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心理學家詮釋“恐怖”  

    自從發生“911”恐怖事件以來,“恐怖”成了世界大小媒體使用最為頻繁的詞之一。那麼,“恐怖”心理在人的神經系統中究竟是如何産生的呢?德國心理學家希特教授最近公佈了他的一系列相關的研究新成果——

    眾所週知,人的大腦皮層擁有成千上萬根神經,每每接到外界的緊張資訊時,便開始活躍起來。此後,接收到的資訊便會自動和大腦業已儲存的資訊作比較,如兩者不能完全“對應”,或接收到的資訊是“全新”的話,那麼大腦皮層中就會形成一片緊張混亂。要是遇到了一個一下子拿不出答案的問題或情況時,大腦最表層區域,即所有資訊匯集的地方,首先就會形成一種不安寧狀態。接著,這種不安寧狀態還會向大腦的深一層區域擴散,其中一些可抵達醫學所稱的“邊緣區域”的地方——負責情感的神經中樞就在這裡。實際上,人的所有自主反應都受這些“邊緣區域”以及更深層次的區域所控制,一旦這些區域開始不得安寧,我們就會有諸如心跳到嗓子眼、出虛汗、腸胃不適等症狀。而待這些不安寧向大腦更深處的區域擴散後,就會抵達人體控制激素分泌的區域,導致“緊張激素”的加速釋放,由此我們就會感到“恐怖”。

    希特教授通過對猴子的實驗證實,同樣的緊張因素,在出現多次之後,大腦對此的評估便會發生明顯變化,這是因為,猴子學會了辨別,知道了這種“緊張實驗”其實僅為10來分鐘,只要熬過這10分鐘便可。在籠子內第一次被放入一條狗時,猴子的反應異常激烈,但第二次時反應即變得緩和了,第三次時則顯得微弱,而到第五次時便幾乎無動於衷了,儀器對猴子腦部的掃描也已測不出發生了任何緊張反應。希特教授分析説,每當大腦再次生成同一種所謂的“嚴重不安寧”狀態,但卻又可以找到相應的現成的答案時,這種“不安寧”便會自動消失。

    那些曾經歷過炸彈爆炸、被劫持或謀殺、劫機、地震、車禍等“恐怖事件”的人,往往會遭受嚴重的精神創傷。對他們大腦的掃描可證實,這些人大腦的神經聯結發生了明顯變化,因而顯得與其他人不盡相同。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外界的緊張因素可能更為敏感,往往只要稍受刺激,便會比其他人更感驚恐。這也可解釋為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過同時,如果能夠成功地克服一次“害怕”或“恐怖”心理,實際上便可能使得我們在心理承受方面變得更為堅強。

    “恐怖”心理就像快樂一樣,在人群中還可以迅速“傳染”。當恐怖事件發生時,如果有少數幾個人表現得特別驚慌失措,那麼很快其餘人便也都可能慌作一團。

    人為地減小或減輕心理恐懼有多種辦法,其中一種是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當我們學習新知識並將其融匯到大腦中後,我們一旦遇到“恐怖因素”,大腦便會自行隨時提取解決的辦法,由此恐懼也不會産生了。反恐怖專家在拆除炸彈時往往鎮定自若,這是由於他們知曉炸彈的性能而充滿了自信,戰勝了恐懼,使得恐懼不復出現!

    獲取心理學家所稱的“社會心理支援”也是幫助克服恐懼心理的有效辦法。在動物實驗中,當猴子的籠子裏放入一條狗時,如果只有一隻猴子,它往往會驚恐異常,然而如果籠子內還有另一隻稱得上是“朋友”的猴子時,兩隻猴子的情況便都會好得多。這意味著,和他人聯合起來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可促使大腦神經取得更多、更好、更有意義的聯結,也就是使得大腦中的“羊腸小道”搖身一變為“高速公路”。

    克服恐懼心理的又一手段是信仰——這兒説的“信仰”是廣義上的,甚至可擴展至對家庭、親友或自己的信任或擁有事業心,而並不僅僅限于宗教或政治。研究顯示:比起缺乏信仰的人來,擁有信仰的人在遭遇到恐怖事件時受到的壓力往往較小,負面反應往往較輕,也往往更能應付自如。(唐若水)

    《生活時報》2002年9月12日


心理學家發現睡眠少性格外向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