立在被占領土之上,違反國際法,而“聚居區”則完全是一個中性詞。

      很多CNN記者對總部的這條“指示”都非常不滿,其中一位記者説:“這給人一種很不好的感覺,好像我們在‘美化’什麼,在為本不美好的事實塗脂抹粉。”

      由於受美國國內財大氣粗的猶太勢力影響不小,CNN在不少同行眼裏有“親以”嫌疑。比如,“恐怖分子”(terrorist)一詞,在CNN一度就只指阿拉伯人,1994年在希伯倫開槍掃射清真寺、殺害了29名巴勒斯坦人的猶太定居者,在CNN的報道中卻稱他是“極端分子”(extremist)。在阿拉伯人的抗議下,CNN後來改正了這個毛病,將襲擊者統一稱為“武裝分子(militant)。”

      與此同時,在不少以色列人看來,CNN卻是“親巴”的代表。在右翼色彩濃厚的《耶路撒冷郵報》的讀者來信欄目和評論版上,經常會看到義憤填膺地指責CNN“有偏見”、“不客觀”、“反猶”的來信和文章。

      現代資訊社會,任何衝突都不再僅僅是真槍實彈、飛機大炮的較量,還是爭奪世界輿論支援的較量。在某種意義上來説,在媒體戰場上打贏“詞語仗”的意義,更大於前一種戰場上的勝利。

    

     《青年參考》2001年9月1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