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歷史教科書不再教仇恨  

     泰國《曼谷郵報》近日報道了泰國教育部將組織修改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消息,記者就此採訪了泰國教育部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

    發展中心主任巴博蓬和主管教材編寫的沙信先生介紹説,修改的初衷是,在客觀講述泰國歷史的主要階段和重大歷史事件的前提下,淡化民族主義情緒的渲染,避免不利於泰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消極影響。目前正在組織200余名歷史學家和歷史老師改寫教材,預計今年底完成。新教材將首先在2000所學校試用,如果成功,再逐步推廣到全國46500所學校。

    泰國歷史經歷了素可泰王朝、阿瑜塔亞王朝、吞武裏王朝和延續至今的曼谷王朝等階段。在14世紀至18世紀的阿瑜塔亞王朝期間,泰國曾兩度遭受鄰國緬甸的入侵,1767年緬軍佔領並徹底摧毀了泰國都城阿瑜塔亞,導致有417年曆史的阿瑜塔亞王朝的滅亡。泰緬兩國因此積怨甚深,兩國關係至今經常出現問題,邊境磨擦時有發生。

    以往泰國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重點講述了阿瑜塔亞王朝的興衰史,大力歌頌領導泰國人民驅緬複國的鄭信王(祖籍廣東澄海)的功績,其中有較濃的民族主義色彩。記者的一位泰國朋友説,中學時代學歷史,印象最深的就是被緬甸亡國,對緬甸充滿了惡感。

    泰國現政府去年執政後,為了營造利於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非常重視改善與周邊國家,特別是與緬甸的關係,兩國領導人在去年和今年進行了互訪,兩國軍方在邊界地區建立了磋商機制。兩國關係的改善,成為泰國教育部調整、修改歷史教材的大背景。

    修改教材的另一個重點是刪除冷戰時期反對共産主義的內容。上世紀60至80年代,越、老、柬等鄰國的社會制度和外交戰略使泰國備感壓力。泰國歷史教材突出了反共産主義的內容,當時的中小學生還統一學唱相關內容的歌曲。如今東南亞的形勢與冷戰時期已大不相同,越、老、柬等國相繼成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在東盟一體化進程中與泰國等老成員攜手共進。去除意識形態色彩,強調睦鄰友好,成為與時俱進的客觀要求。此次泰國修改後的歷史教科書還將出版英譯本,供東盟國家之間教育交流使用,作為相互借鑒、研究的材料。

    據沙信先生介紹,泰國中小學歷史課是“社會課”的一部分,這次修改歷史教材不是孤立的,同時還調整、充實了社會課中宗教、經濟、地理等科目內容,並遵照詩麗吉王后去年提出的“要教育青少年懂得怎樣做一個優秀的泰國人”的要求,恢復並充實了過去社會課中的公民義務和道德教育內容。

     《環球時報》2002年9月3日


泰國把金融危機寫進教科書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
有感於歐洲人反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