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多次讓歐美恐慌

     185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豎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座石油鑽井架。

    1863年,約翰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建立了第一家煉油廠,開始營造他的“美孚”石油王國。不過,當時人們需要石油還只是為了點燈照明。

    進入20世紀,隨著煉製技術的不斷提高,以燃油為動力的內燃機被廣泛應用,石油逐漸成為各種機器、運輸工具和軍用機械的主要動力來源。到20世紀60年代,石油超過煤成為頭號能源。1974年1月10日的《華盛頓郵報》把石油説成是“西方賴以活命的血液”。

    石油豐富和戰亂頻仍的中東

    中東盛産石油,卻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是中東地區乃至全世界石油儲量排在前兩位的國家。依據《油氣雜誌》2001年的統計,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佔整個世界石油儲量的35%,而伊拉克的石油儲量則為151.11億噸,超過了美國、獨聯體國家和歐洲的總和。1927年,一支由各大外國石油公司組成的聯合勘探隊在伊拉克東北部的基爾庫克地區開掘了巴巴格格1號井。當鑽頭深入地下450米時,隆隆巨響驚醒了沉睡的居民。當人們看到約5米高的油柱夾雜著石塊噴涌而出,洶湧地流向村莊和基爾庫克城時,才想起應該築壩堵住石油的洪流。經過8天的奮戰,人們才制止住井噴。伊拉克第一個油田就這樣誕生了。

    石油成為武器

    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裏,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一直被美孚、埃克森、殼牌等人稱“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壟斷。從1945年起,中東各國通過爭取與西方大石油公司利潤對半分成和石油國有化,逐漸掌握了本國石油資源,各國經濟也依靠石油逐漸發展起來。與此同時,中東國家也開始逐步利用西方對石油的依賴,將石油作為意識形態武器使用。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伊拉克首先切斷了從其境內通向以色列海法港的輸油管道,其他阿拉伯國家也紛紛向在被以色列侵佔的阿拉伯領土上開採石油的西方石油公司發出警告,要他們停止勘探活動,並以停止向支援以色列的國家供油相威脅。1951年,伊朗首相摩薩臺將在伊朗的英伊石油公司收歸國有,從而引發石油危機。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收回蘇伊士運河,再次引發石油危機。在這次戰爭中,阿拉伯人封鎖了蘇伊士運河,炸毀了從伊拉克通向地中海的輸油管,使西歐的石油供應減少了70%,迫使西歐國家不得不實行短期石油配給制。當時,西歐油價飛漲,倫敦甚至出現了馬拉汽車的現象。

    20世紀60年代初,由於歐美石油生産商大幅度降低石油標價,促使中東産油國為穩定油價走向聯合。1960年9月1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宣告成立,最初的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的委內瑞拉,後來又有一些國家加入。歐佩克擁有世界已知石油儲量的77%。歐佩克的出現,改變了全球石油力量的版圖。自此,石油領域成了各種勢力較量的戰場。到1971年3月,歐佩克已取代了美國石油生産商,成為決定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重要力量。

    1965年3月,在第五屆阿拉伯石油大會上,通過了用石油對付支援以色列的國家,對有害於阿拉伯國家利益的國家停止供油的決議。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第二天,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和沙特宣佈關閉油井,並對支援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在同年8月召開的阿拉伯首腦會議上,決定將石油作為一種“積極的武器”,由産油國從石油收入中給予被侵略的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約旦等國以經濟援助。

    1973年,沙特石油大臣亞馬尼第一次把石油同阿拉伯人民的反帝鬥爭相聯繫。此後,伊拉克、科威特和阿爾及利亞在以色列建國25週年之日停産1小時,利比亞則停産一整天,以抗議美國偏袒以色列。同年8月,埃及總統薩達特訪問沙特、卡達和敘利亞,明確提出要以石油武器為阿以戰爭服務。這些跡象表明,一場更大規模的石油危機已如在弦之箭,蓄勢待發。

    十月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對美實行石油禁運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由於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在同以色列軍隊作戰中形勢不利,阿拉伯國家紛紛舉起石油武器助戰。10月17日,沙特警告美國,如果第二天不停止援助以色列,即將對其實行禁運。但美國尼克松政府對此置若罔聞,竟以促成國會批准了對以色列的22億美元軍援回報。17日晚,阿聯酋阿布扎比酋長國率先宣佈減産12%,並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第二天,沙烏地阿拉伯決定從當天起減産10%,並馬上停止對美國的石油出口。接著,卡達、科威特、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巴林和阿曼紛紛宣佈減産和對美國實行禁運。到22日,所有阿拉伯産油國都已對美實行禁運,絕大多數産油國的減産幅度還超過了原先宣佈的數字。與此同時,阿爾及利亞等國還宣佈對幫助美國運輸武器的荷蘭進行禁運懲罰。

    為撲滅阿拉伯國家的反抗烈火,美國準備派國務卿基辛格到中東遊説施壓。但阿拉伯國家搶先在11月4日召開會議,決定繼續實行減産和禁運,直到以色列從被占領土撤軍和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得到承認為止。同時還宣佈,11月份將繼續減産25%,12月份再減産5%。3天后,基辛格到達中東,面對鐵板一塊的阿拉伯國家已無計可施。

    尼克松驚呼:“我們正面臨一場能源戰!”

    在這次石油危機期間,6個月內國際市場平均每天的石油供應減少260萬桶。戰爭爆發後,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援者,歐佩克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佈收回原油標價權,並將其基準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間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産下降了14%,日本工業生産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工業生産出現負增長。

    雖然美國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6%,其能源消費卻佔全球的1/3,而且多數是石油。石油供應出現危機,美國只好被産油國牽著鼻子走。石油第一次顯示了撼動經濟發展週期的威力。

    1973年的美國經濟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使美國當年9月份的物價指數比1月份上漲了6個百分點,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跌幅達11.4%。美國政府內部一片驚慌,甚至有人要求出兵佔領海灣油田。連尼克松總統也不得不驚呼:“我們正面臨一場能源戰!”

    在這個嚴寒的冬天,由於燃料油價格上漲,過慣了舒服日子的美國人也不得不出門撿木柴。美國人常見的“吞食大量石油”的大客車銷聲匿跡了,來自西德和日本的低耗油量小轎車受到青睞。“上班族”不得不步行上班,家庭婦女們組織起來合夥使用汽車外出。這一年,美國人開車的速度普遍加快,導致公路死亡率急劇上升。

    石油危機促成西方國家的産業調整

    由於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在前線作戰連連失利,加之美國已在埃以之間進行了調解,1974年2月,沙特、埃及等國在阿爾及爾舉行會議,決定解除對美國的石油禁運。

    這場禁運雖然對美國、日本等石油進口依賴較大的國家經濟造成了一些影響,但並不是什麼硬傷,真正構成長期威脅的,是隨後由歐佩克掌控的油價上漲。由於歐佩克成員國內部團結一心,步調一致,加上一些新興工業國需求旺盛,促使阿拉伯國家原油價格在1973年一年之內上漲了3倍多。

    在經歷了1973年的石油危機後,西方國家紛紛採取行動加強産業調整,建立石油儲備。20世紀70年代末期,美國公佈了《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與德國也公佈了《石油儲備法》和《石油及石油製品儲備法》。

    與此同時,各國還紛紛投資研究、建設替代能源。瑞典的卡爾博格公司于1973年率先開展了水煤漿研究。20世紀90年代,風力發電每年以26%的速度增長,太陽能也大量進入工業領域。(張偉)

    《環球時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